电针结合推拿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 :按摩与康复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wu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63-01
  面神经炎是位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发生化脓性炎症所致的面部肌肉无力或面肌瘫痪,又称BeIl麻痹。早期除表现为患侧面肌瘫痪,还常伴有耳后疼痛,耳周疱疹,味觉障碍,听觉过敏,泪溢或泪少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有针刺、理疗、中医药、糖皮质激素和维生素治疗,其早期治疗是否及时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对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既往可见很多单纯用电针治疗或单纯用药物治疗该病的临床报道,本研究采用电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5月—2007年5月在我院康复门诊就诊的急性面神经炎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病历纳入标准:a.符合面神经炎诊断。b.起病在15天以内。c.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排除标准:中枢性面瘫;肿瘤因素引起的周围性面瘫;神经损伤所遗留的周围性面瘫;妊娠期和产褥期合并糖尿病或严重精神病或柯兴综合症或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腮腺炎、中耳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累及面神经而引起的周围性面瘫。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电针加推拿治疗。推拿方法:患者仰卧位在治疗床上,术者正坐于其床头,左手扶住患者头部,右手用大鱼际揉法作用于患者前额部及面颊部2分钟,先健侧后患侧;然后用一指禅推法(偏锋)从健侧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下关、颧廖、颊车、地仓、迎香、人中到患侧迎香、地仓、颊车、颧廖、下关、太阳、丝竹空、鱼腰、攒竹推2遍。开天门:术者以大拇指偏側,由印堂推至神阙10次。推拿治疗于针刺之前,治疗后稍息1分钟,即可行针刺治疗。电针治疗取穴:颊车、地仓、太阳、迎香、合谷、翳风。采用华佗牌SDZ-2型电针仪,用疏密波,电流量以患者舒适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十次1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对照组采用面部五官超短波加药物治疗。面部五官超短波治疗:用WG-1型五官超短波机(上海),电极置于双侧耳屏后下方(面神经出口处),微热量,每次治疗20分钟,1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15天。药物治疗:口服甲钴胺片500U tid维生素B1片10mg tid泼尼松片10mg tid,泼尼松服用7天后逐渐减量,至两周完全停服。
  1.3 评价方法。采用面神经临床简易评定量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第15天、30天后各评定一次。具体评定方法为:以健侧为对照,观察患侧额纹、皱眉、闭眼、吹哨、鼓腮、微笑、示齿、和静止时鼻唇沟深浅及人中偏斜情况。评定标准:①健患侧表情肌运动一致得3分;②患侧表情肌运动减弱得2分;③患侧表情肌稍有运动得1分;④患侧表情肌无自主运动得0分。满分为30分,分值超低病情严重。
  1.4 疗效判定标准。通过患者治疗前后面部表情变化及面神经功能临床简易评定量表分值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①优:检查面神经运动时完全正常或恢复,应得30-27分;②良:检查面神经运动时,部分恢复,应得26-27分;③中:检查面神经运动时稍有恢复,应得21分以下;④差:检查面神经运动时无恢复,与治疗前评分值相同。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运动功能评定见表2。
  两组面神经患者经过15天治疗后,治疗组有12患者痊愈停止治疗,30天后治疗组共有38例患者治愈,有效率100%,治愈率95%,而对照组治疗15天无1例患者痊愈,治疗30天后有10例患者痊愈,28例好转,无效12例,有效率70%,治愈率25%。两组患者30天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治疗组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30天后的治愈病例数明显高于治疗15天的治愈病例,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愈率高,显效快。
  3 讨论
  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几年发病率有明显升高趋势。目前面神经炎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该病属中医学“中经络”范畴,中医认为该病与风寒或风湿侵袭,过度劳累,睡眠不足有关,或由于一侧面部及耳后长时间受冷风吹袭,导致面神经发生间质性神经炎,引起面神经管内的骨膜水肿,压迫面神经而至面部肌肉麻痹。病理变化早期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变化,以茎乳突空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对面神经炎的治疗原则是尽早采取措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时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改善骨性失压并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目前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方法主要有普通针刺、电针、灸法、推拿、穴位注射及红外线照射、拔罐、氦氖激光及综合治疗等。电针疗法是用电针器与毫针结合起来,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来治疗各种疾病,作用机理是通过给毫针通电,来增强针刺对经络、穴位的刺激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电针疏密波有促进代谢、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症水肿等作用。中医认为推拿有疏风通络,疏通阳明、少阳经气为原则。尤其面部推拿施术,能最快的起到疏经通络的作用,所谓“按之则邪气散也”。现代医学认为推拿手法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抵抗力,调整神经系统的作用。临床可见用针刺和其他方法治疗面神经炎的报道,而将电针与推拿结合使用却未见报道。本研究证明了我科在治疗面神经炎时,使用电针结合推拿治疗效果比常规单一治疗效果更佳,显效更快,治愈率更高,疗程短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殷凤礼.西医内科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14-415
  [2] 史玉泉,周孝达.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34-238.
  [3] 丛志强.面神经炎诊治新进展[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5:62
  [4] 金宏柱.推拿学临床[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12 ISBN7—81010-517—5
  [5] 翟群威.电针治疗不同病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5):323
其他文献
紫花苜蓿因其产量高、富含蛋白质、适口性好、营养成分均衡、生物固氮能力强、适应性广的特点,在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品种选择的正确与否,种植管理措施的
对4种草坪草进行盆栽连续干旱试验,通过测定其叶片抗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与草坪草的抗旱性有一定的关系:(1)不同的草种对YNEC的施用效果反映是不同的,受影响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