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句宾语句法性质研究综述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18597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文句式中的“把”字句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许多学者就此话题展开过研究和讨论,其中包括吕叔湘、王力、邵敬敏、张伯江、王还、薛凤生、朱德熙、陆俭明,潘海华和张姜知等著名语言学者,他们从语义学、句法学和语用学等不同角度对“把”字句宾语做出研究,“把”字句句式也一直是语言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试从语义,指称性和句法三个方面对“把”字句宾语的句法性质进行整理。
  关键词:语义特征;指称性;句法特征
  一、“把”字句宾语的语义特征
  王力认为“把”字句是一种“处置式”句式,它可以表达如何处理人事物,他提出:“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种特殊的语法结构那就是‘处置式’,形式上来说,它将宾语移动到动词前,语义上来说,它表示了一种有意致使的行为。”吕叔湘,胡付和文炼认为“把”字句没有处置意味,“处置”是动词的特征但不是“把”字句的功能。“致使式”的提出试图提供一个语法框架来解释“把”字句尽管受到了许多批评和修正,“处置式”依然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在句法学领域被广泛接受,但有许多“把”字句的现象不能用处置式解释,比如:这顿饭把他们吃得不亦乐乎。着这个句子里我们不能讲“这顿饭”理解成为一个对“他们”带有处置意味的名词。所以,王力提出在“把”字句句式中有另外一种结构叫做“继事式”,表示的是由前者导致的一种特殊结果。
  许多学者认为“把”字句具有“致使”的意味。邵敬敏将“把”字句的作用归纳成“致果”。郭锐和叶向阳认为“处置式”表达的是一种有意的致使行为,可以将其看作是“致果”的一个分支。王红旗认为“把”字句的句法结构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控制性的致使行为”的表达形式,“控制性”可以通过“把”字表达,“致使”意味则通过动词表达。在说话人看来,句子的主语是改变事物的原因,结果是在主语的控制性行为下导致的。
  “影响”说是解释“把”字句的另一主流说法。戴浩一和孙朝奋认为“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可以解释为“高及物性”,也就是说宾语被“完全影响”。但是吕叔湘提出在“把”字句中也有“偏称宾语”的情况,例如:“把蛋糕吃了一半”,“把桌子挪一下”。因此,宾语是否完全被影响还需进一步讨论。
  “结果”说是“把”字句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分支。薛凤生认为“把”字句中的VP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整体用来表示由于某种特定原因而导致的特定结果,他进一步将“把”字句归纳成“A把B+C”,可以解释为因为A,B变成了C的状态。然而,并不是所有VP都可以都可以改变B的状态,例如:“你把这本书再看看”和“你把作文念一遍”。
  二、“把”字句宾语的指称性
  JosephMullie认为“把”字句宾语是“有定”的,傅雨贤认为“把”字句的功能可以被理解归纳为“让某人做某事;将某事完成”,它的宾语必须是一个“有定”的。他还将“把”字句的宾语总结为六类:(1)宾语是一个特定的人称代词;(2)宾语是一个限定词,比如“这,那”;(3)宾语是一个带有限定词的短语;(4)宾语是一个疑问代词;(5)宾语是带有修饰词的词组;(6)宾语是名词。王还认为“把”字句的的宾语也可以是“无定”的,但是它的宾语必须是一个确定的存在的人或物。在他看来“把”字句可以分为“特指”、“有定”和“无定”,在英语里可以追溯到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范畴。然而,在中文里我们使用“专指”和“泛指”更加合适。
  三、“把”字句宾语的句法特征
  李錦熙提出了“提宾说”,他认为将“把”字的宾语提到动词之前可以形成“把”字句。比如在句子“我把这篇课文读完了”,“课文”是“读”的宾语,它被介词“把”提前到句子前面了。李锦熙将把字提前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过多的形容词使得宾语过于复杂,宾语提前可以使其得到强调;再者,过多的副词也会使得动词显得复杂。吕叔湘进一步研究并提出,“把”字句在某些情况下,将宾语提前是非常有必要的。“某些情况”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动词后有额外宾语;动词后有补语;动词前有前缀。
  Sybesma认为我们可以将“把”字后的名词词组看作是主语小句,但主语的原来位置是在动词后面。“把”字后面的名词词组和动词后的名词词组之间是存在语义关联的,比如“部分与整体”。这种语义关系可以用复杂的名词短语表示,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看做是动词后面的一个整体。但有些情况下,一些名词短语很难被看做是一个整体,比如:“他把水浇了花”和“他把这件事写了报道”。
  “原位主语说”可以被理解为“把”字句中的NP是一种主谓结构。朱德熙认为受事主语句与“把”字句有着密切的关系,(1)许多把字句不能还原成SVO句式,所以名词原来的位置应该是在动词前面(2)许多把字句去掉“把”自依然成立,剩下的部分则是受事主语。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4.
  [2]潘海华.韩景泉,汉语保留宾语结构的句法生成机制[J].中国语文,2008(6):514-517.
  [3]邵敬敏.把字句研究纵横观[J].语文导报,1987(6).
  [4]王还.“把”字句中“把”的宾语[J].中国语文,1985(1).
  [5]王力.《王力文集》第二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1943年第1版).
  [6]叶向阳.把字句的致使性解释[D].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
  [7]张伯江.把字句的句式语义[J].语言研究,2000,1.
  [8]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4.
其他文献
在梁山专用汽车博览会开幕当天,BPW全国首家形象店落户梁山县永利商贸有限公司,让客户尽情体验一站式的无忧服务,在不使客户成本增加的同时,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At the
摘要:雅乐在西周时期曾达到其发展的顶峰,在春秋战国时期又逐渐走向了衰微,然而从秦汉到隋唐,它又受到了民间音乐的极大冲击,后来,经过了唐末五代,由于当时特殊的背景,几乎衰亡的雅乐被北宋的统治者重新强调,从而使中国古代宫廷音乐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以雅乐为主,俗乐为辅的局面。本文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分析雅乐在北宋的复兴的原因,北宋君臣为何如此重视雅乐的复兴,雅乐又有什么样的社会功能,从而对雅乐在北宋时期复兴
总结了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包括秸秆切碎、撒施基肥、还田作业、机插作业等内容,以期促进该技术的推广,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摘要:儒、道、佛三家经过约二千年的互动,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成为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文化资源。  关键词: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学思想;融合  国学所提供的精神资源主要是儒释道三家。三家互补,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就中国人的民族性格。通观儒释道三教,强者往往尊崇儒,智者往往笃信道,慧者往往推崇佛。  儒释道都重视个人的人生修养,重视
摘要:绘画是中小学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应该针对师范生将来的职业特点,根据本专业教学的特殊性,有目的地对师范生进行细致而系统地培养,使他们形成扎实的绘画功夫。  关键词:美术教育;师范生;绘画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艺术素质培养的必修课程,因此中小学美术教师也必须具有全面的专业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对于绘画、手工、艺术设计等美术技法都能有所展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YAG-Al2O3纳米复合粉体.并通过XRD、TEM详细研究了粉体组成、形貌随煅烧温度的变化.研究表明,在1300℃下煅烧可获得YAG粒径约100nm、分散均匀、无杂相的YAG-Al2O3纳米复合粉体.粉体在1450℃可热压烧
摘要:河南省社旗县山陕会馆前院矗立一对霄汉铁旗杆,她是山陕商人诚信为本、公平竞争、以义制利的经商理念和商业道德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山陕会馆;铁旗杆;信义  有一个古老县镇,古道、古树、古庙、古碑、古井……在伏牛山南麓,“依伏牛而襟汉水,望金盆而掬琼浆;仰天时而局地利,富物产而畅人和”,她就是被誉为“中原第一古镇”的赊店镇。而矗立在小镇中心的一对铁旗杆已经静静守候了她两百年的时光。  这对铁旗杆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增加,对高职院校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重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更新教学方式,重视速写教学,培养学生基本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基本造型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质量,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