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的实践与探讨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9904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信息化就是将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开发应用于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市场价格、供求等信息的采集、处理、发布,可以增强广大农户、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文以河北省农业信息化为例,介绍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农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1. 农业信息网站发展不断加快
  河北省、市、县三级都建立了独立的农业网站,形成了河北省农业网站群,初步实现了网站信息的共享共用。“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
  2. 信息员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河北省切实加强了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健全组织机构,充实工作人员,强化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逐步完善,为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 信息资源开发不断加快
  各类网站积极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形成文字、图片、音像等网络信息资源8000G以上,涵盖科技、市场、政策等各个方面。省农业信息中心建立多个省、市、县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省水利、粮食、气象、林业、扶贫办、农科院、河北农大、部分市县农业部门和企业开发建立了一批数据库。信息数量的迅速扩充,为搞好农业信息服务提供了资源保障。
  4. 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省、市、县农业部门开发应用了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基本农田管理等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自动控制、射频识别等技术深入农业领域并日益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完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能上网基本实现。黄骅市的“三位一体”(信息、技术、农资)模式、盐山县综合服务(电话语音、专家应诊、农资配送)模式等,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直接利用信息开展生产经营的路子。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信息网络使用成本高 ,农业信息网延伸程度不够 ,农业中介组织 、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和种植大户等对信息网的使用率不高;农业信息网自身信息量不够丰富,资源开发整合不够;信息技术在农业基础设施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不够等。
  三、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 加强政府调控
  农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统一标准、协调建设。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一是科学规划,引领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明确农业信息化建设重点,确保农业信息化顺利推进。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三是加强信息监控,规范信息服务市场秩序,建立专门的农业信息监督机构,逐步实现农业信息制度化管理。
  2. 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一是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继续延伸农业信息网络,重点是向农村经纪人、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的延伸。 二是加强农业信息网站的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丰富信息量内容,增强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三是促进农业信息服务的多样化,依托农村中介组织或协会, 满足农村市场的多方面需求。
  3. 培养高素质队伍
  高素质的服务队伍对提高农业信息整体水平至关重要。一是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对各级农业信息管理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服务水平。二是加强农村信息员培训,以农村经纪人、龙头企业、合作社社员、协会会员和经营大户等为重点,提高他们的信息收集和传播能力。三是加强农民群众培训,依托“阳光工程”、“三下乡”等培训计划,对广大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农业政策、法规等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接收能力。
  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德市分校 张建文
其他文献
近几年,PPT课件在各类教学和培训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如何充分发挥PPT课件的诸多功能和特点,切实提高教学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PPT 的制作与应用十分关键。  一、PPT课件制作的七大原则  一是目标明确。一个PPT课件只为一类人服务,针对不同受众要制作不同层次的内容,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一定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同时一个PPT课件只讲一个重点,不要试图在某个PPT课件中既讲技术,又讲管理。  二要有逻辑
一场春雨过后,招远广袤的田野上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在招远市毕郭镇官地村,徐晓萍开着播种机正在为村民播种花生。她说,自花生开播以来,已经用机械为周边十幾个村500多亩地的花生播种提供了服务。不误农时,不辞劳苦,徐晓萍用她真诚的服务赢得了周边镇、村农民的欢迎。作为招远市毕郭镇官地家庭农场的主要负责人,她运用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期间学习的知识和理念,带领大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技能,增强了大家扎根农村
《创富路上——鸵鸟驮来的财富》  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它的肉、皮、毛、蛋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本期的節目当中,主要介绍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刘福辰是如何通过养殖鸵鸟创富的。2003年,刘福辰发现鸵鸟商机并开始养殖,由于没有经验,他先后经历了小鸵鸟成群死亡、个体发育不良、瘫痪等诸多问题,但刘福辰靠着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不断摸索和试验,最终鸵鸟养殖获得了成功。他还建立了鸵鸟屠宰场,将鸵鸟肉、鸵鸟皮、
在本期的节目当中,栏目摄制组来到了冰城哈尔滨太阳岛的雪博会,用镜头将雪雕艺术的全过程和无数动人的场景用镜头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种北方所特有的艺术形式。在雪天,仰手轻托初冬的新雪,享受那份柔软与飘逸,一同徜徉在雪雕艺术的氛围中,那梦幻般的心境令人神往。雪雕以其恢弘的气势、巧妙的构思和变化多姿的造型赢得了无数中外游客的称赞,如今它已经成为了北方地区最负盛名的冬季旅游项目之一。本片主要介绍雪
一、国内鲜活农产品  2013年第7周(2013年2月11日—2月17日,下同)“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214.68(以2000年为100),比前一周(2月4日—2月7日,下同)上升1.30个点;“全国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217.43(以2000年为100),比前一周上升1.36个点。2月18日“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215.01(以2000年为100),与节前(2月8日,下同)相比
拂晓,清风刚拨开晨雾,果园里已人头攒动,那是重庆市巴南区农广校的老师们正在百胜村授课。在学员簇拥下,张伟老师正讲解着果蝇成虫的特点,学员们端详着手中的样本,在识别,在探讨,气氛热烈。闻讯而来的村民纷纷聚拢,鬓发斑白的老人,怀抱婴儿的妇女,附近劳作的果农,都赶集般跑来,本期封面上这幅独具魅力、富有人情味的画面就是农广校的田间课堂。这种“手把手”、“面对面”的培训怎么就那么有吸引力呢!引人遐想。  田
一、拓宽 “三农”人才源泉,为“三农”工作引进新动能  今年1月农业部出台“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的发展目标,将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一)稳定现有从事农业的农民
长期以来,农广校植根于农村,贴近于农民,在农民教育培训领域发挥了主阵地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当前,农广校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如何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一新常态,笔者认为:建立一套覆盖到村的农广校教育培训体系,向前、向后拓展培训内涵,加快服务转型,不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中国农民的一个特定群体,担当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完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已经启动,市民、农民均为居民,对现行的三农制度体系将形成很大冲击,许多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构建的法律法规政策亟需修订完善,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立法还是空白,
近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山东省农广校在农民创业培训和职业农民培育中积极作为,总结出了一套切实有效、富有特色的培训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被全国很多省市学习和推广。为了更好地完善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笔者就多年来从事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心得体会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改革支农惠农政策的下达通道,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培训工作中招生难的问题  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