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旅游院校的大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受社会影响较大,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而当前旅游院校的思政课教学现状不甚乐观,教学效果不够明显,本文旨在探讨旅游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旅游院校 思政课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133-01
一、旅游院校大学生的特征
旅游院校的学生存在着与众不同的特质,只有把握这些特质,因材施教,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旅游人才。旅游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张扬,整体来看外向型性格特征表现明显;他们过分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而相对比较忽视内在的自我修养,人文素养有待提升,知识水平有待提高。相对其他院校,旅游院校的大学生与行业结合十分紧密,在校期间就有机会通过课堂学习课外实践深入了解本行业的特征。由于比其他院校的大学生有更加频繁更长时间的实习机会,旅游院校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强、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因此,旅游院校的学生思想观念更加多元。这些特质无疑给旅游院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带来不小的挑战。
二、当前旅游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一)校方对思政课的投入力度不够
旅游院校的校领导、专任教师、学生都已经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作用,思政课老师也努力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很多旅游院校对思政课的投入力度仍然不足,不重视思政教师这一群体,也没有为思政课的创造性开展提供充足保障。
(二)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学习积极性
受学校整体环境的影响,旅游院校的大学生更加重视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对自身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重视不足。旅游院校的思政课,一般都实行大班教学,一个班动辄一百多人,思政老师在实施新的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难度,以至一些教师干脆就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给学生交流探讨的机会,根本不顾及学生是否完全了解老师所传授的理论观点,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缺乏实践性教学尝试
旅游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一般都非常注重实践教学,旅游院校的学生也非常乐于参与实践,动脑的同时喜欢动手。但是,大部分旅游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旅游院校与其他高校大学生的差异性,不注重因材施教,没有进行实践性教学,教学效果比较不理想。
三、对旅游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建议
教学方法是实施教学的主要手段,在旅游院校,思政课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思政课教师,需要根据旅游院校大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结合旅游院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让思政课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
(一)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巧妙引入课堂案例,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旅游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要钻研教材,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安排课堂讨论、辩论、研讨,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他们各抒己见。通过课堂互动环节,学生可以逐步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思政课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列举不同的案例。比如,在讲授“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这个知识点时,对于导游专业的学生可以播放导游领域行业精英的奋斗历程,激励学生学习,所引入的课堂案例越贴近学生实际,越有针对性,就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旅游院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努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方法
旅游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比如针对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可以采用课堂实践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布置不同的模块任务,设置不同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形成观点,汇报发言,老师进行点评。针对需要突出实践的课程环节,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大学生志愿服务、义务劳动等社会服务方式,在实践中体会教学内容,在实践中升华理论知识。
(三)积极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方式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体现师生平等和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融入课堂,师生共同探讨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最终得出满意答案。在参与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思政教师可以把整个教材划分成几个大专题,相应地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专题组成课题组,让学生利用课上课下时间查阅资料、整理材料,提炼观点,撰写研究报告,逐渐提高学生的文献搜索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归纳提炼观点能力等,使大学生在脱离老师的帮助下,也能独立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王樱娜.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参与式教学[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1).
责任编辑:张丽
[关键词]旅游院校 思政课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133-01
一、旅游院校大学生的特征
旅游院校的学生存在着与众不同的特质,只有把握这些特质,因材施教,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旅游人才。旅游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张扬,整体来看外向型性格特征表现明显;他们过分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而相对比较忽视内在的自我修养,人文素养有待提升,知识水平有待提高。相对其他院校,旅游院校的大学生与行业结合十分紧密,在校期间就有机会通过课堂学习课外实践深入了解本行业的特征。由于比其他院校的大学生有更加频繁更长时间的实习机会,旅游院校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强、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因此,旅游院校的学生思想观念更加多元。这些特质无疑给旅游院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带来不小的挑战。
二、当前旅游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一)校方对思政课的投入力度不够
旅游院校的校领导、专任教师、学生都已经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作用,思政课老师也努力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很多旅游院校对思政课的投入力度仍然不足,不重视思政教师这一群体,也没有为思政课的创造性开展提供充足保障。
(二)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学习积极性
受学校整体环境的影响,旅游院校的大学生更加重视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对自身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重视不足。旅游院校的思政课,一般都实行大班教学,一个班动辄一百多人,思政老师在实施新的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难度,以至一些教师干脆就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给学生交流探讨的机会,根本不顾及学生是否完全了解老师所传授的理论观点,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缺乏实践性教学尝试
旅游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一般都非常注重实践教学,旅游院校的学生也非常乐于参与实践,动脑的同时喜欢动手。但是,大部分旅游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旅游院校与其他高校大学生的差异性,不注重因材施教,没有进行实践性教学,教学效果比较不理想。
三、对旅游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建议
教学方法是实施教学的主要手段,在旅游院校,思政课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思政课教师,需要根据旅游院校大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结合旅游院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让思政课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
(一)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巧妙引入课堂案例,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旅游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要钻研教材,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安排课堂讨论、辩论、研讨,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他们各抒己见。通过课堂互动环节,学生可以逐步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思政课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列举不同的案例。比如,在讲授“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这个知识点时,对于导游专业的学生可以播放导游领域行业精英的奋斗历程,激励学生学习,所引入的课堂案例越贴近学生实际,越有针对性,就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旅游院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努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方法
旅游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比如针对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可以采用课堂实践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布置不同的模块任务,设置不同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形成观点,汇报发言,老师进行点评。针对需要突出实践的课程环节,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大学生志愿服务、义务劳动等社会服务方式,在实践中体会教学内容,在实践中升华理论知识。
(三)积极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方式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体现师生平等和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融入课堂,师生共同探讨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最终得出满意答案。在参与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思政教师可以把整个教材划分成几个大专题,相应地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专题组成课题组,让学生利用课上课下时间查阅资料、整理材料,提炼观点,撰写研究报告,逐渐提高学生的文献搜索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归纳提炼观点能力等,使大学生在脱离老师的帮助下,也能独立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王樱娜.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参与式教学[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1).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