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烧结温度下三维打印成型多孔钛植入体的实验研究

来源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ter0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三维打印成型技术(3DP)用于多孔钛植入体制备的可行性,研究不同烧结温度对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设计试件大小为25×20 mm圆柱体,设定每层的黏结面积为80%.选择纯度98.5%、颗粒直径约75 μm的钛粉为原料,聚乙烯醇粉作为黏结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粉作为辅助黏结剂.通过三维打印获得多孔钛植入体试件初胚,在氩气保护下,将试件分别烧结至1 200、1 300、1 400℃;对烧结完成的试件进行性能检测,包括孔隙率、显微硬度、扫描电镜观察试件的显微结构、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结果 最终获得的多孔钛植入体试件,其收缩均匀、无明显变形、细节清晰、肉眼可见排列整齐的微孔结构、表面无裂纹,呈现金属光泽.在1 200、1 300、1 400℃的烧结温度下,孔隙率分别为(65.01±1.03)%、(46.73±0.73)%、(41.06±0.31)%,显微硬度为115.2±0.6、148.6±1.1、182.8±2.1,弹性模量为(5.9±0.5)、(16.2±0.9)、(34.8±1.5) GPa,抗压强度为(81.3±4.3)、(135.4±8.5)、(218.6±7.1)MPa.扫描电镜观察其孔隙相互连通成三维网状结构.结论 证实了应用三维打印成型技术制备多孔钛植入体的可行性,得到的多孔钛植入体具有与骨组织相匹配的良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核酸检测技术在江苏省盐城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7月4日至2012年7月3日,盐城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为阴性且谷丙转氨酶(ALT)检测合格的标本34 925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罗氏诊断COBASS201系统以6混样检测模式对本组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酸三项联合检测,核酸筛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男性肿瘤患者中占第三位,在女性中占第四位,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种现象在大中城市更加明显.结肠癌的传统治疗以手术为主,不能手术的结
我院从1999年2月至2002年6月共收治各种褥疮患者36例,经采用血竭粉调和万花油外敷,加用频谱灯照射治疗褥疮2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目的 制备新型磷脂酰聚乙二醇单甲醚脂质体,并初步考察其载药性能和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抗肿瘤效果.方法 化学合成一系列磷脂酰聚乙二醇单甲醚,应用超声薄膜法制备脂质体和载药脂质体,测定它们的药物包封率和粒径;采用MTT法考察磷脂酰聚乙二醇单甲醚脂质体和载药磷脂酰聚乙二醇单甲醚脂质体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脂质体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载紫杉醇脂质体的药物包封率约为83%;粒径范
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erythropoietin producing hepatocyte kinase,Eph)受体及其膜结合配体ephrin是最大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s)家族,其不
对于有高营养风险以及口服饮食无法满足正常需求的住院患者,应尽早开始实施肠内营养治疗,但喂养不耐受被认为是不能达到目标营养量的主要原因.目前喂养不耐受在国际上尚缺乏
目的 探讨行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重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护理.方法 选择2012年1月15日,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单倍体相合HSCT后出现罕见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该患儿整个治疗过程中,注意病情观察及记录,给予全环境保护、全身皮肤黏膜的保护、外周中心静脉插管保护以及心理护理.结果 患儿于移植后49天,无明显发热,口服止泻药治疗后,大便成形
目的 研究氨基酸对羟基磷灰石的水热诱导.方法 以丙氨酸与甘氨酸为添加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棒状的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并对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表征分析.结果 氨基酸可以诱导羟基磷灰石的形成;此外,通过改变氨基酸的比例,可以降低羟基磷灰石中碳酸根离子对磷酸根离子的取代,并且影响羟基磷灰石的结晶度和分散度.结论 通过加入氨基酸调控羟基磷
干扰素调节因子7首次在EB病毒感染环境中克隆,是诱导Ⅰ型干扰素产生的关键调节因子.异常表达Ⅰ型干扰素与多种疾病有关,如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干扰素
目的 研究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在急诊重度有机磷中毒抢救中的可行性与成功率.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江汉油田总医院急诊科就诊的54例有机磷重度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就诊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7)给予清洗消化道、导泻、利尿以及阿托品等常规治疗;研究组(n=27)除常规治疗外,予血液净化治疗(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江汉油田总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