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提升县域就业创业质量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e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有恒业,方能有恒心。”就业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做好就业保障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近年来,金湖县紧紧围绕推动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对标找差、综合施策,着力构建“创成业保就业”“三项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全民创业潜力、释放创业活力,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全县累计建成创业孵化基地12个,新增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办私营企业3186家,吸纳就业1.82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2%的较低水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18年,金湖县就业创业工作被省政府通报表彰,成功入选国家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
  放大政策红利,构建“创成业保就业”的激励保障机制
  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健全完善政策扶持体系,聚焦县域就业创业生态中面临的堵点、痛点问题,先后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服务工业企业用工的六条意见(试行)》及实施细则、《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含金量高、激励作用强的指导文件。针对群众创业中面临的启动资金缺乏问题,着力加强融资担保平台建设,落实创业和帮助小微型企业解困的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措施,推出了初次创业补贴、创业租金补贴、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外招补贴、外来员工(返乡人员)购房补贴、表彰奖励优秀返乡创业者和优秀新金湖人等系列优惠政策,对就业创业工作实现全程财政支持。
  
  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各类补贴资金712万元、表彰奖励优秀新金湖人100名;发放富民创业贷款2870万元,支持成功创业1960人,创业带动就业7750人。加大稳岗返还政策落实力度,按照“应发尽发”原则,优化工作流程,简化相关手续,及时核发补贴资金575万元,支持869家企业稳定就业岗位18742个。
  注重技能提升,构建“能创业促就业”的系统培训机制
  坚持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推进城乡就业创业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升城乡劳动者职业素质,以教育培训促进就业创业。
  一是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坚持技能导向,整合优化培训资源,先后认定10家就业创业培训定点机构,统一城乡技能培训政策,实现培训服务城乡全覆盖。根据市场动态需求,以订单培训为主要模式,根据劳动者实际情况,开办养老护理员、“月嫂”、电工、焊工等实用性强的免费培训,并组织用工单位现场宣传招聘,吸纳城乡劳动者就业。根据企业实际,结合企业人才评价工作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为理士电池、神舟车业等企业技能培训4084人,开展数控车工、冲压工等专业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其中覆盖低收入农户、残疾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958人。
  二是创业培训增强创业后劲。充分发挥省级创业培训基地作用,开展创业培训“进园区、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开展创办你的企业(SYB)、改善你的企业(IYB)和“技能加创业”复合培训,切实提高劳动者创业机遇捕捉、创业项目选择、创业风险规避等方面的能力素质,确保每一个有培训意愿的创业者都能接受专业创业培训。建立创业辅导制度,邀请成功企业家、电商专业人士、返乡创业带头人担任创业导师,帮助返乡创业农民工解决创业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2019年组织开展免费创业培训3153人次。大学生村官陈琳创办的小球藻龙虾项目,实现净利润100多万元,带动35名村民就业,先后荣获省“创响江苏”巾帼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省大学生村官创业大赛优胜奖,其本人也荣膺“省优秀大学生村官”称号;大学生杜先宇参加SYB和“技能加创业”复合培训后,创办的金湖县萍宇稻田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销售超过100万元,带动周边10多名农民就业,被省人社厅认定为省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
  搭好服务平台,构建“好创业稳就业”的平台支撑机制
  常态化举办招聘活动,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工业企业用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搭建用工就业平台。开展工业企业用工和城乡人力资源两项调查,重点掌握县内重点企业用工和在外务工人员情况,坚持把服务企业用工和促进就业相结合,鼓励企业开发适合贫困劳动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和退役军人就业的岗位,积极吸纳困难群体就业,保持城乡“双零”家庭动态清零。对部分县内难以招足的工种,积极与河南濮阳、陕西安康等外埠劳务基地接洽开展外招,多渠道保障企业用工需求。2019年,共举办各类招聘会61场,帮助8513名城乡劳动者与241家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外招员工达2991人。
  二是搭建創业服务平台。积极融入“双创”大潮,把创业平台建设作为推进大众创业的强大引擎,切实扶持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发展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引导返乡的能人和农民创业就业。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和特色小镇建设,指导镇街创业基地和专业创业园区进一步强化孵化功能,全面提升创业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创业。目前,全县已建成创业基地(园)12个,其中省级基地2个、省级园区1个。黎城街道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成功进驻企业66家,销售额达5.7亿元,带动就业1700多人,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省级创业示范基地。
  三是搭建精准扶贫平台。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积极探索以构建扶贫载体为重要抓手的就业扶贫新路子。推行“企业+车间+贫困户”模式,鼓励劳动密集型和加工型企业根据生产特点、用工性质等情况,打造服饰、玩具等产业的“扶贫车间”,让贫困劳动力通过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实现就业,走上脱贫致富的快车道。目前,已成功打造就业“扶贫车间”2个、培训扶贫基地1个、创业扶贫基地1个,开发公益性岗位79个,帮助745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促进1334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9年,全县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摘帽。
  四是搭建产城融合平台。积极推进特色小镇、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结合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在全县布局20个新型城乡社区,其中4个为特色小镇,引导农民就近进入特色小镇产业园就业、创业,成功申创创业型乡镇1个、创业型社区(村)11家。荷韵小镇以“旅游+农业”模式融合发展,吸引社会资本下乡发展休闲农业,带动周边农民创业就业增收。尧乡小镇以尧文化产业园、黄庄特色田园乡村为依托,在发展旅游文化的同时,挖掘传统手工艺产品、特色农家产品,吸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吕良镇以湖畔旺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契机,配套建设农副产品展销中心、标准化厂房,周边建设苗圃基地、农业休闲中心、绿色生态产品农庄,使农民留得住、有收入、能致富。
  (作者系中共金湖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冷 超
其他文献
2月6日至7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打给11个设区市市委书记的电话中强调,“疫情防控是全方位的总体战,搞好疫情防控,最基本的是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按规律办事的科学精神”。当前,疫情防控初见成效,但我们仍要继续毫不放松抓实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除了要全力以赴抓具体、抓细节、抓落实之外,还须强化五种思维。  强化底线思维,不可一失万无。如果一个小区失守,轻则一栋楼封闭,重则整个小区关闭,影响的是
对比了溶剂辅助蒸发萃取(SAF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对3种坚果油(花生油、核桃油、巴旦木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提取效果,并通过芳香提取物稀释分析确定关键风味成分。结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阅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各种思潮多元碰撞的当下,阅读能力已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反观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仍存在着形式单一、方法欠佳等不足。针对不足笔者通过自身实践,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简介。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分类号:G623.2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育者越来越明显的感
党的十九大以来,按照“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总要求,江苏深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为经济平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全国及我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形势仍然较为复杂,并逐步向就业领域传导。从高质量就业的总体要求来看,结构性矛盾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就业领域的最主要矛盾。  积极推动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产业结构加速转型
2005年3月-2009年3月,我院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20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有专业人士表示,人工智能将对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这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结合视频点播应用中对于提高点播质量和减轻服务器负担的要求,设计和实现了一个融合P2P和P2S网络的点播系统xBT。分析现有的BitTorrent协议应用于点播系统的局限性,针对点播过
为解决无内撑大型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布料车臂长难以覆盖底板范围,固定泵浇筑速度过慢等问题,结合超高层建筑工程实践,设计并成功应用了支撑式溜槽浇筑系统。对该支撑式溜槽浇筑系统的设计方法、布设原则、浇筑流程等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以期对后续类似工程的混凝土溜槽应用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