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高速公路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461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在我国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向着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使用PPP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PPP模式下的高速公路项目中经常发生风险问题,主要涉及到政策方面、市场方面、技术方面,严重影响着PPP模式下的高速公路项目良好建设、发展,甚至还会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在相关的项目管理工作领域中应重点落实风险管理工作,为PPP模式下的高速公路项目的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PPP模式  高速公路项目  风险管理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4-098X(2021)05(c)-0145-03
  Research on expressway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under PPP mode
  SUN Haihong
  (CCCC Haixi Investment Co., Ltd./CCCC. Haixi Regional Headqrters,Xiamen,Fujian Province,361022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xpressway projects in China, PPP mode has been used and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However,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risk problems often occur in expressway projects under PPP mode, mainly related to policy, market and technology, 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good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xpressway projects under PPP mode, and even cause serious economic losses. Therefore, in relevant project management fields, we should focu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so a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up development of expressway project under PPP mode.
  Key Words: PPP mode; Expressway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Management measures
  PPP模式下,在高速公路项目风险管理工作领域中应健全市场风险控制机制、技术风险预防方案计划,完善相关的风险预测、识别系统,争取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从根本层面杜绝发生风险隐患问题,维护项目的发展水平。
  1  PPP模式下高速公路项目风险分析
  从我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来看,已经研究开发出很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先进技术与工作模式,PPP就属于其中创新性模式中重要的部分,所涉及到的专业学科、技术领域较多,可以增强政府部门和工程建设企业之间的联系力度,在政府部门的带领下有效地进行融资,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风险均摊,使得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能够按照基本要求工程规定标准等完成建设。但是在项目发展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风险问题,主要包含如下几点。
  1.1 市场层面的风险问题
  对于PPP模式下的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来讲,由于周期时间很长,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资金数量额度高,政府部门需要结合具体状况制定相应政策,给予相关项目一定的扶持,从我国相关工程项目的发展情况而言,虽然政府部门已经进行了参与和支持,但是由于工程车流数量的不确定性、收费标准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出现市场风险,与此同时,在长时间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也可能因为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导致成本费用增加,后续的投资回报率减少,引发市场风险隐患。
  1.2 技术层面的风险问题
  有关的工程项目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出现技术风险隐患,尤其是目前在PPP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领域中,多数企业在建设项目之前都没有制订较为完善、较为成熟的技术应用方案计划,在技术方案不合理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增加风险的问题,导致政府部门和企业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延长项目周期,延误进度,出现质量问题与其他的不足,在技术应用不合理、不先进的情况下,除了会导致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风险问题,还会使得项目运营期间出现风险隐患,降低了工程项目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而出现技术风险问题的原因,一般情况就是企业和政府部门在合作的过程中没有结合项目情况完善技术方案内容,并且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缺少一定的技术标准化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另外,在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设备的过程中没有事前进行实验,一味地认为先进技术与先进工艺设备能够保证项目的良好建设,导致在建设过程中才发现技术和工艺设备不合理,出现变更的现象,埋下诸多隐患。
  1.3 政治层面的风险问题
  政治层面的风险隐患问题,主要就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在各个环节中过度干预的问题,甚至在企业制定决策方案的过程中也会被政府部门所干涉。通常情况下,政府部门合理地进行干涉有助于工程项目的良好建设,但是如果不能保证干涉的标准化和合理性,很容易导致投资一方和建设一方出现严重的风险问题,甚至面临一定的经济损失,出现这些风险的原因就是在政府部门和企业相互合作之前,没有签订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导致政府部门为了规避自身风险问题,会加大对项目的干涉力度,使得企业面临严重的风险隐患,从而引发政治层面的风险[1]。   2  PPP模式下高速公路项目风险管理措施
  2.1 市场层面的风险管理
  根据相关调查可以得知,我国的PPP模式下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市场定价方式主要是公式定价,将国际市场的价格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按照现实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然后利用公式明确产品的价格,在政府部门和企业相互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变化。其次就是固定定价的方式,主要是在购买协议协商期间固定性的固定产品价格,结合协议内容的要求,适当调整预先所设定的价格指数。目前,我国在高速公路的PPP项目模式中,此类定价方式的应用非常普遍。无论采用何种定价方式,都应该考虑到是否会出现市场层面的风险隐患,结合市场风险的管理特点与需求,利用购买保险的方式,达到市场风险的分担目的,降低风险问题损害度。除此之外,在应对和解决市场风险问题的过程中,还需做好PPP模式下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尤其是在相关项目的建设运营各个阶段,都应该保证资金预算的管理效果,设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要求服务费用的合理设定、及时回收,其中主要涉及到使用人员的费用回收与政府缺口性补助费用的回收等,适当地使用信用支付的方式延长支付款项的时间,这样可以确保拥有充足的资金,预防市场风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2]。
  2.2 强化技术风险的管理
  技术风险是相关项目中常见的风险隐患问题,如果不能进行良好的管控,将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在PPP模式下的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应该制订完善的技术风险管理计划。首先,在项目承包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和企业需要签订质量担保的合同,而且质量担保的时间要延长到工程建设完成的几个月之后或者是几年之后,在合同条款中补充性地设置质量标准内容,主要就是原材料的质量标准、机械设备质量标准与成品的质量标准等,以及综合性的管理工程质量与安全性进度等,确保技术的应用效果有所提升,避免发生风险问题。其次,必须邀请第三方质量监理机构、技术咨询服务机构等进行工程区域的技术应用标准化分析和监理,在现场区域中明确各个部门的技术应用和管理的责任指标,一旦发现因为技术的不合理应用而出现的安全问题、质量问题、进度问题或者是成本问题,就要对负责人进行惩罚,以此确保整体工程不会发生技术层面的风险隐患。最后,技术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也可以通过完善技术指标考核机制、技术标准审核方案等,有效规避技术层面的风险隐患问题,要求在工程区域中引进先进技术与工艺设备之前,做好实验分析工作和审查工作,一旦发现工程区域中所使用的技术或是工艺设备与现场条件不符,就要更换其他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杜绝技术层面的风险问题[3]。
  2.3 政治层面风险的管理
  由于PPP模式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完成项目建设,政府部门在其中有着一定的管控权利,但是近年来,在相关项目中,经常会因为政府越权行为而出现严重的风险问题,也就是政治风险,为杜绝发生此类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健全管理体系。首先,应该在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签订协议的过程中明确规定权利与义务,结合具体情况来明确政府部门的权利和行为标准,在政策战略的控制下严格执行审计工作,以免因为政治风险发生项目问题。其次,政府部门和项目债权人相互之间,也需要签订不进行项目实施干预的协议,这样才能有效杜绝项目债权人所受到的影响,维护其合法的权益。最后,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应保证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关系的平等性,在平衡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有效杜绝出现PPP项目的合作问题[4]。
  3  PPP模式下高速公路项目风险管理的注意事项
  3.1 准确进行风险问题的识别分析
  风险问题的准确识别是执行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保障,只有确保识别的准确性,才能为后续管理工作提供相关的依据,因此,在相关项目领域中,应制定完善的风险识别判断与分析的工作机制。首先,可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对主要的技术、政治与市场风险因素等建设针对性的风险识别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充分挖掘市场层面、技术层面、政治层面的风险信息,一旦发现有风险问题,就要立即进行处理和管理。其次,在风险识别的过程中,应该准确研究和调查工程领域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选择关键性的监测点,通过动态化、实时性的监测方式,及时了解风险隐患问题,便于执行后续的管理工作。最后,还需合理筛选风险评估的方式与评价的措施,创建专门的项目风险识别模型、评估模型,使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式评估,挖掘潜在的风险问题,寻找具体的安全需求和目前安全水平,相互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便于准确地进行评估和管理[5]。
  3.2 注意风险管理方式的选用
  具体工作中,除了要准确识别风险问题之外,还应合理选用管理方式,首先,可以运用专家分析的方法,例如,采用头脑风暴的措施,将所有专家的观点和意见等相互整合,在创新性探讨分析各类项目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更多的风险管理措施与风险管控方式,从根本上维护项目风险的管理效果。其次,可以使用故障树分析方式,建立多个风险研究的结构层次,从多种逻辑角度研究风险管理的方式和控制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预防出现风险,识别遗漏现象,还能保证后续评估的准确性,得到最为准确的风险控制措施。最后,应该在重点了解风险问题的情况下,准确地进行规避处理,采用规避的措施预防隐患,要求在PPP模式下的工程项目建设之前准确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风险隐患问题与实际情况,合理应对项目之前的融资风险问题、土地获得风险问题与项目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风险问题,以及政策风险问题、市场风险问题等[6]。
  4  结语
  綜上所述,我国近几年在PPP模式之下的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领域中,经常会出现市场层面的风险隐患问题、技术方面的风险隐患问题与政治方面的风险隐患问题等,对项目的良好建设与未来的发展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结合不同风险问题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同时还需创建风险识别评估系统与机制、筛选最佳的管理控制方法,做好事前的规避工作、预防工作,运用综合性的手段来杜绝风险问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帅.青岛新机场高速公路项目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9.
  [2] 陈礼甲,蔡金玲.PPP模式下高速公路项目投融资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商讯,2019(12):32.
  [3] 王铁霖.A国M高速公路PPP项目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8.
  [4] 杨一博.高速公路PPP项目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视角[J].交通财会,2021(1):8-10,13.
  [5] 李春明.管理会计对高速公路PPP项目管控运营风险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20(2):178-179.
  [6] 曲华.试析高速公路PPP项目财务风险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20(20):151-152.
其他文献
摘 要:仪用压空是核电厂重要系统,关系着核安全。当核电厂失去仪用压空后,众多核安全相关仪表和阀门处于失效状态,这会给核电厂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秦山三厂仪用压空系统功能、流程、控制原理的介绍,并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对在机组大修后,启动仪用压空出现的压力突然下降的现象,从控制原理上加以分析,并预想了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最后在大修后启动程序上,提出合理可行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仪用压空 启动程序
摘 要:当下“互联网+”教育的深入发展,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断更新。特别是MOOC、SPOC和大学智慧课堂等正变得越来越流行,“混合式教学”已成为教育模式创新的焦点话题。本文在混合教育一概念的基础之上,探索了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混合教育模式在肌肉骨骼康复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超星学习通平台 混合式线上教学 肌肉骨骼康复学 教学过程中  中图分类号:G712
摘 要: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应用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培养,都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本文基于电类专业基础实践环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探讨在新工科背景下,电专业基础阶段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从教学设计、实践体系、实践平台等方面,构建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多维度推进实践创新训练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新工科 电工电子 创新能力培养 实践体系 实践
摘 要:涵洞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就是不妨碍交通的前提下排除地表积水,保证交通安全、通畅。而传统混凝土箱涵大多为现场浇筑施工,存在的问题较多,如施工周期长、跑模、漏浆、蜂窝麻面等,受天气影响很大,质量难以控制,后期维修难度大,并且传统高速公路混凝土箱涵常采用现浇施工工艺,虽然施工简便、造价低廉,但受混凝土龄期、材料运转周期、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后期维护难度大。目前,许多
摘 要:本文对在《工程力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一种能够提高学员主动学习能力的创新教学模式——“对分课堂”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本文中阐述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起源、主题思想,结合《工程力学》课堂教学实践,从课堂讨论、课堂讲授、对分作业的布置3个方面阐述了一些在教学中摸索出的具体经验方法,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工程力学 创新 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T
摘 要:地球物理场论是地球物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公式较多、知识点繁杂,仅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本文以板书结合多媒体作为基本授课手段,引入探究式教学、理论结合实际、计算机仿真模拟和教学结合科研等方法,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本文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为地球物理场论课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理论结合实际 计算机仿
摘 要:随着信息化教学的逐渐成熟,基于“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如何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以“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课程现状与问题、建设思路、建设方案、课程思政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一流课程建设问题,为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一流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 一流课程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金课  中图
摘 要: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出在全国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工作开展以来,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积极参与,在课证融通方面做出了许多探索。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证融通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证书体系、教学资源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证融通的思路。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机电技术应用 校企合作 课证融通
摘 要:连续管作业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钻井、测井、录井、完井、修井等作业领域。目前,国内的连续管作业设备研发进程逐渐加快,众多公司已经能自主研发出适应于石油工程应用的连续管作业设备,但国内的连续管作业技术较国外先进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连续管作业设备的质量管理在我国连续管作业技术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开展连续管作业设备的质量管理策略研究,就国内连续管作业设
摘 要:原始地质资料管理对于地质行业来说是重要的一类档案管理,具有专业技术性、科学管理性和技术服务性,是以往地质工作的知识积淀,对今后的地质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在地质资料管理中的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原始地质资料的重要性和归档方法,进而提出几个在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和汇交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原始地质资料 资料管理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