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三角韧带损伤修复与否的文献综述

来源 :实用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占踝关节损伤的10%~15%,其中单独三角韧带损伤较为少见,常合并有踝关节骨折及下胫腓联合韧带的损伤[1-3],踝关节也是体育活动中最常受伤的关节之一[4]。预计到2030年踝关节受伤的发生率将增加3倍[5]。在Lauge-Hansen[6]描述的踝关节骨折分型中,三角韧带损伤或内侧踝骨折,是以环形方式围绕踝关节而发生。三角韧带的损伤最常发生在旋前外和旋后外上,旋后外损伤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三角韧带结构的命名和解剖形态一直存在争议,它是一个坚强的多层复合体,由浅层和深层组成,是踝关节内侧重要稳定结构[7]。浅层的三角韧带包括胫舟韧带、胫跟韧带和胫距后韧带浅层,跨过踝关节和距下关节[8-9]。最近发表的有关于三角韧带组成的解剖学研究显示,弹簧韧带被认为是三角韧带浅层的一个组成部分[10-11]。三角韧带深层包括胫距前韧带深层和胫距后韧带深层,仅与踝关节相连[8-9](见图1~2)。
其他文献
近年来,受相关政策的推动,我国职业农民的数量持续上升。职业农民和传统农民具有较大的区别,并且具体可表现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政治素质等多个方面,但是相关金融机构在为农户办理贷款时,并未对两者进行区分。探究出农民职业化对农户的借贷行为产生的影响,有利于消除农村金融市场传统服务模式的弊端,推进金融业务创新,以更好的满足职业化农民的信贷需求,为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参
地膜技术的引进给农民事业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科学技术。随之带来的白色污染又破坏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解决白色污染势在必行。本文
研完了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St—g—PAM)的水解特性及其絮凝处理效能,并与相近分子量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产品作比较。结果表明,无论单独使用还是与无机絮凝剂复配使用。阴离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