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9“大象枪”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ohn3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9年11月30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仅仅三个月后,苏军入侵芬兰的战争就打响了,史称苏芬冬季战争。这场战争历时三个半月,最终以芬兰的失败和妥协而告终,芬兰被迫将10%的国土面积割让给苏联。苏联也为此次胜利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十万多人牺牲,损失坦克3 000多辆,这其中就有芬兰M39反坦克步枪的重大功劳。该枪重49.5千克,长2 200毫米,初速800米/秒,10发弹匣供弹,共生产了近2 000支。在苏芬战争中,由于能对付当时苏联所有的坦克,非常受芬兰部队欢迎,但是因为后坐力很大,被称为“大象枪”。
  
  艾莫·拉蒂
  
  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在再谈起艾莫·拉蒂,可能已没有几个人熟知,但他却是当时最著名的枪械设计大师之一,其成就不逊于柯尔特、勃朗宁,只是因为生于芬兰这个小国,所以错过了很多扬名立万的机会。艾莫·拉蒂一生设计了50多种枪械,为芬兰军队的作战提供了重要保障,对当时世界轻武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成为芬兰的骄傲。
  1896年4月28日,拉蒂出生在芬兰南部的一个贫困家庭。他只上了6年学就被迫辍学。但拉蒂自幼就对枪械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学掌握了大量枪械设计的理论知识。14岁那年,拉蒂用他在玻璃厂工作赚的第一笔钱购买了一支伯丹步枪,爱不释手。1921年6月,拉蒂应征入伍。庆幸的是,在苏米步兵团服役期间,拉蒂恰好被任命为枪械维修师,这为其进一步熟悉和了解枪械创造了条件。同年,拉蒂参照芬兰军队装备的西格M1920型冲锋枪,开始了自己的枪械设计之路。第二年,拉蒂设计的冲锋枪M22问世,虽然故障率较高,几经改进后也未被芬兰军方大量装备,但此后拉蒂设计枪械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1926年,他设计的M26轻机枪得到了芬兰军方的认可,被正式选为制式武器,其后,著名的苏米M31冲锋枪、L35手枪也相继问世并被芬兰军队正式装备,成为二战期间芬兰军队的主要轻武器。M39反坦克步枪也成为大师的经典之作。
  
  追忆经典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的出现,世界各国开始了研制反坦克步枪的热潮。20世纪20年代末,芬兰也开始了反坦克步枪的研制工作,这项工作责无旁贷地交到了艾莫·拉蒂手上。由于受控于军方意见,最初设计的反坦克枪采用13.2毫米口径。1935年至1936年问,拉蒂分别完成L35/L36型13.2毫米反坦克枪的设计,一种为半自动型,一种为全自动型,但穿甲威力达不到要求,均未投入批量生产。
  1938年起,拉蒂开始研究更大口径的反坦克枪,并最终选择了20毫米口径。随后拉蒂在参考各种20毫米口径弹药的基础上,于1939年5月设计出了20x113毫米反坦克步枪弹,并以该弹为基础,3个月的时间就设计出了拉蒂M39型20毫米反坦克步枪。在随后的试验中,M39表现出了超强的穿甲性能,较L35/L36反坦克枪有了较大提升。此时,欧洲大地上已烽烟四起,芬兰军方当即决定对其量产。
  该枪刚刚开始生产,苏芬冬季战争就爆发了,但因20x113毫米反坦克步枪弹的生产尚未准备完成,为了解决弹药供给问题,M39反坦克步枪开始改用20x138毫米博尔西反坦克步枪弹。很快,首批100支反坦克步枪就被运到拉多加湖前线的反坦克部队,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又有数百支M39被紧急生产出来,但是此时苏芬战争已经结束了。
  1941年,芬兰全面列装M39反坦克步枪,在194l~1944年中,大约有1 800支拉蒂反坦克步枪被用在战场上。但好景不长,随着坦克装甲不断变厚,和其它反坦克步枪一样,M39也越来越力不从心。特别是随着苏军T-34坦克的装备,M39反坦克步枪除了能打断坦克履带,对其它只能望洋兴叹。由于M39反坦克步枪具有威力大、精度好的特点,芬兰军队不愿意舍弃,加装了瞄准镜作为狙击步枪使用,用于摧毁敌方碉堡和机枪火力点,使用方式上已等同于现代的大口径狙击步枪。
  1943年,芬兰人又为M39找到了新的用途,用它来防苏联伊尔-2攻击机。伊尔-2底部有装甲,尽管飞得很慢,一般轻武器对它毫无办法。1944年,300支M39/44型防空步枪被紧急生产,不同的是将半自动射击方式改成了全自动,架在三脚架上。据称这些防空步枪在战场上成功地击落了几架飞机。20世纪60年代,M39步枪开始退役,其中1 000多支作为收藏品被卖到了美国,其它的均被收缴入库。越战后,直升机开始逐渐增多,芬兰人发现M39依然有用武之地,于是又有一部分枪被取出重新装备部队,用于反武装直升机,直到1988年才全部退出现役。
  
  结构特征
  
  M39反坦克步枪采用步枪枪托,枪托为向下的半弧形。射击时肩部上顶可以防止枪口上跳,在托底板的位置设有缓冲装置,缓解了检身的部分后坐力。弹匣位于枪管上方,与布仑机枪相似。枪管外有散热套筒,枪上装上了小握把、枪曲制退器、瞄具及两脚架。该枪的两脚架设计巧妙,每个支架上都有上下两个驻锄;下面的驻锄带尖脚适用于较硬的地面,上面的弧形驻锄适应于雪地或淤泥地,架腿上有一个小的弹簧减振器可以减轻枪口跳动。枪口制退器两侧各有5个排气孔。
  M39反坦克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偏移式闭锁方式,枪管长1 393毫米,膛线12条,右旋,使用20138B毫米枪弹,理论射速500发/分,弹头初速800米/秒。在100米距离上,90°垂直射击可穿透30毫米厚钢板,300米距离上可穿透20毫米厚倾角为60°的钢板,500米距离上可穿透116毫米厚倾角为60°的钢板。[编辑/何懿]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