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中职教师职业幸福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kx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提出
  职业倦怠是费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他用这一词汇描述了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随后马勒诗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一般认为, 当个体无法顺利适应工作压力,并长时间处于工作压力下而随之产生在情感、 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这就是职业倦怠。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第一,情绪衰竭。教师情绪失衡,导致工作投入感低下,教学准备不充分,教育教学质量低劣。第二,人格解体。教师逃避社会交往,在工作中对学生采取负性和冷淡的态度,对待学生和同事若即若离,同事和师生间关系恶化。第三,缺乏个人成就感。教师工作的长期反复性使教师难以确定自我价值,从而倾向于自我贬损,将工作中的不成功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产生过度的自卑感和强烈的工作“游离”。
  二、积极心理学是关注个体幸福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一概念由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最早提出。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它明确指出了研究的三个主题:一是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是偏爱积极的,重视积极情绪体验与人的生活的密切关系。重视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强调人要善待过去,乐在当下,展望未来。二是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倡导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从而使个体从中获得积极意义,这与农村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目标是一致的,可促使教师通过积极分析自己的行为视点和问题,针对自身做出积极的改变。三是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的经验获得与成长是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体现的,因此应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大的幸福。
  三、提升職业幸福是解决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解决之道
  预防、减轻或者降低职业倦怠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可采用以下策略:
  (1)积极的情绪体验,养成教师追求职业幸福的主动性。积极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在此推动之下,教师的工作效率会得到提高,师生互动会更加愉悦。陶行知先生说:“做大事业得大快乐。……教育是大事业,有大快乐。”教育是关乎人生幸福的活动,是“大事业”;作为其从业者,教师的幸福源于干“大事业”的过程。但基于各种因素,有些教育行为和活动却是严重异化或者偏离教育本真的价值轨道,存在着诸多与幸福追寻背道而驰的现象。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就不会有学生的幸福和对教育本真追求的实现。所以,教师要悦纳自己、悦纳职业,适时调整心态,充分享受工作与生活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2)积极的人格构建,形成教师追求职业幸福的内驱力。积极心理学人格教育观认为,人格教育应致力人的积极人格力量的激发,挖掘人的积极潜能,充分发挥人在人格教育中的主体性,以获得积极人格力量和品质,并借助这些积极的力量或品质帮助有问题的人或普通人。换言之,它的核心思想是让教师的人格品质得到塑造和发展。如积极心理学研究中乐观是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发现,乐观者认为消极事件成因归于外界,不稳定且不抽象,相信自身努力可以战胜困难获得成功。根据这一观点,中职教师一方面要以乐观之心看待现在和未来,获得积极的心理情感,从而促使自己以更大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实践中去;另一方面要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发现问题,排除心理障碍,不断适应新时代要求,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3)积极的制度设计和环境设置,建成教师追求职业幸福的助推器。一是积极的制度设计。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来自在组织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优势能力,而不是修正缺陷。例如,由于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在世界范围内,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育从过去的管理举措变成了激励和引导。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努力创造一个能够促进员工自身的积极品质和正面思考的综合制度,从而提升他们的动机和目标,以应对不可预测的企业发展的问题。因此,学校应当完善确实合理的激励机制,给教师带来职业成功,提升教师个人成就感。
  二是积极的环境设置。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人,一个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上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积极的环境表现出新的价值取向:关注人的生命向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营造科学人文性氛围;做到人与人、人与物的和谐共生。它体现出的温馨、和谐、积极的氛围,会让教师身处其中,能体会到快乐、成就和幸福,增强归属意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综合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为掌握我省城乡生活饮用水供水基本情况,1997年对浙江省的40个市、县辖区内的供水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集中式供水单位中完全处理的水厂占1.27%,未处理的水厂占53.69%;以地面水为水源
写好作文是教师和学生都很期待的事情。让学生写出好作文,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立足生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阅读文章、练习写作、修改文章、评价作文的能
嵊州市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高发区,为掌握流行规律,于1985~1996年在金庭镇、长乐镇、博济镇每年开展灭鼠工作,同时设立室内.野外鼠清监测点.本文探讨鼠密度与HFRS的发病关
语文课程的内容与焦点在于“语言文字的运用”。入选教材的文本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例子”,为学生提供了信息范畴的内容,教师更要以专业的视角通过观照甄别、删减整合、挖掘
<正>关于A.B.O.血型与某些恶性肿瘤的关系在国内有报道,为更好地进行恶性肿瘤的防治,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现将舟山市1995年住院病人各类恶性肿瘤患者的血型分布进行初步分析。
<正>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是疾病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法定传染病报告对准确地掌握各种传染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及不同人群特征的分布规律,探讨影响传染病发生与
一、背景  本课题组成员陈丹媛借助史宁中教授等人的课程难度量化分析的模型,撰写了文章《三角形课程难度的定量分析比较》,并于2014年10月12日在《考试周刊》发表,以此作为基础,分析初中几何课程三角形的课程难度变化对初中教师的教学实践的指导。  根据已发表的前文,比较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与2000年版《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
在日常的有线电视网络维修过程中,电源干扰现象的排除颇为困难,详细记录了典型的两种电源干扰现象,并且仔细分析了产生电源干扰现象的原因,以及排除该类故障的思路和具体方法。
对某乡镇蓄电池厂铅危害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车间空气铅浓度均不同程度地超标,超标范围0.7~49倍。73名作业工人体检发现球磨、炼铅、总成铅因组血铅均值超出正常范围,各车间工人ZPP均值都超
如何使得住宅项目更好的体现节能、节省采暖费用,通过对目前市场的调研分析,认为需要从技术和收费两方面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