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年度重点号安排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0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神经科杂志即将迎来55周年华诞,衷心感谢广大读者、作者对本刊的大力支持。本刊编辑部与编委会一道,将继续努力提高办刊质量,争创读者、作者喜爱的精品学术期刊。现在公布我刊2010年度报道计划,希望广大读者、作者积极踊跃投稿并订阅杂志。

其他文献
维生素D不仅有预防低钙、骨质疏松、感染等作用,还在防治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方面有一定效应。近来研究表明维生素D能够改善促炎细胞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并且证实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所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维生素D受体(VDR)及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密切相关[1]。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维生素D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我们将对维生素D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期刊
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是一种担子菌纲真菌,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可存在于土壤、鸽粪和桉树中,也可存在于人体体表.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术的广泛开展、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不断增加,新型隐球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多~([1-2])。
期刊
背景:儿童失神癫痫(CAE)是最常见的儿童癫痫综合征,一般常用乙琥胺、丙戊酸或拉莫三嗪治疗,但最有效和耐受性好的首选治疗尚未确定.方法:该研究是美国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旨在比较乙琥胺、丙戊酸和拉莫三嗪治疗新诊断CAE儿童的疗效、耐受性和对神经心理的影响。
期刊
所谓“新兴病毒感染性疾病”一词源于emergingviral infectious diseases(EIDs)的中文翻译,前一段时间也曾译作“新发病毒感染性疾病”。但是,我以为译作“新兴”为妥,理由是该词所指有二:一是指已知病毒(旧病毒)有了新的感染宿主,播散到新的地域,及其发病机制有了改变,这种情况居大多数;二是指一种以往从未认识过的病毒(新病毒)所致的疾病。据统计,迄今为止造成人类感染性疾病
期刊
目的 报道1例以泡沫细胞浸润为特点的炎性肌肉病伴随大量巨噬细胞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患者男性,44岁,因“双上肢无力13个月,加重伴双下肢无力11个月”于2010年6月就诊于我院门诊,病程后期对免疫抑制治疗效果差,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肌酸激酶(CK)轻度升高,多种肌炎相关抗体和副肿瘤综合征抗体均为阴性.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静止时有强直发放.先后对该患者进行左、右肱二头肌活体组织检查,标本进
为加快推进我国睡眠诊疗技术规范化建设与发展,中国医师协会于2011年7月15—17日在北京举办“第二届全国睡眠科学技术大会”,共同探讨睡眠基础研究及其关键技术、睡眠临床诊治新进展;中医睡眠养生;睡眠中心规范化建设与临床质量控制、睡眠药物器械安全和技术评价等热门议题,欢迎相关学科人员积极投稿,
为推动我国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疾病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全国神经科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和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疾病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12年10月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
背景和目的:肢体抖动是合并有颈内动脉(ICA)高度狭窄或闭塞TIA的特殊临床表现.该研究旨在描述伴肢体抖动TIA的临床特征表现,以及研究是否伴肢体抖动TIA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要比无肢体抖动TIA患者更严重.方法:患者组34例,年龄(62±7)岁,男性占82%,均为ICA闭塞且临床表现为伴肢体抖动TIA的患者,对照组68例,为性别和年龄匹配的ICA闭塞,但临床无肢体抖动表现的TIA(持续时间<24
期刊
第四届中国抗癫痫协会国际癫痫论坛定于2011年9月21—24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强化规范诊疗、关注最新进展、突出研究热点、活跃学术氛围”,论坛已经邀请到国际和国内三十余名神经科学领域众多权威专家到会进行专题演讲并开展研讨。论坛的学术内容集中体现当前国际、国内癫痫学界热点和焦点问题,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指发生于大脑、小脑、脑干、软腑(脊)膜、脊髓和服部,而无全身其他淋巴结和淋巴组织浸润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此病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困难,人们对其认识尚不够深入.现将我院1例经病理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