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节目中导演意识的表达

来源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imoom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纪录片属于纪实类的节目,一档完整的电视纪录片的背后,往往承接着漫长、复杂的制作过程,无论是选题、选材、选景还是拍摄、剪辑、制作,都离不开导演的专业知识与导演意识。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电视纪录片节目展开论述,深入探讨导演意识表达的主要作用以及在制作过程中导演意识的具体体现,以期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理论参考内容。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导演意识;表达分析
  引言:
  导演意识是电视导演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也是电视纪录片制作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电视纪录片制作的任何一个过程中,都需要导演意识发挥作用,才能够制作出优秀的电视纪录片。而不同的导演意识,又会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不同的审美思维,因此,导演意识既极为重要,又具有一定的个性化驱使。
  一、导演意识的表达作用
  导演意识在电视纪录片中,既展现在导演素质上,又体现在审美与情感上,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导演素质
  电视纪录片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初期主要以选题、选材为主,在这一阶段,导演意识便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导演意识引导整个电视纪录片的走向,为电视纪录片质量奠定了基础。而中期拍摄阶段,无论是镜头语言、剪辑风格还是画面审美,同样都需要导演意识进行指导,从而促使风格统一化。后期制作过程中,导演意识体现在对于前中后期的整合上来,对于故事情节清晰把握,情感内容重点突出,同时体现导演个性特征。
  (二)导演审美
  电视纪录片的叙述方式有很多种,但是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性——真实性,无论是场景叙述还是文字叙述,艺术性的处理手法都是建立在真实的角度上展开的,这就较为考验导演的审美能力[1]。导演既需要在复杂繁多冗长的镜头画面中,挑选合适的画面内容,还需要结合自身的艺术修养与审美形成个性化艺术处理,将作者情感转化为画面传递给观众,两者之间实现共情。
  (三)导演情感
  在上文中反复提到,导演意识受到导演自身的性格意识影响,有不同的表现,在长期的电视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就会形成对应的作品风格。导演意识促使作品本身在呈现纪实性与真实性的同时,让个人情感色彩得到了展现与传达,既强化了纪录片本身的故事情感,又抒发了导演情感。
  二、在编辑过程中的体现
  编辑意识在编辑过程中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电视纪录片制作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前期选题,中期制作,后期剪辑,所应用与体现的在于前提选题意识的表达,制作中價值的体现以及整体作品的真实性展现。
  (一)选题
  选题是导演意识的直接体现,现如今社会发展,国富民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娱乐生活丰富多彩,选择多样,因此,选题内容直接决定了电视纪录片的受众与观众喜爱度[2]。
  在此基础上,选题本身的审美及价值性,是导演建立在足够的关注与认知上形成的,也是电视纪录片制作与传播的意义所在,因此,选题只有具备一定的传播价值,且编剧具有一定的审美与价值性引导,才能够制作出优秀的电视纪录片,而这本身,则取决于导演意识。
  (二)价值
  电视纪录片的制作需要大量的素材拍摄与剪辑工作的开展才能够完成,通过后期的剪辑衔接,最终呈现出一个完整的作品。剪辑本身既要承担纪录片故事情节的衔接性,又要凸显细节特写,实现情感烘托的同时,还要满足记录真实性的体现,这本身是电视纪录片的社会价值的反应,也是导演意识的体现。
  (三)真实
  电视纪录片具备两个特性,纪实性与真实性,强调的都是纪录片的真实程度,诚然部分纪录片选题与拍摄中,需要一定的镜头语言或画面还原艺术处理,如历史选题的纪录片,因此,合理的镜头运用促使纪实性与真实性着重体现就显得尤为重要[3]。而在后期剪辑过程中,通过艺术处理书面与实际内容的有效衔接,既满足了故事的完整性,又没有丢失故事情节的真实性,较好的反馈出纪录片的真实程度,这是需要一定的导演意识在纪录片编辑过程中良好应用才能够完成的。
  三、原则
  电视纪录片节目中的导演意识的表达,还需要注重两个原则,其一是逻辑艺术性原则,其二是情感现实性原则。
  (一)逻辑艺术性
  观众选择电视纪录片最主要的原因,是借助电视纪录片,通过优秀的故事记叙与逻辑性展现,了解真实事件本身。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是还原故事,讲好故事,提升层次性的关键所在[4]。因此,在制作整个电视纪录片的过程中,就需要导演通过导演意识,在满足逻辑艺术性的前提下,将真实故事完整展现,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也强化电视纪录片的艺术价值,促使其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都得到提升,实现真实与趣味的完美结合。
  (二)情感现实性
  纪录片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内容,而为了让观众能够在观看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真实的事件情况与事件情感,就需要在制作过程中,强化对于情感的引导,促使导演主观情感能够与客观的纪录片现实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而强化纪录片主题。这是电视纪录片的基本原则,还是电视纪录片社会价值体现要素之一。
  但需要着重强调的是,电视纪录片的主要价值,仍然是事件本身,因此导演在融入主观情感的同时,要强调纪录片主体内容,避免“喧宾夺主”的情况发生。此外,一档电视纪录片,如若缺乏真实事件作为基础“骨骼”,那么最终也就会导致整个纪录片水准下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演的导演意识贯穿于电视纪录片的整个制作过程,无论是前期选题还是后期制作,都离不开导演意识的驱使,而导演意识本身也会转化为一种导演风格,在电视纪录片中展示,而优秀且正确的导演意识,往往能够促使电视纪录片内容更加灵活,层次更加深刻,因此如何发挥,促使专业素养与个性风格紧密结合,是导演实现优秀电视纪录片创作的重点内容。
  参考文献:
  [1]张明航.电视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思维[J].传媒论坛,2019:122-123.
  [2]于海艳.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导演现场控制分析[J].记者摇篮,2019:78-79.
  [3]彭程,段炼孺.电视纪录片编辑的导演意识略谈[J].西部广播电视,2019:103-104.
  [4]苗巍.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中的导演意识[J].科技传播,2019:64-65.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610000)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传统绘画中特有的“诗化”表达方式是古代文人情怀的体现,“诗画一体”的观念更是推动了文人审美趣味的变化。《二十四诗品》是中国诗学史上的奇文,其艺术观念与中国美学也是分不开的。本文选择《二十四诗品》中的一品“典雅”,以中国文人画大家赵孟頫的绘画作品为例,浅谈文人画中的“典雅观”。  关键词:文人;典雅;诗意  《二十四诗品》  ——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
期刊
摘要:“留白”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一种技法,指的是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有意地留出空白,而不将画面铺满。计白当黑,虚实相生,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创造出无声胜有声,无画生妙境的传神之感。而绘画中的“留白”所衍生出来的艺术手法就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理念运用至建筑空间设计中。通过虚实相生——“庭院+主题建筑”的营造,步移景异——设置多重的观赏路径及“无”的意境——不着文字尽得风流等三个方面来实现。  关键词:留白艺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众多艺术院校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高水平的艺术人才,在对于表演类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用舞台实践积累舞台表演经验。基于这一情况,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2011年创立了艺术实践平台——《追梦红楼》音乐会,为在校学生提供舞台实践。本文将以品牌音乐会《追梦红楼》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其品牌形成的重要因素、品牌对于项目的作用及影响等方面,分析《追梦红楼》的品牌形成以及如何维持品牌对于项
期刊
摘要: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核雕源于民间吉祥艺术,它寄托着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核雕主要分两大类:核桃和橄榄,影响其价值因素的有三部分:材质本身、雕工、题材,缺一不可。  关键词:核雕;表现;艺术  一、核雕悠久的历史  核雕的历史悠久,是任何艺术品都无法与之匹敌的。核雕工艺由来已久,它原本发源于魏晋时期的雕刻技术,后来经过一代代雕
期刊
摘要:中国人物工笔画历史悠远。是最早的中国画科,在宋代时,都市题材的工笔人物画出现,明清以来,画家逐渐聚居来城市,民国后逐渐走向现代,开始艺术的转型。都市题材的兴起是在改革开放开始的近四十年,时代审美的变化是都市题材工笔人物画转型的主要原因,都市题材的工笔人物青年画反应了时代审美的趣味变化和价值三观的改变,选择题材转变为对都市生活的深入体会,对处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年轻男女的深入刻画,绘画材料的多样化
期刊
摘要:运动战术意识在篮球教学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战术思想,提高运动质量。然而在实际的篮球教学中,却存在忽视战术意识培养与理论教学价值问题,严重影响到运动战术意识的培养质量与效率。对此,本文结合运动战术意识在篮球教学中的必要性,探究运动战术意识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應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篮球教学;运动战术意识;培养  引言  篮球意识主要指运动员在参与比赛
期刊
摘要:排球这项运动项目趣味性和竞技性相对比较强,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尤其是大学生。现阶段,排球教学已经逐渐成为高校体育中的一项基础教学内容。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推动了排球教学的发展,老师要积极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优势,提高排球教学的质量。对此,本文介绍新媒体时代高校体育排球教学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排球教学;创新思路  排球这项运动项目既能够有效优化学生自身的协调能力,又能够让学
期刊
摘要:琉森音乐节的出现为当时在战争年代中饱受风霜,在风雨漂泊中人们带来了心灵的一丝慰藉。战时的琉森音乐节成为了欧洲音乐界向外传递乐观信号的“灯塔”,在疫情之下,琉森音乐节通过对主题、节目内容的不同设计依然向大众传递着希望与光明。  琉森音乐节做作为欧洲三大古典音乐节之一,1938年由指挥巨匠托斯卡尼尼创立,并且在之后经过富特文格勒、库贝利克、卡拉扬阿巴多等大师的垂青和锻造,成为了世界古典乐迷们每年
期刊
摘要:在晚明时期,肖像画领域出现了突破性的高速发展,产生了百花齐放、多姿多彩才,各流层出不穷的局面。曾鲸创始的“波臣派”,为工笔人物肖像画的发展写下了浓厚的一笔。“白描派”即继承于宋代李公麟以线造型的“白描”体系而来,其中费丹旭、禹之鼎、罗聘、任伯年、金农为代表。他们在继承传统白描肖像画法的基础上,強调以线造型的方法和手段,同时在白描和简单染色的基础上近代的任伯年和虚谷等人,采用了“兼工代写”的新
期刊
摘要:在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中,契丹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最早建立了北方草原的政权。自北魏开始,契丹民族就开始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不但养成了坚毅不屈的性格,而且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本民族与中原王朝及周邻民族的往来中,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并在辽代墓葬壁画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契丹的历朝皇帝都非常重视经济的发展,使畜牧业、农业、渔猎、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经济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