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或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42953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23G免缝合微创玻璃体切除术(PPV)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PPVCE)的术后视力及临床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南宁爱尔眼科医院住院治疗的173例173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PPV组112例112只眼,PPVCE组61例61只眼。主要观察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

结果

术后随访6-15个月。术前视力光感~0.6,术后视力光感~1.0。术后1个月,PPV组视力提高102只眼(91.07%,102/112),PPVCE组视力提高57只眼(93.44%,57/61);术后6个月,PPV组视力提高98只眼(87.5%,98/112),PPVCE组视力提高55只眼(90.16%,55/61)。早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PPV组:角膜水肿及前房渗出2只眼(1.78%,2/112),暂时性高眼压23只眼(20.54%,23/112);PPVCE组角膜水肿及前房渗出5只眼(8.20%,5/61),暂时性高眼压21只眼(34.43%,21/61);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比较,PPVCE组角膜水肿及前房渗出发生率(χ2=4.181,P=0.041)及暂时性高眼压发生率(χ2=4.018,P=0.045)均比PPV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晚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PPV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只眼(4.46%/,5/112),虹膜后粘连、瞳孔变形5只眼(4.46%,5/112),晶状体后囊膜混浊7只眼(6.25%,7/112),复发性视网膜脱离3只眼(2.68%,3/112);PPVCE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只眼(3.28%,2/61),虹膜后粘连、瞳孔变形3只眼(4.92%,3/61),视网膜脱离复发2只眼(3.28%,2/61);两组比较新生血管性青光眼(χ2=0.143,P=0.705),虹膜后粘连(χ2=0.081,P=0.892),视网膜脱离复发(χ2=0.189,P=0.664)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23G免缝合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联合手术避免了二次白内障手术,并利于术后眼底的随访观察。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观察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措施干预的护理疗效。方法 选择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结果 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脑梗塞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颅内压、保护脑细胞,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降压、降脂、降糖等综合治疗。对
【摘 要】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我科65例慢性宫颈炎LEEP刀环切术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观察和健康指导。结论:LEEP刀治疗宫颈炎的优点:微创无痛治疗时间短、安全性高、无副作用。  【关键词】LEEP刀环切术;宫颈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
期刊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及中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济南眼科医院屈光中心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45例90只眼,术前、术后1周、1、3、6个月及1、2、3年进行随访,观察指标包括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眼轴、眼压、房角、前房深度(ACD)、500um处房角开放距离(A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