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没理由不接触他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ht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8年,美国在设定几条框框的前提下同意与巴解接触
  阿拉法特经历了克林顿时代的热和布什时代的冷
  美国的中东政策基于国家利益
  
  1988年是个转折点
  
   王锁劳 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时,美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还不坏,当时美国与苏联共同压以色列,迫使以色列1957年从西奈半岛撤军。美国与阿拉伯世界关系恶化是从1967年战争之后开始的,阿拉伯国家认为,是美国纵容了以色列侵略阿拉伯领土。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围剿阿拉法特。阿拉法特处在生死关头。这时美国里根政府迫于各方压力,不希望用这种方式“彻底消灭”巴勒斯坦游击队,于是派特使斡旋。斡旋的结果是,一万多游击队员在美国军舰的护送下去了突尼斯。
  阿拉法特撤往突尼斯后,思想已在发生变化。里根政府也开始意识到巴勒斯坦问题需要解决。1982年9月,里根首先提出一个解决方案———“约旦方案”,也就是说,巴勒斯坦人在约巴联邦里实行自治。1985年,阿拉法特差一点在协议上签字,只是由于巴解内部意见不统一而没签。后来,阿拉法特的手下将一位美国籍的残疾犹太老人从船上扔进地中海,老人的老伴因为受了刺激很快也去世了。这件事在美国造成很坏的影响。于是里根政府吊销了巴解组织驻美国的办事处,不让巴解组织成员进入美国,甚至不允许他们进入联合国。在此情况下,阿拉法特开始考虑变革。他提出了建国的主张。1988年,美国同意与巴解接触,但设定几条框框:要求巴解放弃“暴力行动”,承认以色列。巴解同意了这些条件。于是,美国驻突尼斯大使开始和阿拉法特联系,从此美国同阿拉法特直接接触。
  
  从克林顿到布什:由热变冷的经历
  
   王锁劳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美国主张的是公开全面解决的方式,让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公开谈判。而这时巴以之间已走上了秘密谈判的轨道,就连美国也被蒙在鼓里。1993年克林顿刚一上台,就摘取了一个和平的果实,这或许是他没有想到的。
  克林顿时期,阿拉法特一直被视为座上宾。没有一个美国总统和阿拉法特的关系这样密切。正是克林顿在执政时期,提升了阿拉法特在国际上的影响力。1998年克林顿访问巴勒斯坦,在他的参与下,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取消《巴勒斯坦宪章》中有关消灭以色列的条款,以换取以色列签订《怀伊河协议》。克林顿第二任期,尽最大努力促使戴维营会谈成功,但最后和谈失败。克林顿对阿拉法特非常失望,2001年在特拉维夫大学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是阿拉法特葬送了戴维营会谈。克林顿还曾对阿拉法特说过,“我的好事被你坏了”。我们知道,如果克林顿能解决巴以问题,那他将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阿拉法特当时这样回答,“那就让我下地狱吧”。
  布什政府或许是吸取了克林顿政府的教训,上台后不理阿拉法特,他说,我们不能比当事双方更急于需要和平。9.11后,布什政府认为不和巴勒斯坦打交道不行。2001年10月,布什在联合国说支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国家和平共处。这是美国政府第一次公开赞成巴勒斯坦建国。后来布什政府的表态越来越明确,即希望建立一个独立的能够存活的巴勒斯坦国。但布什本人仍然不和阿拉法特打交道。2002年6月,布什在讲话中认定阿拉法特和恐怖分子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阿拉法特从克林顿时代走到布什时代是很失落的。
  戴维营失败深层原因
   殷 罡 至于阿拉法特为什么不在戴维营协议上签字,我认为他是不敢签。加沙几十万老百姓流着泪欢迎他回来,因为他们心里明白阿拉法特不签字的理由。阿拉法特动身前往戴维营的前夕,当时的埃及外长穆萨(现阿盟秘书长)说:“耶路撒冷是全体阿拉伯人的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全世界穆斯林的耶路撒冷,任何人都没有资格代表全世界的穆斯林与以色列谈判耶路撒冷的前途。”在内有哈马斯反对、外有阿拉伯领导人威慑的情况下,阿拉法特在动身去戴维营之前就没打算签署协议。其实,如果他当时签字了,协议也很难执行,但责任很可能是以色列议会对巴拉克承诺的否决。
  美国没有理由不推进巴以和谈
   殷 罡 一谈到巴以问题,许多人就认为是美国偏袒以色列,这种说法实际上是贬低了美国决策人的智商。美国领导人知道,偏袒以色列,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其实,从埃以、约以实现和平来看,美国并没有偏袒以色列。埃以和谈时,美国总统卡特对以色列的压力是最大的,以色列所有坚持的东西都没能坚持住,埃及的所有要求都得到了满足,而且在实现和平之后,埃及和以色列同时得到了美国援助。埃及通过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实现了极大的国家利益。
  其实,美国是最希望以色列实现与周边国家、包括巴勒斯坦关系正常化的国家。我认为,现在打伊拉克也好,反恐也好,推行大中东计划也好,都是沙滩上的建筑,这个沙滩又不断被海浪吞噬着,其中最汹涌的浪头就是巴以冲突。美国最想做的,就是彻底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这样,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就失去了发动恐怖战争的一个主要理由。所以,美国没有理由不推进巴以和谈。阿拉法特去世,美国认为巴以和平的转机已经出现。
  中东政策基于国家利益
   李绍先 美国的中东政策基于它的国家利益,偏袒以色列也是国家利益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讲,以色列是美国“制造”出来的,它在中东地区打造了一个惟一具有美国意义上的民主国家。但是,当偏袒以色列与美国国家利益相矛盾的时候,美国的政策就会出现调整,一个表现就是海湾战争以后。当时冷战已结束,美苏两大超级大国对抗的局面已经消失,美国需要中东稳定,而中东地区稳定有赖于巴以问题的解决,于是在美国的大力推动下有了马德里和会,有了现在意义上的中东和平进程。马德里和会刚开启时,以色列是利库德集团的沙米尔执政,美国政府向沙米尔政府施压,双方经常发生冲突。沙米尔倒台、拉宾上台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有美国的因素。
其他文献
朝鲜半岛核问题与东北亚安全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     2004年10月22日至23日,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在北京共同举办朝鲜半岛核问题与东北亚安全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办公室、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军事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央党校、复旦大学以及英国、日本、韩国、加拿大、俄罗
期刊
7月24日,中国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与美国运输部部长峰田代表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美民用航空运输协定》议定书,该议定书是对1999年达成的《中美民用航空运输协定》的修正。为探讨这个协定的意义,本刊记者采访了对中美贸易深有研究的周世俭先生。他夹叙夹议的谈话给人很多知识和启发。  中美民航运输新协定,对我国尚处于垄断保护的民航运输业提出了极大挑战。为此,中国的民航业准备好了吗?    中美航线的开
期刊
《延安使命 1944~1947 美军观察组延安963天》  1944年7月22日,以“迪克西使团”而知名的美军观察组肩负着美国政府赋予的特殊使命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开始了美国官方与中国共产党长达三年的正式交往与合作。作者卡萝尔·卡特历时20年,查阅了大量原始档案,陆续采访了“迪克西使团”成员,他们第一次公开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本书披露了十大历史内幕:美军观察组在延安工作生活的内幕,安娜·
期刊
韩国政府2004年6月初宣布,将把首都从现在的汉城迁往忠清南道的公州,决定一经宣布立即在国内激起强烈的反响。民意测验表明,反对与支持的意见旗鼓相当,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反迁都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历史的重叠:从汉城迁都公州    或许是出于历史的巧合,大约在1500年前,韩国也曾发生类似事件,不堪北方压力的百济王国把都城从汉城迁至公州(史称熊津)。  据朝鲜史籍记载,公元前18年,百济王国兴起。百
期刊
进行中的全球权力转移  James Hoge(《外交》杂志资深编辑)     《外交》(双月刊)  2004年第4期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出版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表明,全球权力的转移极少发生,即使发生也大多是通过诉诸武力。当前,亚洲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也预示着“东方”将有可能取代“西方”,成为全球权力的中心。作者认为,为避免权力转化过程中“历史悲剧”的重演,并保持美全球霸主地位,美政府
期刊
对美国的态度和情感是复杂的    与对日本人的看法相比,中国人对美国人的看法要复杂得多。美国虽然早在鸦片战争期间就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但它在很长时间内不是国际政治的主角,也不是中外矛盾的焦点;它参与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但又有率先退还庚子赔款余额之举;它在巴黎和会上提出著名的“十四点”,却又纵容日本吞并中国山东;二次大战中它是中国的盟友,有力支持了中国抗战,战后却支持蒋介石发动反人民的内战,在中国人民
期刊
WTO成员就“多哈回合”达成框架协议  8月1日,世贸组织147个成员终于就“多哈回合”的主要议题达成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一度陷入僵局的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终于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为正式协议达成奠定了基础。  与以往历次多边贸易谈判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在“多哈回合”谈判中有效地联合起来,成为谈判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经过发展中成员的共同努力,框架协议草案中利益不平衡的现象得以改进。  7月16日
期刊
今夏台海关键词:“军演”   陈水扁在今年5月20日连任台湾“总统”后,就注定了台海局势不会风平浪静。  承往年惯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和二炮部队7月在福建东山岛举行军事演习。参加今年“东山军演”的部队人数约为2万人,以“夺取台海制空权”为目标,出动包括“苏-30”、“飞豹”等技术先进的战机、“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核潜艇、“基洛”级潜艇以及常规动力潜艇等一系列武器,而陆军则派出由超音速反舰导
期刊
  
期刊
1979年1~2月,75岁的邓小平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政府代表团正式访问美国。这位将直接影响新时期中国历史进程的总设计师,对美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及美国人民的实干、创新精神印象极深。与此同时,中国的新闻传播媒介对美国做了广泛报道,除各大报纸每天都在头版显要位置及时报道有关消息外,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各地电视节目把陌生的美国展现于中国人面前,活生生的事实与过去的硬性宣传大相径庭,转眼之间,“北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