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时代数据库营销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y7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网融合之后,借助于媒体间的互通性,个人的信息采集(如偏好等)及身份识别均已成为可能,这为今后的广告投放提供更为精确、科学的依据。因此基于用户偏好的数据库营销已成为营销专家、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三网融合 数据库营销 用户行为
  
  一、三网融合背景下数据库建立的意义
  三网融合背景下,电子媒体的迅速普及加速了广告的泛滥。相当一部分广告传达着无效信息,广告主所投放的广告有很多并未精准地定位到目标客户。这种恶性循环的不断加剧最终将会演变成为“消费者找不到合适的商品,但商家又无奈于没有识货的消费者”。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戴蒙德、莫滕森、克里斯托弗所提出的“搜寻理论”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一便是对市场进行引导,使不同信息分别流向各自需要的人。因此,笔者认为,在广告市场中,广告的投放平台需要一定的“智能”来判断广告与消费者之间的相关度,让广告以合适的方式出现在适合的消费者面前。
  类似的智能广告平台如“百度推广”等已经出现,然而却仅限于互联网广告,且只向使用电脑上网的用户呈现。根据CIC中国搜索引擎最新的(09年11月)市场用户调查报告显示,公众对不同媒体的使用比例分别为:互联网(84.9%)、电视(69.8%)、报纸(43.5%)、杂志(23.3%)、广播(17.6%)。同时,结合2010年7月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结果显示,目前,手机上网比例攀升至65.9%,仅次于电脑上网比例的73.6%。由此可知,互联网(含手机用户)、电视拥有最为庞大的用户群体。在三网融合之后,电视、手机均可直接获得互联网提供的数据服务,这为智能广告平台在电视、手机上的扩展提供了关键的技术保障。
  现有智能广告平台对用户偏好的判断是即时性的——只根据网站的关键词对用户进行一次判断。事实上,科学的判断方法应该是基于统计学的。智能广告平台应该能够识别用户的身份,合法地跟踪用户所访问的网站,并对所访问的网站进行关键词统计,按比例由大到小进行排序。
  三网融合后,用户方面的统计完全可以延伸至电视节目(含手机电视),通过对不同的节目标记相应的关键词,记录用户的观看情况,统计出关键词的分布和比例。同样,用户通过手机、电视以及其他终端设备使用互联网的信息也可以得到统计。总之,无论使用何种媒体或设备,只要智能平台能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就能对一系列信息进行合法的统计分析。
  可以预见,三网融合将为不同媒体间的数据交互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也为智能广告平台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前景。然而成败的关键还将取决于平台背后的数据库。未来的数据库营销即将告别每个企业单兵作战的局面,所有的企业,所有的用户都将通过数据库紧紧相连。只有数据库越完善,广告才能更智能,用户才能获其所需,商品才能尽其所用。
  二、三网融合背景下数据库建立的可行性
  现有的数据库营销,主要体现在“智能广告”的使用上。三网融合之后,“智能广告”仍将是数据库营销的主要方式,但其运作方式上必须进行诸多改良:
  1、广告的投放需扩大到互联网以外的范围(如电视、手机);
  2、数据库需增加用户信息统计;
  3、数据库应能识别用户的身份,避免重复统计;
  4、数据库的所有权应归属于中立的机构或组织,而不是某一公司;
  5、网站(含手机网站)、电视节目的关键词将不再作为广告投放的主要依据,而是用户偏好统计的主要依据;
  6、广告的投放将以用户偏好为主要依据,只有当用户身份无法识别或偏好数据不足时才以媒体的广告关键词为依据;
  7、关键词需标准化。
  为了论证数据库的建立在理论上的可行性,笔者将其抽象为四个部分(见图1):
  (一)数据库基本模型
  数据库模型中包含了用户的基本信息和编号、广告的关键词以及媒体关键词。三网融合让数据可以通过同一网络在电视、互联网、电话之间流通,因此每一个用户在数据库中仅有一份独立的“档案”,通过对用户身份的识别,数据库记录用户的媒体(互联网、电视、手机等)使用情况并最终统计出用户的偏好。同时,三网融合使得媒体广告关键词的统计不再局限于网站,而是囊括了用户所能接触到的电子媒体的大部分内容,这对电视和手机而言具跨越性的意义。
  (二)用户信息量表
  图2中的量表反映了用户的基本信息和用户偏好中的部分内容,其中大多数类目都与用户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信息就像一份份文件一样,存放于数据库中对应用户的“档案”里。如果一个用户数据库里的有效数据足够多,那么对其进行解读便能够知晓用户收入、用户的消费意识、用户在某一方面的偏好,用户经常观看的电视节目,用户喜欢上哪类网站等等。这将为广告的精准投放提供科学依据。
  (三)数据库信息采集的流程
  数据库信息的采集与数据库的结构相对应,其过程分为广告关键词采集、媒体关键词采集和用户信息采集三个部分。
  用户信息的采集可以通过用户在网络中的注册信息获得,也可以通过一段时间内的统计分析获得。对于后者,如何识别用户的身份将成为用户信息采集的关键。
  当今社会,用户的媒体使用习惯是错综复杂的,几乎无法将用户使用电视、互联网以及手机的身份一一对应。然而三网融合的意义不仅在于给不同媒体提供了数据流通的平台,更为用户进入媒体提供了统一的入口。现有的基于IP和Cookie的互联网用户方法可以通过三网融合轻松地扩展到电视和手机媒体上。2010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有88.4%的网民在家上网,33.2%的网民在单位上网,与往年相比比例继续提升”。这表明大量的用户选择在家或者单位上网,而这两处往往具有固定的网络地址(IP)。因此可以预见,三网融合之后,大部分用户仍将拥有稳定的媒体入口,这将为用户信息的统计提供有说服力的数据。
  用户主动提交的注册信息并不全面。要想深入了解用户的偏好,其信息的采集还得依赖于数据库长时间的统计分析。
  图3是笔者对数据库采集用户信息过程的抽象表述。当用户通过三网融合提供的统一入口使用媒体时,数据库会根据已存的信息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若判定用户不存在则新建一个用户档案,记录下用户此时的网络地址并立即传送到数据库中,这个时候重新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若新的用户档案已创建完毕,则数据库便开始记录用户使用媒体时的关键词信息。通过对采集而来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和排序进而分析出用户的偏好。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告的投放将主要基于用户的偏好,而非媒体的广告关键词。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对于数据库中新创建的用户而言,如果其偏好信息仍处于搜集阶段,那么广告的投放还是应该以媒体的关键词为依据。
  三、三网融合背景下数据库营销面临的挑战
  (一)用户的隐私
  三网融合之后,数据库营销最大的意义在于对用户偏好的把握,然而在采集用户信息时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用户的种种隐私,随着人们对隐私的保护意识的增强,如何在征求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合法地进行偏好分析,将是三网融合时代数据库营销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数据的规范化
  数据库在进行数据采集时,面对的是数以亿计的用户与媒体,由于用户的偏好是由关键词构成,因此在用户方面,需要规范化的量表以描述不同的偏好,在媒体方面,也应该具备标准化的关键词库。然而,建立这种规范化的关键词库是不易的,需要前期投入大量人力进行语意分析,并且要随着新事物的出现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①徐卫、陈丽亚 等,《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网站广告投放策略》[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28)
  ②Aranyak Mehta,《AdWords and g-
  eneralized online matching》[J].《J-
  ournal of the ACM(JACM)》,2007(10)
  ③Christian Borgs.《Dynamics of bid optimization in online advertisement auctions》[A].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2007
  ④朱仁伟、刘景,《数据库在广告媒体中的运用》[J].《经营管理者》,2010(16)
  ⑤茹威,《数据库营销方兴未艾》[J].《成功营销》,2007(1)
  ⑥李红秀,《我国传媒的数据库营销状况分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
  ⑦易龙,《论智能广告研究的价值及其框架的构建》[J].《新闻界》,2009(5)
  ⑧李维贤,《三网融合与IPTV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06(4)
  ⑨陈徐彬,《三网融合后的确定与不确定》[J].《广告大观》,2010(6)
  ⑩徐海鹏,《三网融合下对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思考》[J].《现代视听》,2010(1)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实习编辑:王雨燕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要】广播是以电波进行声音信号的线性转播,具有传播快速、互动性广、感染力强、伴随性等特色。近年来,随着广播频率数量的增加,各类专业化电台不断涌现,受众市场也在不断细分。同时,广播媒体还面临着来自越来越多新媒体的冲击。作为专业新闻广播,如何找准目标受众群,确定频率的整体定位,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形成自己专业的核心价值,成为各专业新闻广播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围绕专业新闻广播的受众定位、节目定位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大中城市停车难问题已越来越突出.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解决停车难问题无奈也是最好的办法是明确停车是项经济产业,从而走多元化投资和市场化经营之路.本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执政思路和理念的完善与进步,体现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不断深化。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对于我们
【摘要】全媒体记者是指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能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的新闻传媒人才。在媒体融合时代,非常需要这种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技能于一身的人才。   【关键词】全媒体 记者 转型    随着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深入,网络媒体对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融合日趋渐显,不断增强的新闻传播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对传统媒体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各
【摘要】地方门户网站要以网民为服务主体,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实现信息价值的最大化,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地方网站的发展。  【关键词】地方门户网站 信息服务 信息价值     目前,地方门户网站是在竞争中前行,盈利者屈指可数,已经赢利的地方门户网站多是论坛做得成功的,在信息本地化上下足了功夫。地方门户网多是在母媒体庇护下成长,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日子迟早会一去不复返。只有在信息价值上谋求最大化,地
【摘要】我国电视情感谈话节目20多年来一直吸引着大量的电视观众,发挥着舒缓社会矛盾、净化心灵的作用。然而,电视情感谈话节目在繁荣的同时,低俗化倾向已不容小觑。节目品位低、内容造假、表现冷漠等制约了电视情感谈话节目的健康发展。电视情感谈话节目如何走出低俗化泥沼,提升品质,是摆在学界和业界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情感谈话节目 低俗化 规避     一、我国电视情感谈话节目低俗化的表现  1、品位
【摘要】电视新闻发展迅速,每天热线都会接到大量的线索电话,其中不乏很多重复性的投诉和求助。尤其是地方台的一些民生新闻栏目,鸡毛蒜皮的邻里小事往往占了绝对比重。面对大量相似甚至看似无意义的线索,如何挖掘更深层次的、与众不同的新闻价值就成为当前记者编辑必须具备的素质。同时,作为民生新闻栏目,如何将新闻的社会意义延伸出去也成为目前采编工作中必须考虑的要素。  【关键词】民生新闻 新闻线索 新闻价值 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