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性激素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an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比较了肝硬化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清雌二醇(E2)、雌三醇(E3)、睾酮(T)、促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和皮质醇等性激素的浓度。结果:(1)肝硬化组血清E2浓度显著高于晚期血吸虫病和对照组(P均<0.05);(2)肝损明显组血清T浓度显著低于肝损不明显组(P<0.01),且E2/T值在肝损明显组(P<0.05)和有雌征者明显增高,(3)血清T浓度和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P均<0.01);而与血清胆红素呈负相关(P<0.01)。本文并讨论了血清性激素浓度、雌征的出现和肝功能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本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50例健康成人,40例急肝、29例慢迁肝、33例慢活肝、31例肝硬化及13例非肝病患者血清III型前胶原肽(PⅢP)。各肝病组均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肝病组,其含量与常规肝功能试验相关不显著,但与慢活肝病理改变中的成纤维细胞数和纤维化程度相关非常显著,与小叶内坏死不相关,提示PⅢP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和活动性。其敏感性优于单胺氧化酶等指标,阳性率达91.7%。28例急肝和10
期刊
本文应用125碘标记聚合人体白蛋白(125I-MAA)的半衰期(t½)探查26例肝硬化患者的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肝硬化组的125I-MAAt½均值为23.23分,24例正常组的均值为13.73分钟,P<0.001。肝硬化组t½延长与肝脏体积缩小、肝血流量减少及血浆纤维结合蛋白下降有关,各项测定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性。
期刊
应用醋酸纤维硬膜电泳法检测36例病人的血清淀粉酶同工酶P3。胰腺疾病组25例中急性胰腺炎21例,P3阳性率95.24%,非胰腺疾病11例中除1例农药Decis中毒P3阳性外,其他均阴性。结果提示P3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P3阳性与总淀粉酶量呈正相关,与B超对照,可以补充诊断。
期刊
本文报告58例正常人和113例慢性肝病血清维生素B12(VitB12)浓度测定的结果,肝硬化患者因肝细胞损伤后的释出致血清VitB12明显升高。经与各种肝功能试验比较,血清VitB12测定有助于肝细胞损伤的估计和预后。
期刊
期刊
本文报道用B型超声检查显示44例肝硬化病人的食管下端和胃底部静脉曲张情况,其声像图表现为:轻者仅见“虫蚀”样回声改变,从胃底追踪观察可见曲张的静脉呈蛇样弯曲通向食管下端;重者可见粘膜强回声、部分或全部被低回声网状结构所代替。食管下端暗圈扩大。其静脉曲张检出率为73.3%(44/60)。除呕血病人外,均经X线吞钡透视和脾切除证实,少数病例经胃镜证实。
期刊
本文用垂体后叶素(VP)持续静脉滴注治疗4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三组,VP滴注剂量分别为0.3u/min、0.5u/min和0.12u/min,其中第二组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止血显效率分别为17.4%、50.0%和10%,总有效率分别为60.8%、71.4%和30%。死亡率与肝硬化程度有关。研究表明大剂量VP静滴疗效优于小剂量VP滴注;同时服用硝酸甘油可减少副反应。
期刊
对35例经手术和/或病理活检确诊的慢性胰腺炎患者口服BT-PABA测定尿中PABA排出量,同时采用B型超声作胰腺影象检查,发现患者尿内PABA排出量明显低于正常(P<0.01),其阳性率为77.1%,B型超声的异常率为68.6%,两者均异常者仅57.1%。若两者中仅一项异常作为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则确诊率可提高到88.6%,但须结合临床排除其他引起假阳性的疾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