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病例报告

来源 :中国兽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ui8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份,老挝某非人灵长类养殖场因更换玉米饲料后出现不明原因死亡事件。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测等诊断,确诊为因玉米储存管理不当,让猕猴误食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出现典型的黄曲霉毒素中毒,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5年10月中旬,该养殖场使用新购玉米10 d左右,全场先有5只猕猴出现呼吸困难、消化机能紊乱、精神沉郁、排黄色尿液等早期症状。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使用青霉素V钾片和头孢噻肟钠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反而患病猕猴数量逐步在增加,且猕猴表现症状基本相似,仅20 d有60只猕猴发病,死亡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乳房炎对奶牛生理代谢的影响,给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血液学依据,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定量检测法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隐性乳房炎奶牛和健康奶牛血液中的细胞因
小鼠经滴鼻途径吸入不同剂量纳米金团簇(1 mg/kg·bw、0.2 mg/kg·bw、0.1 mg/kg·bw),观察纳米金团簇急性毒性表现及纳米金团簇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结果显示,
本文旨在研究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在母羊初情期启动过程中的表达、分布及两者关系。选取
为探讨血浆非酯化脂肪酸(NEFA)和瘦素(Lep)水平在奶牛分娩前后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在南宁某牛场随机选取30头荷斯坦奶牛,从产前1周到产后9周,每周采样检测血浆酮体、NEFA和Lep水
为探讨乌鳢体内嗜水气单胞菌携带情况,本调查以长春市售表观健康乌鳢为研究材料,从其体内分离并鉴定嗜水气单胞菌,并对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情况进行调查,同时选取代表株进行致
啄羽症是笼养鹦鹉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中常见自啄羽毛和被啄羽毛2种情况,但尚未发现同一个体同时发生自啄和被啄羽毛的情况。该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营养、心理及笼舍
试验旨在通过灌服细菌上清、破碎液建立小鼠生长迟缓模型,为开发具有促生长作用的饲料添加剂提供动物模型。培养大肠杆菌K99,离心收集培养上清,取部分细菌悬液进行超声破碎;
为了建立HPLC同时测定介孔SiO2/脂质复合递药系统(LMSNs)中紫杉醇(TAX)与姜黄素(CUR)含量的方法。方法:Eclipse XDB-C18柱(150 mm×4.6 mm,5μm),乙腈与0.1%甲酸水溶液以不同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