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 什么叫林木的轮伐期?杨树的轮伐期如何?
轮伐期也就是主伐年龄,指同一类型森林达到成熟而进行主伐的年龄。在林业上,一般树种达到成材进行主伐,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所以轮伐期很长。与其他树种比较,杨树的轮伐期短很多。在集约栽培条件下,人工选育的杨树栽培品种生长快,成材早,大大缩短了轮伐期。培育造纸用的杨树小径纸浆材,轮伐期可缩短到3~5年;培育杨树中径材,轮伐期可缩短到6~8年;培育制胶合板用的杨树大径材,轮伐期可缩短到10~12年。
5. 什么叫杨树集约栽培?
杨树集约栽培,亦称杨树丰产栽培。杨树集约栽培与传统的粗放栽培不同,须采用良种良法,也就是采用优良的杨树栽培品种,采用由多项杨树丰产技术组成的丰产栽培模式,培育杨树人工林,缩短生产周期,实现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效益。集约栽培措施包括:选用优良杨树栽培品种、选择适宜的造林地、选用适宜的种植密度、提高造林技术,以及壮苗造林、整地、松土除草、灌溉、施肥、修枝、掩埋落叶、农林间作和林下养殖等,其中大部分措施都是为了培肥土壤,为杨树高产打基础。所谓杨树丰产栽培模式,就是根据杨树定向培育目标和当地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将以上各项集约栽培措施组装而成,有大、中、小径材,以及“小径材 大径材”等丰产栽培模式。
在集约栽培条件下,杨树栽培品种生产周期明显地缩短,实现短期轮伐,而且产材量也大大提高。杨树人工林全轮伐期的年平均每亩蓄积生长量可以达到1.5~2立方米。与其他树种的人工林比较,这样的产材量是高的。随产材径级的不同,轮伐期可以缩短到3~12年。
杨树集约栽培是建立在杨树良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其科技水平和生产力远高于传统的杨树粗放栽培,因此,杨树集约栽培的结果必然是速生、丰产、优质和高效的。农民朋友如想种杨树致富,就必须将惯用的粗放栽培转变为集约栽培,实现杨树栽培方式的转型,用科学的办法种植杨树。
6. 什么叫杨树定向培育?怎样选定适宜的培育目标?
杨树定向培育就是根据确定的培育目标、产品规格、产量指标及轮伐期,实施相应的丰产栽培模式,生产出规格和质量一致的杨木原料。不同规格的杨木有不同的用途,30~40厘米以上粗度的大径材,适于旋切单板供制造胶合板用,或制成板材、卫生筷等;8~16厘米粗度的小径材,适于做造纸或制造纤维板的原料;18~28厘米粗度的中径材,适于做农村建筑材、制造细木工板,其中比较粗的可用来旋切单板供制造胶合板用,比较细的可用于造纸或制造纤维板。工厂对于不同用途的杨木原料有不同的规格和质量要求,而培育不同规格和质量的杨树,需要选用不同的栽培措施和模式。
杨树栽培者在造林前就应该确定适宜的培育目标,实行定向培育。应该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价格和造林地的质量等条件确定培育目标,并设计相应的丰产栽培模式。生产大径材一般需要肥力较高的土地;地力较差的土地,最好生产小径材。
当前我国杨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是,农民在种杨树之前没有明确的培育目标,习惯选择比较大的密度栽植,结果只能生产价格较低的小径材或中径材;而轮伐期较长和价格较高的大径材,种得很少。目前我国优质的大径材经常供不应求,影响胶合板工业的发展。
在大、中、小径材3种不同的丰产栽培模式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密度(每亩株数)不同,轮伐期(采伐年龄)不同。大径材和中径材必须修枝,以培育通直的无节良材为目标,培育小径纤维材则不需要修枝。培育大径材必须保证每株杨树有30平方米以上的营养面积(4米×8米,5米×6米,6米×6米),每亩株数在18.5~22.2株之间,轮伐期10~12年;株行距甚至可以放宽到7米×7米和8米×8米,每亩株数减少到10.4~13.6株之间,轮伐期延长到15年以后。培育小径纤维材,每株杨树的营养面积6~12平方米(2米×3米,3米×3米,3米×4米),每亩株数在55.5~111株之间,轮伐期3~5年。培育中径材每株杨树要有15~24平方米的营养面积(3米×5米,3米×6米,4米×6米),每亩株数在27.8~44.4株之间,轮伐期7~8年。培育大径材需要肥力较高的土地,10~12年采伐,木材价格较高,但获得收入较晚。培育小径材,3~5年采伐,木材价格较低,但获得收入较早。因培育杨树大、中、小径材的投入和产出,以及采伐期不相同,育林者应该根据市场上不同径级杨木的价格和需求,以及当地的自然条件,权衡利弊,选定适宜培育目标。
为了实现在同一林地既能培育小径材,又能培育大径材,既有早期(第四年)间伐小径材的收入,又有晚期大径材的主要收入,育林者也可以考虑是否采用“杨树小径材纤维材 大径胶合板材的丰产栽培模式”。
7. 杨树速生、丰产、高效的指标是什么?有何实际意义?
杨树栽培品种的特点之一是早期速生,幼年期每年的胸径生长量一般可达到3~4厘米,每年的树高生长量可达到2~3米;在轮伐期的中期和后期,胸径和树高的增长数值递减,但是蓄积增长量则递增。
杨树的蓄积生长量一般幼年期较少,中期逐渐增加,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杨树的产量水平一般用全轮伐期年平均每亩(或每公顷)蓄积生长量表示。人工选育的杨树栽培品种,具有速生特性,在集约栽培条件下,我国的杨树人工林可以达到速生和高产指标。如培育造纸用的小径材,采伐期可缩短到3~5年,年平均每亩蓄积生长量可以达到1.8~2.4立方米(27~36立方米/公顷);培育中径材,采伐期可缩短到6~8年,年平均每亩蓄积生长量可以达到1.8立方米(27立方米/公顷);培育制胶合板的大径材,采伐期可缩短到10~12年,年平均每亩蓄积生长量可以达到1.5~1.8立方米(22.5~27立方米/公顷)。
按2007~2008年的杨木价格(小径材500~600 元/立方米,中径材700~800元/立方米,大径材 800~1000元/立方米)计算,杨树小径材年平均产值在900~1400元/亩之间;杨树中径材的年平均产值在1200~1400元/亩之间;杨树大径材的年平均产值在1200~1800元/亩之间。
由此可见,集约栽培的杨树,每年每亩的收入大约在1000元以上,培育大径材的收益并不低于小径材和中径材。与种粮食比较,种杨树的投入比较少,而且初期可以农林间作,还有3~5年的粮食收入,后期在林下发展养殖业,还有更高的收入。应该说,在杨树林地上实行农、林、牧复合经营,总经济效益是很高的。
作者简介:郑世锴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从事杨树速生丰产栽培研究和技术推广32年,编著杨树丰产栽培书籍10多本。联系地址:北京市万寿山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邮编:100091。
轮伐期也就是主伐年龄,指同一类型森林达到成熟而进行主伐的年龄。在林业上,一般树种达到成材进行主伐,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所以轮伐期很长。与其他树种比较,杨树的轮伐期短很多。在集约栽培条件下,人工选育的杨树栽培品种生长快,成材早,大大缩短了轮伐期。培育造纸用的杨树小径纸浆材,轮伐期可缩短到3~5年;培育杨树中径材,轮伐期可缩短到6~8年;培育制胶合板用的杨树大径材,轮伐期可缩短到10~12年。
5. 什么叫杨树集约栽培?
杨树集约栽培,亦称杨树丰产栽培。杨树集约栽培与传统的粗放栽培不同,须采用良种良法,也就是采用优良的杨树栽培品种,采用由多项杨树丰产技术组成的丰产栽培模式,培育杨树人工林,缩短生产周期,实现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效益。集约栽培措施包括:选用优良杨树栽培品种、选择适宜的造林地、选用适宜的种植密度、提高造林技术,以及壮苗造林、整地、松土除草、灌溉、施肥、修枝、掩埋落叶、农林间作和林下养殖等,其中大部分措施都是为了培肥土壤,为杨树高产打基础。所谓杨树丰产栽培模式,就是根据杨树定向培育目标和当地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将以上各项集约栽培措施组装而成,有大、中、小径材,以及“小径材 大径材”等丰产栽培模式。
在集约栽培条件下,杨树栽培品种生产周期明显地缩短,实现短期轮伐,而且产材量也大大提高。杨树人工林全轮伐期的年平均每亩蓄积生长量可以达到1.5~2立方米。与其他树种的人工林比较,这样的产材量是高的。随产材径级的不同,轮伐期可以缩短到3~12年。
杨树集约栽培是建立在杨树良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其科技水平和生产力远高于传统的杨树粗放栽培,因此,杨树集约栽培的结果必然是速生、丰产、优质和高效的。农民朋友如想种杨树致富,就必须将惯用的粗放栽培转变为集约栽培,实现杨树栽培方式的转型,用科学的办法种植杨树。
6. 什么叫杨树定向培育?怎样选定适宜的培育目标?
杨树定向培育就是根据确定的培育目标、产品规格、产量指标及轮伐期,实施相应的丰产栽培模式,生产出规格和质量一致的杨木原料。不同规格的杨木有不同的用途,30~40厘米以上粗度的大径材,适于旋切单板供制造胶合板用,或制成板材、卫生筷等;8~16厘米粗度的小径材,适于做造纸或制造纤维板的原料;18~28厘米粗度的中径材,适于做农村建筑材、制造细木工板,其中比较粗的可用来旋切单板供制造胶合板用,比较细的可用于造纸或制造纤维板。工厂对于不同用途的杨木原料有不同的规格和质量要求,而培育不同规格和质量的杨树,需要选用不同的栽培措施和模式。
杨树栽培者在造林前就应该确定适宜的培育目标,实行定向培育。应该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价格和造林地的质量等条件确定培育目标,并设计相应的丰产栽培模式。生产大径材一般需要肥力较高的土地;地力较差的土地,最好生产小径材。
当前我国杨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是,农民在种杨树之前没有明确的培育目标,习惯选择比较大的密度栽植,结果只能生产价格较低的小径材或中径材;而轮伐期较长和价格较高的大径材,种得很少。目前我国优质的大径材经常供不应求,影响胶合板工业的发展。
在大、中、小径材3种不同的丰产栽培模式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密度(每亩株数)不同,轮伐期(采伐年龄)不同。大径材和中径材必须修枝,以培育通直的无节良材为目标,培育小径纤维材则不需要修枝。培育大径材必须保证每株杨树有30平方米以上的营养面积(4米×8米,5米×6米,6米×6米),每亩株数在18.5~22.2株之间,轮伐期10~12年;株行距甚至可以放宽到7米×7米和8米×8米,每亩株数减少到10.4~13.6株之间,轮伐期延长到15年以后。培育小径纤维材,每株杨树的营养面积6~12平方米(2米×3米,3米×3米,3米×4米),每亩株数在55.5~111株之间,轮伐期3~5年。培育中径材每株杨树要有15~24平方米的营养面积(3米×5米,3米×6米,4米×6米),每亩株数在27.8~44.4株之间,轮伐期7~8年。培育大径材需要肥力较高的土地,10~12年采伐,木材价格较高,但获得收入较晚。培育小径材,3~5年采伐,木材价格较低,但获得收入较早。因培育杨树大、中、小径材的投入和产出,以及采伐期不相同,育林者应该根据市场上不同径级杨木的价格和需求,以及当地的自然条件,权衡利弊,选定适宜培育目标。
为了实现在同一林地既能培育小径材,又能培育大径材,既有早期(第四年)间伐小径材的收入,又有晚期大径材的主要收入,育林者也可以考虑是否采用“杨树小径材纤维材 大径胶合板材的丰产栽培模式”。
7. 杨树速生、丰产、高效的指标是什么?有何实际意义?
杨树栽培品种的特点之一是早期速生,幼年期每年的胸径生长量一般可达到3~4厘米,每年的树高生长量可达到2~3米;在轮伐期的中期和后期,胸径和树高的增长数值递减,但是蓄积增长量则递增。
杨树的蓄积生长量一般幼年期较少,中期逐渐增加,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杨树的产量水平一般用全轮伐期年平均每亩(或每公顷)蓄积生长量表示。人工选育的杨树栽培品种,具有速生特性,在集约栽培条件下,我国的杨树人工林可以达到速生和高产指标。如培育造纸用的小径材,采伐期可缩短到3~5年,年平均每亩蓄积生长量可以达到1.8~2.4立方米(27~36立方米/公顷);培育中径材,采伐期可缩短到6~8年,年平均每亩蓄积生长量可以达到1.8立方米(27立方米/公顷);培育制胶合板的大径材,采伐期可缩短到10~12年,年平均每亩蓄积生长量可以达到1.5~1.8立方米(22.5~27立方米/公顷)。
按2007~2008年的杨木价格(小径材500~600 元/立方米,中径材700~800元/立方米,大径材 800~1000元/立方米)计算,杨树小径材年平均产值在900~1400元/亩之间;杨树中径材的年平均产值在1200~1400元/亩之间;杨树大径材的年平均产值在1200~1800元/亩之间。
由此可见,集约栽培的杨树,每年每亩的收入大约在1000元以上,培育大径材的收益并不低于小径材和中径材。与种粮食比较,种杨树的投入比较少,而且初期可以农林间作,还有3~5年的粮食收入,后期在林下发展养殖业,还有更高的收入。应该说,在杨树林地上实行农、林、牧复合经营,总经济效益是很高的。
作者简介:郑世锴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从事杨树速生丰产栽培研究和技术推广32年,编著杨树丰产栽培书籍10多本。联系地址:北京市万寿山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邮编:10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