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恶性黑色素瘤甲状腺转移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i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72岁.因发现颈前肿块3d入院.3 d前无意中发现颈前偏右一鸡蛋大小的肿块,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无吞咽梗阻、呼吸困难,无头痛、头晕、头胀,无多食消瘦、烦躁易怒,无畏寒高热、心悸大汗,无午后潮热、盗汗。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卵巢幼年型粒层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诊断标准、特殊形态及预后因素等.方法 对7例幼年型粒层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组织切片进行形态观察,对其中6例行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染色.6例进行了随访.结果 7例幼年型粒层细胞瘤的平均年龄为24岁(6~53岁).5例有性激素紊乱的临床表现,2例以腹胀及腹痛为主要症状.除1例(例2)行全子宫和双附件切除,其余6例均为一侧附件
患者男,34岁.因反复间歇性右鼻出血1年余,流脓涕2个月于2009年8月入院.鼻腔CT显示右侧筛窦顶部嗅裂区见大小约1.8 cm ×0.8 cm条片状类似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楚,邻近窦腔黏膜未见明显增厚,骨质完整(图1).胸腹CT及腹部B超未见异常.鼻腔检查见鼻腔黏膜光滑无充血,中下鼻甲无肿大,右鼻中道见脓涕,右侧嗅裂见新生物,色红,易出血,基底附着于筛顶部.鼻咽部未见异常.颈部淋巴结无肿大.行鼻
期刊
目的 探讨胰腺癌的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采用光谱核型分析技术对中国人胰腺癌细胞系P2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并选择EGFR/CEP7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探针,对比分析10例胰腺癌和10例慢性胰腺炎石蜡标本的EGFR基因拷贝数,验证光谱核型分析结果.结果P2细胞系为亚三倍体核型,共发现26种染色体异常,其中重复出现的染色体异常改变为染色体4、9、18、19、22、Y、10p、15p、8p、6q和
胃肠道存在着至少12种不同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而胰腺有4种神经内分泌肿瘤细胞,其中有些仅存在于单一器官,如胃的肠嗜铬样细胞,而其他类型的细胞则分布于整个胃肠道(如肠嗜铬细胞).目前估计由这些细胞起源的胃肠道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的发病率为5.25/10万,是小肠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是胃肠道第二类常见的肿瘤.GEP-NET的发病率的增高固然与临床诊断手段的进步有关,但实际发病率也的
期刊
患者女,16岁.因纳差、反酸伴上腹部不适2个月余于2009年11月27日就诊.入院1周前无诱因出现黑便;无呕血、发热等其他不适;否认胃病史.体检:无皮疹,口腔黏膜无损伤,咽、扁桃体无损伤,生命体征稳定,腹平软,中上腹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肿块,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亢进.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2×109/L,红细胞4.76×1012/L,血红蛋白141g/L,单核
期刊
为提高病理医师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及其他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熟悉和了解WHO(2007版)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增分类,由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脑神经病理学组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研究所和湖北省医学会联合承办的全国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病理诊断学习班暨第八届全国神经病理读片会于2010年4月8-11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来自全国的117名代表出席会议。
目的 探讨荧光标志物量子点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人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HPV16/18)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以量子点荧光原位杂交(QD-FISH)和显色原位杂交方法(CISH)分别检测80例宫颈鳞癌活检组织中HPV16/18的感染情况,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QD-FISH检测宫颈鳞癌活检组织中HPV16/18阳性率为88.8%(71/80),高于CISH检出的阳性率(80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肿瘤是一类多因素致病、多步骤发生、异质性演进的遗传性疾病,是特殊的"难愈性创伤",并与慢性炎性过程密切相关.肿瘤还被认为属于分化异常性干细胞疾病[1].不仅肿瘤的发生与干细胞(stem cells)和(或)祖细胞(progenitor cells)密切相关,而且多种具有干细胞或祖细胞特性的细胞也参与肿瘤的生长和演进[2-3].存在于肿瘤内并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干(祖)细胞可统称为肿
期刊
患者女,78岁.绝经30余年,近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坠胀感,于2010年7月收入院.无明显腹痛,无阴道流血.妇科检查:老年性外阴,阴道通畅,宫颈光滑,下腹部可触及一个肿块,大小约7 cm×8 cm,无压痛,因患者肥胖附件触诊不清.肝脾未见异常,全身淋巴结无肿大.下腹部CT:盆腔肿块.下腹部磁共振检查:子宫底部肿瘤,考虑肉瘤可能.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外周血、骨髓涂片均正常.患者入院后行广泛全子
期刊
患者男,33岁.因发现左胸背部包块4年余于2009年11月17日入院.CT肋骨三维重建示:左侧第六后肋可见一菜花样骨性密度影,其周可见多个软组织样肿物,肿物内见散在高密度钙化灶,肋骨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征象,未见胸腔积液征象(图1).体检:左侧胸背部肩胛下角内侧旁可触及一个范围约5 cm ×4 cm包块,质中、边界清、活动度可,轻压痛.既往健康,无外伤史及肿瘤家族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