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针关元联合中药下腹部热敷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及辩证施护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i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下腹部热敷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1]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糖尿病神经源膀胱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在选择甲钴胺0.5mg/d静脉注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关元联合中药下腹部热敷治疗,对照组20例使用甲钴胺0.5mg/d静脉注射治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75%。结论:应用针刺结合中药腹部热敷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通过中医辨证施护,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源膀胱; 针刺;中药热敷;中医辩证施护
  【中图分类号】R69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96-01
  糖尿病神经源膀胱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并发症之一,是由于支配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的神经细胞变性、破碎、损害,使微血管内皮增生、管腔变窄,神经组织缺血、缺氧,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造成膀胱神经性感觉迟钝,排尿反射异常,逼尿肌收缩无力,以致引起不同程度的尿残余。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快速增高国内外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研究更加深入;它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对20例患者采用针刺关元联合中药下腹部热敷疗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选择我科糖尿病神经源膀胱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0例。全部病例均符合诊断均符合依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且膀胱B超检查残余尿均大于30ml。治疗组20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6例,年龄59-75岁,平均62.5岁,病程2-10.5年,平均5.2年,;对照组20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5例,年龄55-73岁,平均59.30岁,病程1.5-10年,平均4.8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使用甲钴胺0.5mg/d静脉注射治疗,疗程15天。治疗组选择甲钴胺0.5mg/d静脉注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关元联合中药下腹部热敷治疗,疗程15天。
  1.3 疗效观察 治疗15天后复查膀胱B超,了解膀胱残余尿情况及病人尿潴留及尿失禁症状改善情况。
  1.4 结果。2组治疗前后比较,见表1.治疗15天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P﹤0.05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温湿度适宜。各种操作动作宜轻柔,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指导患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尿路感染。
  2.2 情志护理。由于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糖尿病神经源膀胱患者还伴有尿潴留等症状,患者容易焦虑、抑郁甚至出现悲观、消极情绪。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多关心体贴患者,病友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及心得,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3 饮食护理。饮食应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总热量,忌煎炸类食物,忌肥甘厚味之品,细嚼慢咽,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延缓食物吸收,增加病人饱腹感,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2.4 留置尿管的护理[2]。
  2.4.1留置导尿管会影响病人的活动,加重病人心理负担,还可能引起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所以要认真评估,对轻度排空障碍的无力型膀胱,先不要急于给患者导尿,先采取诱导排尿方法。
  2.4.2 在导尿时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插管后应保持密闭系统。
  2.4.3保持外阴及尿道口清洁,用0.2%碘伏消毒液擦洗,2次/d。每日更换尿袋,每7天更换1次尿管。留置尿管后,应妥善固定,保持尿液引流通畅,不能扭曲受压,尿袋要低于耻骨联合水平,防止尿液逆流。
  2.4.4 密切观察引流出尿液的量、颜色、有无混浊等,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处理并详细记录。
  2.5 针刺的护理。[3]关元属于任脉上的常用腧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三寸。主治小便频数、尿闭等病症,为固本强身的保健要穴。在选定穴位后,皮肤常规消毒,选用0.25mm×40mm毫针进行针刺,在针刺前要嘱患者排尿,以防损伤膀胱,针刺过程中药嘱患者避免紧张,保持身体处于放松状态,以防发生滞针、弯针;留针过程中,避免随意更换体位,以防断针、弯针等。针刺时如患者出现晕针应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拔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予温开水或糖开水后即可恢复。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位或艾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
  2.6 中药热敷下腹部的护理 。在热敷时使用的中药有细辛、吴茱萸、乳香、没药、生姜、小茴香,具有温通、益气、活血的作用。操作方法为先将中药炒热,装入棉布口袋内,温度45-50℃热敷下腹部,每日4次-6次。在热敷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控制,防止烫伤;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有皮疹、水泡等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对症处理。本次入组的20例患者中未出现烫伤及过敏现象。
  3 讨论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根据它的症状在中医医学中属于“癃闭”、“遗尿”范畴。小便职司属于膀胱,膀胱气化即能排泄小便,《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洲渎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宣明五气论》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但小便的畅通更依赖于水道之通调以及三焦气化正常,三焦中尤以肺脾之气为重。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多见于病程长或老年体弱患者,消渴日久耗气伤液,阴损及阳,中焦气虚,下陷少腹,膀胱被下陷之气所迫,而无约束之力,而见尿意频频,漓沥不尽,甚则可见溢出性遗尿。本研究运用了中医辨证施护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于针刺关元联合中药下腹部热敷治疗过程进行护理,针刺关元达到益气固脬、引气归元的作用,联合中药下腹部热敷,不仅可以温通经络、益气活血,而且热疗可有增加药物的通透性,增强药物的疗效的功效。二者联合运用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崔喆,双卫兵.神经源性膀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00-110.
  [2] 李金梅.留置气囊导尿的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9,7(24):93.
  [3] 南登昆,黄晓林.实用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02- 1312.
其他文献
目的 探析肿瘤患者实施体腔热灌注并结合体外高频热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针对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行体腔热灌注结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的150例肿瘤晚期患者进行分析,
【摘 要】目的:测定枳香和胃胶囊一日灌胃给药的小鼠最大给药量,以观察其毒性。方法:将20只小鼠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给药组,给药组按38.69g(生药)/kg,1日3次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观察给药7日内动物一般状态及其体重变化和死亡情况。结果:给药组后小鼠在7日内一般状态良好,毛色光滑。结论:枳香和胃胶囊其小鼠每日灌胃的最大给药量为116.06生药/kg,相当于成人临床用药的353.
期刊
[目的]研究高血压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关节外科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从中严格筛选符合本研究的病例126例,
期刊
目的 探讨临床采用化疗联合外科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的远期预后.方法 纳入我院88例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骨肉瘤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取外科保肢手术治疗和术后常规化
目的 介绍树鼩清醒状态下尾静脉注射的单人操作方法与经验,提高尾静脉注射给药成功率.方法 采用帆布手套套取和文件夹夹紧手套的方法固定树鼩,左手固定树鼩尾巴,右手持1 mL一
【摘要】 目的 寻找桡动脉穿刺做血气分析的最优方法,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将本科2012年1-7月入科需采集动脉血气的203例新入院患者随机分斜刺进针法采血组(对照组)和垂直旋转进针法采血组(实验组),两组均经桡动脉穿刺,统计两组采血穿刺成功率和采血所需时间,并比较两种方法对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影响。结果 两种方法在穿刺成功率和工作效率上,患者的疼痛体验上,都有差异:实验组比对照组穿刺成功率高
期刊
[目的]探讨第1跖骨颈截骨应用T型阶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足(踇)外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2014年1月采用T型阶梯接骨板治疗的50例足(踇)外翻畸形患者(88足);年龄26~6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96-01  黄芪注射液为中药黄芪经提取而成的黄色或淡棕黄色的澄明液体。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濕功效。用于心气虚损、血脉瘀阻之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及脾虚湿困之肝炎。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80岁,因间断头晕20年,复发伴发热半天来我院就诊,诊断
期刊
目的 探讨在腹部外科手术治疗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临床路径整合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随机接受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依照就诊顺利进行分组.对照组(n=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