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HCMV感染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2(Cdk2)的亚细胞定位,研究HCMV感染对Cdk2蛋白水平及对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Cdk2激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密度抑制使细胞同步
【机 构】
:
510515,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广东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三院妇产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HCMV感染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2(Cdk2)的亚细胞定位,研究HCMV感染对Cdk2蛋白水平及对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Cdk2激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密度抑制使细胞同步化于G0/G1期,用HCMV AD169毒株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别测定HCMV感染前及感染后24 h Cdk2亚细胞定位;Western Blot法测定HCMV Cdk2蛋白丰度;用免疫沉淀,激酶活性分析法检测HCMV感染细胞内Cdk2的活性.结果 接触抑制阻止在G0期细胞Cdk2游离在细胞质,HCMV感染24 h内导致Cdk2从细胞质移位到细胞核.同时HCMV感染可引起cyclinE/Cdk2激酶的强烈激活,但HCMV感染并不诱导Cdk2蛋白丰度增加.结论 HCMV感染G0/G1细胞,在24 h内导致Cdk2从细胞质移位到细胞核,使之与细胞核内的调节亚单位CyclinE结合,激活CyclinE/Cdk2激酶,使细胞周期越过G1/S限制点,进展至晚G1期.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在人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变化、微血管密度(MVD)与侵袭性垂体腺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2例垂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手部深部创面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自2009年7月至2014年9月,采用游离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手部深部创面11例.所有病例均存在皮肤缺损,伴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内镜辅助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中的使用技术.方法23例垂体腺瘤患者,使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引导,进行内镜辅助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16例
目的了解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汗腺上皮细胞增殖并向表皮细胞转化的规律,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2月,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四肢与躯干烧伤患者28例。收集患者深Ⅱ度烧伤创面组织标本37块、浅Ⅱ度烧伤创面组织标本21块、正常皮肤标本10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法,观察细胞角蛋白10(CK10)、CK14、CKl9、bcl-2和P63在深、浅Ⅱ度烧伤
2006年1月13日9点30分,随着聊城发往济南的第一辆“中通幸福回家专线”客车的开动,“中通有情·幸福回家”活动正式开始启动,从2006年1月13日~2月12日,中通客车将在全国开通多
目的 研究难治性癫痫患者中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不同病理学类型与头皮脑电图(EEG)癫痫样放电形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术后病理学证实为FCD的难治性癫痫患者91例,头皮EEG间歇期癫痫样放电形态分为无癫痫样放电、棘波、多棘波和快节律四型.发作起始区EEG形态分为棘波、多棘波和(或)快节律、电位低减和不能分型四型.结果 不同FCD类型头皮EEG间歇期癫痫样放电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黏附作用是其发挥各项生理功能的第一步。琥珀酸是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短链脂肪酸,临床感染标本及体外培养基中浓度均较高。这些短链脂肪酸能使局部环境中氧化还原电势和pH值下降,抑制细胞的分裂增殖。本实验中,笔者拟通过观察琥珀酸对体外孵育的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在脆弱拟杆菌致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组合穿支皮瓣设计在上臂外侧皮瓣中的应用技巧以及临床修复上肢较大软组织创面的应用前景.方法 自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6例较大面积(10 cm×8 cm~ 11 cm×14 cm)的
目的讨论复发性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男性6例,女性12例.年龄8~43岁,平均25.7岁.平均病程29.5个月.均表现典型库欣综合征,诊断为垂体ACTH腺瘤行经
目的 探讨岛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痫性放电的传播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通过多种术前评估手段(病史、影像学、头皮脑电图和颅内电极脑电图),证实发作起源于岛叶或岛盖的7例患者,对其发作症状、头皮脑电图和颅内电极脑电图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共记录到101次发作,3例头皮脑电图表现为发作起始于中后颞区,5例行颅内电极埋置.颅内脑电图监测显示,癫痫样放电自岛叶起始后,传导存在多种路径.结论 岛叶参与了多种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