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展现自己职业操守的重要体现,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可以让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给未来的工作打好基础。高职学校应该在教育中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核心,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工作中展现工匠精神。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学生综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3-0220-02
   工匠精神是指在行业中从业人员所展现的优良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对自身严格要求,积极探索行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工作态度。在高职教育中加入工匠精神的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使学生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工匠精神的含义
   在工匠精神中体现了从业人员积极探索专业知识的精神和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的追求,也是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展现出从业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1]。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工匠精神表现为从业人员愿意通过大量的时间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使产品更加完美。同时,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发挥工匠精神严谨的特点,做出高质量的产品。另外,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注重对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服务,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对于工作有极高的责任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
   二、在高职教育中加入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一)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在高职教育中加入工匠精神教育内容,可以缓解当前教育流于形式的情况[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深入了解高职教育的内容,改善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把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成为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高职教育中加入工匠精神教育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让教师认真授课,学生努力学习,实现教育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把知识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提升工作质量。学生通过在高职中的学习,可以建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学习理念,让学生能主动学习专业相关知识,对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为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打下基础,帮助学生在深入了解专业知识时发掘相关专业技能,使学生能自我激励,向更高的目标发起挑战。通过工匠精神的学习,学生的自我能力会得到提升,在工作中积极创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养成终身学习意识。在教学中加入工匠精神的元素还可以让高职教育更专业,实现教育目标。例如,学生在通过工匠精神的学习后,可以自主地参与到专业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在日后的实习和学校实践活动中发挥自身的优势,认识到当前自身需要提高的地方,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人才,提高高职教学的质量。
   (二)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
   在高职教育中加入工匠精神的元素,可以帮助教师建立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制定有效的技能提升方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树立高远的目标,从而全面地了解自身技能掌握情况[3]。通过工匠精神的教育,学生会主动地探索专业技能,使自己全面发展。由于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在进入高职学习时会因为自己文化课成绩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在学习时没有足够的动力和热情。通过把工匠精神加入教学课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找到奋斗的方向,让学生通过高职的培训成为专业技术高超的人才,从而使学生找到自己的使命感。教师在教学期间要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为学生日后发展打好基础。在教学中加入工匠精神可以让学生更了解所学专业,同时学生会根据对专业的了解进行职业规划,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在高职教育中加入工匠精神可以促进学生成长,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也是高职教育教书育人作用的重要体现,给高职教学进步提供思路。
   (三)改善高职的教学理念
   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高职教育的教学理念也在发生改变,从原有的注重学生技术发展变成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4]。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应该采用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人,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高职教学中,学校应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工匠精神为主要核心的教育理念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性,减少学生基础差的影响。在高职教育中加入工匠精神可以帮助高职学校实现转型,把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的人才,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改善当前高职教育中文化教育不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让學生在学校良好环境的影响下成为综合发展的人才,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高职教学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意识,使学生养成积极探索专业知识的学习习惯。
   三、在高职教育中加入工匠精神的可行性
   (一)社会对工匠精神的认可
   基于当前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工匠精神越来越认可,在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特别是在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下,对从业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工匠精神在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可以提高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从而在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在高职学校教学活动中开展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教学活动,可以给落实工匠精神教育提供平台,使学生通过丰富的活动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内涵。在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有积极的作用,当前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生通过学习工匠精神,可以对未来的工作生活进行规划,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减少在学习专业知识时的陌生感,使得学生能够主动探索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在社会良好的工匠精神环境下,把具有工匠精神的从业人员树立为典范,成为高职学生学习的好榜样。基于社会的宣传和认可,在高职教育中开展工匠精神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成长,给落实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做好铺垫[5]。    (二)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教学理念的改革,高职教师从自身抓起,在工作中展现工匠精神,主动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给高职学校创建工匠精神的学习环境提供保障[6]。在当前的教学队伍中,高职学校注重对教师展开综合培养,使教师在教学期间能给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同时,高职学校在打造教学团队时引入专业的教师和相关行业专家,与企业开展合作,给学生提供专业性的辅导课程。在教学中引入专业的教育人才,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了解相关行业的先进知识,学会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专业的教育人才还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结合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给学生提供在实践中学习工匠精神的平台,帮助学生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另外,在高职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当前行业内的热点问题创设相应情境,把学生代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给学生在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打好基础。
   (三)落实理论实践结合的理念
   高职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但是随着教育理念的改革,高职学校的教育理念已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7]。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学校配备了许多用于实践教学的设备,给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教学设备模拟工作场景,以专业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实操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工匠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在高职学校教学改善的背景下,学校设计了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性考察,给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提供良好环境。
   (四)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比赛
   在高职教育中,学校会定期开展学生职业技能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给学生体现工匠精神提供舞台。在学校举办校级、国家级专业技能比赛,可以调动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在比赛中展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学生在比赛中自主探究相关知识,学习到行业先进的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例如,在高职学校中开展网络安全比赛,可以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了解到当前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情况,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在比赛中遇到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找到解决办法,提升自身的计算机能力。在比赛结束后,学生会展现工匠精神,对自己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反思,汲取学习到的先进知识。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宣传开展职业技能比赛,给高职教育中展现工匠精神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在比赛中运用工匠精神,加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四、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加入工匠精神的元素,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在活动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通过高职院校对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研究,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把工匠精神融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学习质量,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勤.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10):37,51.
   [2]刘庆晓.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2):167-168.
   [3]顾建中,史小玲,陈霞,等.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0):352-353.
   [4]付敏.论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J].现代交际,2020(4):10-11.
   [5]应力强.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智库时代,2019(41):14,17.
   [6]赵宇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9):42.
   [7]王娟.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高职教育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9):49-50.
  编辑 司 楠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课堂观察的实施对我们活生生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诊断、研究和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和实施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为教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逐步改革与落实,学前教育管理体系出现了巨大转变.学前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管理体制所遇到的问题与挑战逐渐凸显出来,由于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所涉及的内容较
油田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是油田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是确保项目投资收益的有利保障。因此,油田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事关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传统
幼儿园环境创设不仅是教育资源,也是重要的教育教学手段.它作为幼儿园物质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发展同样具有关键的核心的作用.基于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幼儿园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幼儿园的活动也应以游戏活动为主,游戏材料作为游戏的物质基础,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废旧物品作为独特的一种游戏材料,越来越受到关注.与其他游戏材料
[摘 要] 培养具备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先进者是高校的责任和使命,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渗透到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中。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变化,改变了大学生的观念。为了在大学生教育实践和日常管理中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应用理论的权威性和实践继承性。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人才;实践性  [中图分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重要的任务是立德树人,这是当前各高校教育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方法,因此,提出“课程思政”的观点,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一切育人工作相结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主要从“课程思政”的内涵、“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利用云南省昭通市和迪庆州农村贫困地区村居与家户的配套数据,运用两层次的线性与非线性模型,评估金融资源可得性对农户贫困状况的影响.结果 发现,正规金融资源可得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