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法的产生规律——兼论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若干特点

来源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112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法的产生规律有四个特点:(一)中国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又到成文法的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国法的产生虽然比较早,但从习惯法向系统成文法的演变却比较缓慢,经历了千年以上的漫长岁月,与西欧各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重大特点,也表现出并规定了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保守性。(二)中国法的形成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的。中原地区的古代夏部落首领能够统有天下,归根结底是发展农业的结果。我国奴隶社会以"刑"名"法","(?)"即本源于农业生产。农业社会的法律观念有自己的特点。法律文化不仅是农业社会的保守型的,而且具有鲜明的从属性。(三)中国法是随着宗族制度的发展演变而形成和发展的。我们的先民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是氏族首领直接转化为奴隶主贵族。宗族——宗法制度与国家制度紧密揉合在一起,是奴隶制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法区别于西方法的特质:宗族伦理法。宗族伦理性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基本属性。(四)中国法是从"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的"共同规则"中,首先产生的,而不是"刑始于兵"。然而这种传统说法,却反映了中国法,的宗族伦理法特质。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古代法律文化,肃清封建法律意识,是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和法学体系中亟待进一步探索的重大课题。
其他文献
<正>[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教材分析]教材第一节包括两项课标要求,第一课是"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内容包括"城市内部主要
<正>[教材分析]本节由前后紧密联系的三部分组成。首先,介绍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其如何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为学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奠定基础;其次,分析世界主要
“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①诺斯悖论分析了国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表明了国家在经济增长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马克
李安的电影《色·戒》改编自张爱玲的小说,影片的上映在引发巨大争议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小说文本的关注。本文希望通过对比小说与电影中的戏与人生、戏与情感的关系,以求观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习和学生的发展。面向新课程改革,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充分体现“生本”理念,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不仅是理论研究的迫切需要,更是课堂
思维导图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改革等环节中引入思维导图法,帮助学生系统化地理解和掌握理论及实践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因《商法学》课程具
<正>在机动车保险实务中,机动车的所有人或管理人习惯上称之为车主。如果他购买车辆保险,就成为投保人,同时也是被保险人。由于被保险人的范围太广,既包括投保人,还包括车辆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造成育龄期妇女盆腔疼痛和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其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密切。法人作为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重要主体,在国际民商事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经营活动之便,外国法人在内国从事商业活动,开设分
以苯甲醇型水性脱漆剂为研究对象,考察促进剂和表面活性剂类型及用量、脱漆温度、搅拌状态各因素对白涂、金属油墨和罩光漆涂漆镀锡钢板脱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促进剂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