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南昌市城市居民胃癌前疾病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8-2019年南昌市城市居民胃镜筛查出的144例胃癌前疾病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体检者288名为对照组,对2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4.0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害物质职业接触、不吃水果、畜肉摄入>7两/周、不吃粗粮、饮食烫、饮食干、饮食稀、饮食口味重盐、饮食油脂高、经常吃腌制品、吸烟、居住环境有人吸烟、饮酒、经常饮茶、精神创伤、精神压抑、高血
【机 构】
:
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江西省动物源与媒介生物性传染病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38;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省癌症中心,江西 南昌 33002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南昌市城市居民胃癌前疾病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8-2019年南昌市城市居民胃镜筛查出的144例胃癌前疾病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体检者288名为对照组,对2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4.0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害物质职业接触、不吃水果、畜肉摄入>7两/周、不吃粗粮、饮食烫、饮食干、饮食稀、饮食口味重盐、饮食油脂高、经常吃腌制品、吸烟、居住环境有人吸烟、饮酒、经常饮茶、精神创伤、精神压抑、高血压和高血脂为胃癌前疾病的危险因素;水果摄入≥2.5斤/周、饮食冷热适中、饮食干稀适中、饮食咸淡适中、饮食油脂适中、偶尔吃腌制品、从不吸烟、从不饮酒、不饮茶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为胃癌前疾病的保护因素.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害物质职业接触(农药、煤尘、粉尘,橡胶、石棉等)(OR=6.213,95%CI:2.015~19.160)、饮食烫(OR=8.437,95%CI:2.728~26.090)、经常吃腌制品(OR=10.968,95%CI:2.891~41.620)、饮酒(OR=3.259,95%CI:1.127~9.421)、精神压抑(OR=4.659,95%CI:1.401~15.495)和高血脂(OR=4.285,95%CI:1.588~11.562)为胃癌前疾病的危险因素;饮食干稀适中(OR=0.365,95%CI:0.140~0.954)、饮食油脂适中(OR=0.403,95%CI:0.173~0.943)和从不吸烟(OR=0.287,95%CI:0.100~0.821)为胃癌前疾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胃癌前疾病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饮食烫、经常吃腌制品、饮酒、精神压抑及高血脂是胃癌前疾病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上述因素进行重点干预.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本院)与美国男性乳腺癌(M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列线图预测MBC患者的3、5年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04-01-2015-06-30本院收治的63例M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情况;同时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结果数据库(SEER)中提取2007年1月-2012年12月诊断为乳腺癌的男性患者2030例,与本院63例患者的基线特征进行对比.以SEER数据库中提取的2030例患者作为建模集,通过单因素及多因
痤疮的四大发病机制是皮脂腺过量分泌脂质、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等皮肤微生物增殖、发炎与免疫反应.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痤疮的发病机制中皮肤常驻微生物,包括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马拉色菌的作用进行综述,同时综述耐药性痤疮丙酸杆菌的耐药机制,及在耐药率不断升高下,替代治疗以及物理疗法的发展.
目的 回顾性分析西藏高原地区356例面部轻、中度痤疮中果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探索高原地区痤疮果酸治疗的最优方案.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某院门诊面部轻、中度痤疮患者356例为研究对象,行果酸治疗,每两周一次,四次为一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统计治疗中、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第3周,第5周、第7周、第9周的总疗效分别为68.8%、76.7%、84.0%和93.8%,呈明显上升趋势.经过前三次治疗,刺痒、灼热、轻微浅红斑、中度红斑的发生率轻度升高,第4次治疗后,自觉症状和皮肤反应下降;然而,“
瘢痕是人类创伤修复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其发病机制至今仍存在争议.对瘢痕的准确评估有助于医务人员选择正确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瘢痕患者不仅可以看到可测量的特征(色素沉着、厚度、长度等),也经历着无形的不适(如瘙痒和疼痛),可能还会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目前还没有一种评估工具将这些因素全部纳入其中.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主观瘢痕评估量表及客观测量手段等进行评估.本文对常用临床评估方法进行了回顾.
目的 探讨circLARP4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及其对PTBP1/Wnt/β-catenin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circLARP4在正常宫颈细胞Ect1/E6E7和宫颈癌细胞(SiHa、HeLa、CaSki、MS751、ME180和C33A)中的表达水平.将SiHa细胞随机分成control组、pcDNA-NC组、pcDNA-circLARP4组、pcDNA-cir-cLARP4+pcDNA-NC组以及pcDNA-circLARP4+pcDNA-PTBP1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