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脊椎裂后遗足踝畸形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畸形类别与矫形治疗状况.方法 对我科1990年1月至2009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脊椎裂后遗足踝部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资料
【机 构】
: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矫形外科北京市肢体残疾矫治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脊椎裂后遗足踝畸形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畸形类别与矫形治疗状况.方法 对我科1990年1月至2009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脊椎裂后遗足踝部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脊椎裂后遗足踝部畸形共107例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63例;手术年龄1.3~52.0岁,平均17.7岁,其中18岁以上者50.5%(54/107).隐性脊椎裂50.5%(54/107),显性(囊性)脊椎裂49.5%(53/107).1例为胸椎裂(T3~8),余106例为腰骶椎裂.单侧足受累49例(左侧22例,右侧27例),双侧足受累58例,共165足.畸形类型:内翻足76足,外翻足23足,夏科连枷足15足,其他类足畸形51足.合并其他受累部位:膝部屈曲或膝反屈畸形4例,髋部畸形17例(包括髋内收、屈曲或髋关节脱位,骨盆倾斜、双下肢不等长等),合并大小便功能障碍30例.本组54例隐性脊椎裂致足踝畸形患者中,29例既往在多个医院未能确诊发病原因,误诊或漏诊的比率高达53.7%(29/54).107例患者中,既往接受过足踝畸形矫形手术者仅26例.18岁以上既往未能实施合理矫形外科治疗遗留严重足踝畸形者50.5%(54/107).结论 脊椎裂继发畸形主要在足踝部.由于缺乏对此病的整体认识与矫形治疗经验,延误了对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治疗时机,遗留了很多未经矫形外科治疗的严重足踝畸形.
其他文献
针对非线性Euler-Lagrange(EL)系统中通信时延和网络切换并存的情形,在把网络化EL系统分为连通个体和孤立个体两种类型的控制架构中,分别对这两种个体设计不同的协调控制律,连通个体将自身与邻居个体的状态差作为输入,孤立个体将其自身目前状态与过去状态差作为输入。针对时变时延网络设计控制器,通过构造Lyapunov-Krasovskii函数对系统稳定性进行了证明。设计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
以微处理器Atmega64为核心,基于VPC3+C协议芯片,设计了一种双路冗余的PROFIBUS-DP嵌入式总线桥。文章介绍了总线桥的总体方案,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测试表明其能够接受智能从站的控制,切换主备通讯链路,稳定可靠地与PROFIBUS主站进行通讯,符合PROFIBUS规范在物理层、协议测试、互操作性方面的相关标准。
先将非线性规划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改善了遗传算法局部寻优效果差的特点,再与理想点法相结合,用于优化多目标函数。并针对目前全国范围内雾霾污染严重的问题,将改进的理想点
针对现有遗传算法求解装箱问题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通过在初始化种群中加入降序最佳适应算法生成个体、最优个体保存策略和对适应度尺度进行变换,对
在石油天然气井控作业实施过程中,目前存在设备操作繁琐、人员协同要求高、关井时间过长和易发生误操作等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设计一套井控设备的无线远程集中控制系统,将防
适用于极化码置信传播(Belief-Propagation,BP)算法的早期终止准则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本文提出将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作为极化码BP算法的早期终止准则
鉴于在实际的应用中滚动轴承的故障信号所属的类别往往是未知的,而且为了得到一定的测试数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甚至对机械设备造成了一些损害.利用极限学习机训练速度快且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儿科临床的危重症,常并发心血管系统不同部位的严重并发症,主动脉根部脓肿临床罕见,治疗困难,且病死率高,现将本院收治的2例IE并发主动脉根部脓肿报告如
目的 评价角膜缘重建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前后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30例(30只眼)单侧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实施翼状胬肉切除、自体健眼角膜缘联合球结膜片移植术,重建角
目的 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原代培养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生长的直接影响.方法 免疫黏附法纯化SD大鼠AEC-Ⅱ,细胞进行活性和纯度鉴定后,随机分为七组:A组(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