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特征特性
该杂交种株型紧凑,幼苗叶鞘紫,夏播生育期平均100.8天,高平均244.4cm,穗位平均105.5cm,全株叶片数21片;花丝黄色,花药黄带紫色;果穗筒形,果穗穗长21~23cm,穗粗5.3cm,顶0.5cm,穗行数14~16行,穗粒数527粒,穗轴白色;籽粒黄色有白顶,半硬型,出籽率90%,千粒重350g。抗倒性强。高抗青病、矮花叶病,抗玉米黑粉病、小斑病,特殊年份轻感大斑病和孢菌叶斑病。经农作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分析,该种籽粒粗蛋白含量9.71%,粗脂肪含量3.91%,粗淀粉含量74.16%,賴氨酸含量0.25%。
二、栽培技术
该杂交种适宜东三省、山东省及生态条件相类似的地区种植,其栽培技术如下:
1、种子处理 播前精选种子,去除秕粒、霉粒;晒种能促进种子后熟,提高种子活力;种衣剂拌种,晾干后播种。
2、适期播种 该杂交种既适于麦田套种,又适合夏直播。麦田套种宜在麦收前5~7天播种为宜。要足墒播种,覆土要匀,保证一播全苗。
3、合理密植 根据地方选择适宜密度,肥力低的地块宜稀植,肥力高的地块宜密植。密度一般掌握在60000~62500株/hm,行距一般为60~70cm,株距随密度而定。用等行距或大小行种植均可。
4、科学配方施肥 施肥分3次施入:第1次种肥或幼苗期,将氮肥30~40% 全部磷肥 全部钾肥 锌肥15kg/hm混合后与有机肥一起沿幼苗一侧开沟施入10~15cm土中,以促根壮苗;第2次于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总氮量40~50%深施入土,以攻穗增粒数;第3次,玉米抽雄期,追施总氮量20%,以保护叶片且增粒重。
5、田间管理 套种玉米于麦收后,及时去除麦茬,及早管理、中耕。玉米5叶期间、定苗,要留足、留匀、留壮苗,对缺苗断垄要留双株。视天气情况及时浇好拔节、大喇叭口、抽雄、开花灌浆、黄皮水,要肥水结合。注意:干旱年份不要过早停水,以保证活秆成熟增粒重。及时防治玉米生长期进的各种病虫害。适当晚收获,在不影响种麦的前提下应尽量晚收,要求在籽粒乳线消失时收获。
三、制种要点
夏播制种,母本比父本早播1天或母本浸种12小进与父本同期播种;适宜密度母本72000株左右/hm,父本18000株左右/hm ;父、母本行比为1:4,适当加大父、母本间行距。
(作者单位:154800 黑龙江省依兰县达连河镇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站)
该杂交种株型紧凑,幼苗叶鞘紫,夏播生育期平均100.8天,高平均244.4cm,穗位平均105.5cm,全株叶片数21片;花丝黄色,花药黄带紫色;果穗筒形,果穗穗长21~23cm,穗粗5.3cm,顶0.5cm,穗行数14~16行,穗粒数527粒,穗轴白色;籽粒黄色有白顶,半硬型,出籽率90%,千粒重350g。抗倒性强。高抗青病、矮花叶病,抗玉米黑粉病、小斑病,特殊年份轻感大斑病和孢菌叶斑病。经农作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分析,该种籽粒粗蛋白含量9.71%,粗脂肪含量3.91%,粗淀粉含量74.16%,賴氨酸含量0.25%。
二、栽培技术
该杂交种适宜东三省、山东省及生态条件相类似的地区种植,其栽培技术如下:
1、种子处理 播前精选种子,去除秕粒、霉粒;晒种能促进种子后熟,提高种子活力;种衣剂拌种,晾干后播种。
2、适期播种 该杂交种既适于麦田套种,又适合夏直播。麦田套种宜在麦收前5~7天播种为宜。要足墒播种,覆土要匀,保证一播全苗。
3、合理密植 根据地方选择适宜密度,肥力低的地块宜稀植,肥力高的地块宜密植。密度一般掌握在60000~62500株/hm,行距一般为60~70cm,株距随密度而定。用等行距或大小行种植均可。
4、科学配方施肥 施肥分3次施入:第1次种肥或幼苗期,将氮肥30~40% 全部磷肥 全部钾肥 锌肥15kg/hm混合后与有机肥一起沿幼苗一侧开沟施入10~15cm土中,以促根壮苗;第2次于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总氮量40~50%深施入土,以攻穗增粒数;第3次,玉米抽雄期,追施总氮量20%,以保护叶片且增粒重。
5、田间管理 套种玉米于麦收后,及时去除麦茬,及早管理、中耕。玉米5叶期间、定苗,要留足、留匀、留壮苗,对缺苗断垄要留双株。视天气情况及时浇好拔节、大喇叭口、抽雄、开花灌浆、黄皮水,要肥水结合。注意:干旱年份不要过早停水,以保证活秆成熟增粒重。及时防治玉米生长期进的各种病虫害。适当晚收获,在不影响种麦的前提下应尽量晚收,要求在籽粒乳线消失时收获。
三、制种要点
夏播制种,母本比父本早播1天或母本浸种12小进与父本同期播种;适宜密度母本72000株左右/hm,父本18000株左右/hm ;父、母本行比为1:4,适当加大父、母本间行距。
(作者单位:154800 黑龙江省依兰县达连河镇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