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过,我很乖

来源 :八小时以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3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孩叫佘艳,是一个孤儿,在这个世界上只活了8年,她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话是“我来过,我很乖”。她自愿放弃治疗,把全世界华人捐给她的54万元救命钱分成了7份,把生命当成希望的蛋糕分别给了7个正徘徊在生死线上的小朋友。
  
  我自愿放弃治疗
  
  她一出生就不知亲生父母是谁,她只有收养她的“爸爸”。
  1996年11月30日,佘仕友在一座小桥旁的草丛中发现了被冻得奄奄一息的这个新生婴儿时,看到她的胸口处插着一张小纸片,上面写着:“10月20日晚上12点。”
  家住四川省双流县三星镇云崖村二组的佘仕友当时30岁,因为家里穷一直找不到对象,如果要收养这个孩子,恐怕就更没有人愿意嫁进家门了。看着怀中小猫一样嘤嘤哭泣的婴儿,佘仕友几次放下又抱起,转身走了又回头,这个小生命已经浑身冰冷哭声微弱,再没人管只怕随时就没命了!咬咬牙,他再次抱起婴儿,叹了一口气:“我吃什么,你就跟我吃什么吧。”
  佘仕友给孩子取名叫佘艳,因为她是秋天丰收季节出生的孩子。单身汉当起了爸爸,没有母乳,也买不起奶粉,就只好喂米汤,所以佘艳从小体弱多病,但是非常乖巧懂事。
  春去春又回,如同苦藤上的一朵小花,佘艳一天天长大了,出奇的聪明乖巧,乡邻都说捡来的娃娃智商高,都喜欢她。尽管从小就多病,在爸爸的担惊受怕中,佘艳慢慢地长大了。
  命苦的孩子的确不一般,从5岁起,她就懂得帮爸爸分担家务,洗衣、煮饭、割草她样样做得好,她知道自己跟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别人家的孩子有爸爸有妈妈,自己的家里只有她和爸爸,这个家得靠她和爸爸一起来支撑,她要很乖很乖,不让爸爸多一点点忧心生一点点气。
  上小学了,佘艳知道自己要好学上进要考第一名,不识字的爸爸在村里也会脸上有光,她从没让爸爸失望过。她给爸爸唱歌,把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一样一样地讲给爸爸听,把获得的每一朵小红花仔仔细细贴在墙上,偶尔还会调皮地出道题目考倒爸爸……每当看到爸爸脸上的笑容,她会暗自满足:“虽然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也有妈妈,但是能跟爸爸这样快乐地生活下去,也很幸福了。”
  从2005年5月开始,她经常流鼻血。有一天早晨,佘艳正欲洗脸,突然发现一盆清水变得红红的,一看,是鼻子里的血正向下滴,不管采用什么措施都止不住。实在没办法,佘仕友带着她去乡卫生院打针,可小小的针眼也出血不止,她的腿上还出现了大量的“红点点”。医生说:“赶快到大医院去看!”来到成都的一家医院,正值会诊高峰,坐在长椅上排队时,她按住鼻子,鼻血像两条线直往下掉,染红了地板。他觉得不好意思,只好端起一个便盆接血,不到10分钟,盆里的血就盛了一半。医生见状,连忙带孩子去检查。检查后,医生马上开了病危通知单。她得了“急性白血病”!
  这种病的医疗费是非常昂贵的,费用一般需要30万元!佘仕友蒙了。看着病床上的女儿,他没法想太多,他只有一个念头:救女儿!借遍了亲戚朋友,东拼西凑的钱不过杯水车薪,距离30万实在太远,他决定卖掉家里唯一还能换钱的土坯房。可是因为房子太过破旧,一时找不到买主。
  看着父亲那双忧郁的眼睛和日渐消瘦的脸,佘艳总有一种酸楚的感觉。一次,佘艳拉着爸爸的手,话还未出口眼泪却冒了出来:“爸爸,我想死……”
  父亲一双惊愕的眼睛看着她:“你才8岁,为啥要死?”
  “我是捡来的娃娃,大家都说我命贱,害不起这病,让我出院吧……”
  6月18日,8岁的佘艳代替不识字的爸爸在自己的病历本上一笔一画地签字:“自愿放弃对佘艳的治疗。”
  
  8岁女孩乖巧安排后事
  
  回家后,从小到大没有跟爸爸提过任何要求的佘艳向爸爸提出两个要求:她想穿一件新衣服,再照一张相片,她对爸爸解释说:“以后我不在了,如果你想我了,就可以看看照片上的我。”
  第二天,爸爸叫上姑姑陪着佘艳来到镇上,花30元给佘艳买了两套新衣服,佘艳自己选了一套粉红色的衣裤,姑姑给她选了一套白色红点的裙子,她试穿上身就舍不得脱下来。来到照相馆,佘艳穿着粉红色的新衣服,双手比着V字手势,努力地微笑,最后还是忍不住掉下泪来。
  她已经不能上学了。她背着书包站在村前的小路上,目光总是湿漉漉的。
  如果不是成都一家报社的记者傅艳发现了佘艳,她将像一片悄然滑落的树叶一样静静地从风中飘下来。记者从医院方面得知情况后写了一篇报道,叙说了她的故事。故事在蓉城传开了,成都被感动了,互联网也被感动了,无数市民为这位可怜的女孩心痛不已,从成都到全国乃至世界,爱心人士开始为这个弱小的生命捐款。短短10天时间,来自全球华人捐助的善款超过56万元,小佘艳的生命之火被大家的爱心再次点燃!宣布募捐活动结束之后,仍然源源不断收到全球各地的捐款。6月21日,放弃治疗回家等待死神的佘艳被接到成都,住进了市儿童医院。弱小的生命有了延续下去的希望。医院尽了最大的努力,一个接一个的治疗难关如愿地一一闯过。大家微笑着等待成功的那一天。有网友写道:“佘艳,我亲爱的孩子!我希望你能健康地离开医院;我祈祷你能顺利地回到学校;我盼望你能平安地长大成人;我幻想我能高兴地陪你出嫁。我亲爱的孩子……”
  佘艳接受了难以忍受的化疗。玻璃门内,佘艳躺在病床上输液,床头旁边放着一把椅子,椅子上放着一个塑料盆,她不时侧身呕吐。小女孩的坚强令所有人吃惊。她的主治医生徐鸣介绍,化疗阶段胃肠道反应强烈,佘艳刚开始时经常一吐就是大半盆,可她“连吭都没吭一声”。刚入院时做骨髓穿刺检查,针头从胸骨刺入,她“没哭,没叫,眼泪都没流,动都不动一下”。
  佘艳从出生到死亡,没有得到过一丝的母爱。当徐鸣医生提出“佘艳,给我当女儿吧!”时,佘艳的眼睛一闪,泪珠儿一下就涌了出来。第二天,当徐鸣医生来到她床前的时候,佘艳羞羞答答地叫了一声:“徐妈妈。”徐鸣开始一愣,继而笑逐颜开,甜甜地回了一声:“女儿乖。”
  所有的人都期待着奇迹的发生,所有的人都在盼望佘艳重生的那一刻。很多市民来到医院看望佘艳,网上许多网民都在问候这个可怜的孩子,她的生命让陌生的世界洒满了光明。那段时间,病房里堆满了鲜花和水果,到处弥漫着醉人的芬芳。
  两个月的化疗,佘艳陆续闯过了9次“鬼门关”,感染性休克、败血症、溶血、消化道大出血……每次都逢凶化吉。由省内甚至国内权威儿童血液病专家共同会诊确定的化疗方案效果很好,“白血病”被控制住了,所有的人都在企盼着佘艳康复的好消息。
  化疗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非常可怕。与别的很多白血病孩子比较,佘艳的体质差很多。经此手术后她的体质更差了。
  8月20日清晨,她问傅艳:“阿姨,你告诉我,他们为什么要给我捐款?”
  “因为,他们都是善良的人。”
  “阿姨,我也做善良的人。”
  “你是善良的人。善良的人要相互帮助,就会变得更加善良。”
  佘艳从枕头下摸出一个数学作业本,递给傅艳:“阿姨,这是我的遗书……”
  傅艳大惊,连忙打开一看,果然是小佘艳安排的后事。这是一个年仅8岁的生命垂危孩子趴在病床上用铅笔写了3页纸的遗书。由于孩子太小,有些字还不会写,且有个别错别字。看得出整篇文章并不是一气呵成写完的,分成了6段。开头是“傅艳阿姨”,结尾是“傅艳阿姨再见”,整篇文章“傅艳阿姨”或“傅阿姨”共出现7次,还有9次简称记者为“阿姨”。这16个称呼的后面全部是关于她离世后的“拜托”以及她想通过记者向全社会关心她的人表达“感谢”与“再见”。
  “阿姨再见,我们在梦中见。傅艳阿姨,我爸爸的房子要垮了。爸爸不要生气,不要跳楼。傅阿姨你要看好我爸爸。阿姨,医我的钱给我们学校一点点,多谢阿姨给红十字会会长说。我死后,把剩下的钱给那些和我一样病的人,让他们的病好起来……”
  这封遗书让傅艳看得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8月22日,由于消化道出血,几乎一个月不能吃东西而靠输液支撑的佘艳第一次“偷吃东西”,她掰了一块方便面塞进嘴里。很快消化道出血加重,医生护士紧急给她输血、输液……看着佘艳腹痛难忍、痛苦不堪的样子,医生护士都哭了,大家都愿意帮她分担痛苦,可是,想尽各种办法还是无济于事。
  8岁的小佘艳终于远离病魔的摧残,安详离去。
  所有的人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那个美丽如诗、纯净如水的“小仙女”真的去了另一个世界吗?傅艳抚摸着佘艳渐渐冰冷的小脸,泣不成声,再也不能叫她阿姨了,再也不能笑出声来了……
  四川在线、网易等网站沉浸在泪海里,互联网被泪水打湿了,“心痛到不能呼吸”。每个网站的消息帖子下面都有上万条跟帖:“孩子,你本来就是天上的小天使,张开小翅膀,乖乖地飞吧……”
  8月26日,她的葬礼在小雨中举行,成都市东郊殡仪馆火化大厅内外站满了热泪盈眶的市民。他们都是8岁女孩佘艳素不相识的“爸爸妈妈”。为了让这个一出生就被遗弃、患白血病的女孩最后离去时不至于太孤单,来自四面八方的“爸爸妈妈”们冒雨前来送行。
  她的墓碑上有一张她笑吟吟的照片,碑文上写着:“我来过,我很乖(1996.11.30——2005.8.22)”,后面刻着佘艳身世的简单介绍,最后两句是:“在她有生之年,感受到了人世的温暖。小姑娘请安息,天堂有你更美丽。”
  遵照小佘艳的遗愿,剩下的54万元医疗费被当成生命的馈赠送给了患白血病的孩子。这7个孩子分别是杨心琳、徐黎、黄志强、刘灵璐、张雨婕、高健、王杰。这7个孩子年龄最大的19岁,最小的只有2岁,都是家境非常困难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弱小生命。
  9月24日,第一个接受佘艳生命馈赠的女孩徐黎在华西医大成功进行手术后,她苍白的脸上挂上了一丝微笑:“我接受了你生命的赠与,谢谢佘艳妹妹,你一定在天堂看着我们。请你放心,以后我们的墓碑上也会刻着:我来过,我很乖……”
其他文献
近年,80后婆媳因闹不和而产生心理问题的数量有上升趋势。80后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任性、不会体贴人、不会做家务、受不得一丁点委屈,但对新鲜事物吸收快,个性张扬,这些婆婆们就是看不惯。  婆媳之间到底有什么问题大不了?  1、金钱观念的分歧。婆婆们常常很节俭,自然看不惯儿媳们的大手大脚。  2、家庭观念的对立。婆婆们往往以丈夫和儿子为人生重心,而儿媳们多半想要成为这个家的重中之重。  3、子女教育方式
期刊
女友有求婚者,问嫁不嫁,我问,你嫁这人,死心塌地吗?  死心塌地其实可以与爱无关。你很爱他,当然会死心塌地地跟了他;你不爱他,也可以死心塌地地跟了他。  有人说,成功的婚姻,是其中一方愿意长期做说谎者。  嫁了他,不管将来的境遇如何,你都甘心,将谎言进行到底,直到他带着满足含笑而去,对他而言,没有谎言。你若欺骗了他,就骗一辈子吧。  而失败的婚姻,也许是任何一方都不愿意再说谎了。  她坦白地对他说
期刊
里昂是法国的乡村,是一首需要用心去细细品读的田同诗。  城市是门楣,裱饰繁华;乡村是后院,内存蕴实。虽然奢华的现代都市展露出摩登妖娆的迷人姿容,但乡村小镇的素面淡妆却一样清新秀丽,令人过目难忘。    【贝湖格小镇】  贝湖格(perouges),一个中世纪的小镇,小镇如同世外桃源,十分幽静、在小镇,举目所见皆是中世纪的建筑和石头路,保护相当完善。  小镇的建筑颇有些味道,把木头与墙体糅合在一起。
期刊
与摄影无关    卡特夫妇为纪念结婚20周年,在家里举办了一个盛大的晚会,他们邀请了所有亲朋好友前来。当地的一位摄影师也被邀请,为主人和宾客们拍照。  三天之后,照片送来了。可卡特太太一看到照片,脸上便露出不快,她气呼呼地来到照相馆,一进门,就冲摄影师大声喊道: “先生,我不打算为你拍的照片付钱!”  “那是为什么,夫人?”摄影师诧异地问。  “你看,我丈夫简直被拍成了一只老猴子,”女士指着一张
期刊
“生活有没有乐趣,全凭自己琢磨”。博客女王徐静蕾近日也赶了把时髦,以“新想乐主义”撰博来评说经济危机。  “前几日说到经济危机下的末世狂欢心理,现时需要加强再加强,没有过不去的独木桥。有乐就要高高兴兴地乐,没有乐也要学会找乐。大包子好吃吧?还能吃得上就多吃点,没得吃就算了,不就是一大包子吗,喝凉水也能活几天。前几日,家中来了汶川的小姑娘,在我家和一些小朋友玩得多开心,也是风里雨里走过来的,目睹了多
期刊
曾有一女子,在我所认识的朋友圈里,无人不说她痴情由衷。很多年前,她爱上一个极为平凡的男子。很多年后,我们再遇见她,问及她此刻的爱情现状时,她仍如当年一般勇敢而又不悔地说着那男人的名字。  我为从她口里所念出的这个铿锵有力的名字感动。不是因为它足够华丽,而是对于和她相识多年的我来说,这个名字已经成了一种岁月的沉淀,一种忠贞爱情的象征。  那么多年,不求任何回报地爱着一个人,该是多么至高的境界啊!或许
期刊
2008,总结这特别的一年,悲恸被翻动,荣耀再重温,温暖又来临……2009年2月5日,央视“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评选”颁奖晚会现场上,获奖人哭了,主持人哭了,观众也哭了……当特别奖揭晓时,更多观众情难自禁,泪洒晚会现场,因为这个奖给了全体“中国人”,它让所有的人为我们的祖同和人民而骄傲,正如评奖组委会在颁奖词中所说: “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
期刊
陈彤:  您好!  我结婚两年了,当初也是因为家里的压力选择了他,婚后我才知道,他在和我恋爱时一直还和以前的女朋友有来往,而且结婚后他手机总是害怕被我看到。我说他心里有鬼时,他总骂我疑神疑鬼,可我多疑不是没有道理啊,谁家丈夫在家上厕所洗澡都带着手机?但我没有证据,不好总因为这点事情吵架。另外就是我和他在性格、爱好以及为人处世上也不和,还常因此吵架,他甚至还动手。虽然说他事后会道歉,但别人告诉我说,
期刊
记住那些美丽的面孔,愿悲剧不再发生    人物简介:  崔真实,韩国著名影视演员。1988年出道,叱咤韩国影视界近20年,被人们称为“永远的灰姑娘”。代表作:《嫉妒》、《星梦奇缘》等。  平民化的装扮,灿烂的如同向日葵般的明媚笑容,真诚亲切的眼神……曾经的韩国影视界玉女崔真实用她那迷人的笑容带给我们无数的欢乐。然而,在这个阳光依旧明媚的秋日,人们心中的“灰姑娘”嫣然一笑,决绝地转身,离去……   
期刊
百无聊赖地换着频道,直到看到阿甘在越南战场上如神助般地救下自己的战友,为了那个最好的朋友一头扎进正被战机轰炸的丛林,我停止了搜索。看到约翰逊总统给他授勋章时问他伤在哪儿,他老老实实地说“屁股”,总统调侃地说很想看看,阿甘迟疑了两秒钟,转身脱下裤子露出伤疤。  这一回,我没有笑。  阿甘永远执著地做每一件事执著地爱着詹妮,他的捕虾船都是一个名字:詹妮一号、二号、三号……他相信别人说的每一句话。因为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