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与举轻

来源 :才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tsai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两个意思相对的成语:“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望文释义,显然前者指的是对重的事物也能轻轻摆弄,后者则指轻的东西则要隆重对待。有人认为这是不同人应有的性格差异。大致皇帝、总统、元帅、董事长等等是“举重若轻”,宰相、总理、将军、总经理等辅臣是“举轻若重”;小至一个家庭,丈夫是“举重若轻”,妻子是“举轻若重”。
  但其实,这两者完全可以集于一身。同一个人,应该既要“举重若轻”,又能“举轻若重”,通俗点讲,就是“既轻轻放得下又重重拿得起”,该重则重,该轻则轻。这才是完美的人生。
  朋友有个故事。有一回,她想鼓励儿子学习,就给了个许诺,说年终考试获优有重奖。谁知道这个悬念,不但没激起儿子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倒是脑海里终日在想:奖什么?是电脑?是智能手机?还是旅游?该“举重若轻”时没放下,该“举轻若重”时也没举起来。结果最后自然是两头落空。这个故事说明,在追求目标时,对结果先不要考虑太多。不管收获,只管耕耘,默默地把该做的事情认真细致地做好,才能成功。
  推而广之,在人生定位上也应如此。那些功名、地位乃至金钱,尽管非常显赫和实惠,但却往往成为捆绑在羽翼上的黄金,让你展不开翅膀,这就要善于“举重若轻”,轻轻放下,从容发落;而对于学习、工作乃至事业的追求,细节决定成败,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都得“举轻若重”,认真对待,重之又重。
  人生道路同理。顺逆升降、得失成败、宠辱荣禄,要“举重若轻”,得意淡然、失意泰然;而当总结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波折、经验教训时,则不可轻视,须反复掂量,“举轻若重”。
  在处事方式上,每临大事有静气,纵遇困难亦不迫。从容自若,不急不躁,稳坐钓鱼船,左右能逢源。但处理起具体事情,又有紧钉密缝、严谨缜密、滴水不漏、一丝不苟的习惯,运筹帷幄,稳操胜券。
  在人际关系上,那些是非曲直、恩怨情仇、闲言碎语、家长里短,完全没必要看得太认真,宜轻轻放下,莫耿耿于怀、眦睚必报。仁善为上,心襟开阔,旧恨别记,化仇为友;而对诚信、友谊、亲情等等,则牢记在怀,恭恭敬敬。事亲至孝,重情敬友,知恩图报,绝不可马虎草率、敷衍塞责。有位朋友说起小时候他母亲经常叮嘱的一句话,叫“迎官莫靠前,赴客莫滞后”,意思是对上不要阿谀逢迎,对友不要怠慢疏散,颇有道理。
  当然,“举重若轻”,并不等于撒手不管、随便放弃,只是在心理上要善于摆脱困顿、摆脱负累;同样,“举轻若重”,也不等于事无巨细,没有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只是要认真扎实处理好每一个章节,过好每一道坎罢了。
  七百摘自《广州日报》
其他文献
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的发展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上海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一项突破任务.去年年底,
期刊
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刑法学遵循的第一原则. 那么,“罪刑法定”中的“法”指的是什么?中国古代皇帝说的话是“法”吗?英美国家法官作的判例是“法”吗? 刑法,也要讲资格.没有
期刊
我到编辑部已近20个年头,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到胡子拉茬的眼镜大叔,在经历了刊物200多期的播种和收获后迎来了刊物的第300期,回想人生的一半都放在了这里,更多的只是感慨。
世界银行《2018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上海开办企业包括7个环节,需耗时22天.这样的结论最近被上海用事实颠覆.rn为进一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对标国际先进标准,由上海市工
期刊
<正>跟改革开放最初的十年不同,当下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被当局所认可,甚至刻意推动。取消农业和非农业和户口的分别,就是这种推动的一部分。但是,当局所要的城市化,是一种在行
在出席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包惠僧身份特殊:他是唯一一个由陈独秀个人指定的代表,而非由共产主义小组推选产生的。包惠僧何以得到陈独秀如此器重和信任?探索两人的人际交往和思想联系,很有意思。他们从素昧平生到一见如故的师生;从彼此之间无话不谈的同志和战友,到大革命失败后都离开了党的事业而走上了不同道路的朋友。正是由于两人脾气相投、惺惺相惜,最终成了不谈政治的忘年交,包甚至成为陈逝世前最想见到的人。这种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第一推动力”,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深入融合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引擎。但目前国内科技与金融融合的程度并不高,科技金融面临问题较多,科技金融的发展步伐依旧缓慢。所以我们从企业科技化角度出发,探索科技金融关于企业科技化发展方面的种种问题、对策,并对科技金融的创新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科技金融;企业科技化;创新发展  一、科技金融与企业科技化  (一)科技金融  
据《证券时报》、澎湃新闻2月25日报道,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均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