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660 MW超超临界发电机轴瓦振动分析及处理

来源 :机电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630767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某660 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机转子5号轴瓦振动严重的问题,通过采集机组振动数据,分析了机组异常振动数据的振动特征,采用动平衡技术,在发电机转子联轴器上加装配重块,使5号轴瓦振动达到期望值,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关键词:660 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轴瓦振动;动平衡
  0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600 MW、1 000 MW等级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大量投运,成为火力发电的主力机组。汽轮发电机组作为高参数、多跨度、大挠度高速旋转机械,其运行环境相对恶劣、设备结构非常复杂,可能导致其发生故障的因素众多,特别是近年来大量超临界机组相继投运,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的不稳定异常时有发生。作为大型旋转机械,转子的振动故障80%以上是轴系的不平衡所引起的,所以转子的现场动平衡问题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1]。
  1    机组概况
  某电厂660 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汽轮机采用上海汽轮机厂生产,型号为NJK660-27/600/600的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两排汽、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生产厂家是上海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型号为QFSN-660-2型,型式为水氢-氢冷却,密封油系统采用单流环密封型式,发电机励磁系统采用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该机组轴系共有7个径向轴承,其中1~4号轴承为汽轮机轴承,5~7号轴承为发电机轴承。
  2    振动情况简介
  该机组由高压转子、中压转子、低压转子以及发电机转子和励磁转子组成。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结构如图1所示。
  机组自168 h投运以来,达到额定转速后,发电机5号轴瓦存在振动偏大现象,X向最高達到87.2 μm,Y向最高达到121 μm,6号轴瓦Y向最高达到89.5 μm,如表1所示。
  3    原因分析
  为消除发电机组轴瓦振动问题,分别进行了两次振动数据采集。如图2所示,通过对机组轴瓦振动特征的分析,对比历史数据与采集数据,发现5号、6号轴瓦振动较为平稳,主要以1x转频分量为主。可以说明,振动与转子有关,既可能是转子质量不平衡,也可能是转子轴系弯曲或转子与静子之间存在动静碰磨[2]。就地测量发电机端盖振动及机壳振动,振动值都在正常范围。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运行,其他轴瓦振动无增大趋势,现场未发现异常声音,可以排除轴系弯曲、动静碰磨的可能,初步判断转子存在原始质量不平衡的缺陷。因此,决定对发电机转子进行现场动平衡来消除机组的异常振动。
  4    机组振动的处理措施及结果
  4.1    现场动平衡加重措施
  通过查阅发电机设计图纸,发电机联轴器设计预留20×18(=360°)配重丝孔。根据谐分量法的基本原理,转子振动的分解只能分为对称分量,即机组发电机转子的不平衡振动主要表现为一阶不平衡分量的形式[3]。所以通过对发电机转子进行同相加重来消除5号轴瓦异常振动。汽轮发电机的转向为从汽轮机侧看向发电机侧顺时针方向,经分析计算,以键相为起点逆时针旋转,在发电机联轴器配重孔上分别加重量580 g/90°和220 g/70°。
  4.2    机组振动的处理结果
  对发电机转子进行加重后,该机组5号轴瓦X向振动降低至81.2 μm、Y向振动降低至95.8 μm,6号轴瓦X向振动降低至57.2 μm、Y向振动降低至62.6 μm。如图3所示,振动数据趋于期望值,说明通过对发电机转子进行现场动平衡,降低了机组的振动,机组的振动情况得到良好改善[4]。
  5    结语
  通过对振动采集数据的分析可知,发电机振动大的原因主要是发电机制造出厂时就存在质量不平衡。本文通过对转子加重配重,减小了轴瓦振动,使轴瓦振动值都稳定在合格范围内,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施维新.汽轮发电机组振动及事故[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2] 陈江,沙德生.火电厂设备精密点检及故障诊断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 倪守龙,唐贵基,卢盛阳,等.某600 MW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分析与处理[J].汽轮机技术,2013,55(5):385-387.
  [4] 周礼泉.大功率汽轮机检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收稿日期:2021-07-01
  作者简介:高宏福(1989—),男,山西朔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汽轮机设备技术管理工作。
  黄太明(1978—),男,四川苍溪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汽轮机设备技术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某2×1 000 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在2019年夏季因大风导致杂物缠绕在主变出线处引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在原因查明、故障消除后立刻进行机组极热态恢复,现对该机组极热态恢复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百万机组;故障跳闸;热态冲转;极热态恢复  0 引言  某2×1 000 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每台机组设置2×50%容量汽动给水泵,未设置电动给水泵,因此在发生机组跳闸后的极热态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TC4-DT/TC21线性摩擦焊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对比分析了焊接接头一次退火和双重退火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退火后,接头各个区域的组织特征与退火前差异较小,焊缝中心区为细小的再结晶晶粒及针状α相,热力影响区呈现沿振荡方向拉长的流线组织。但双重退火后,接头组织发生明显变化,焊缝中心区出现晶粒长大、片层α相粗化以及晶界α相不连续等现象。热力影响区内α相片层粗化且
摘要:机载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能够将多个传感器探测的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和综合,使作战飞机快速获得战场全局态势感知、精确的目标参数和威胁评估信息,辅助飞行员提高决策效率。由于涉及的传感器种类繁多且融合策略复杂,飞行试验中缺乏有效的评估方法对这一综合能力进行考核。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设计多传感器组合方式、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构建试飞对象典型使用场景和作战场景,提出了一种面向多传感器综合探测的信息融合试飞
有机无机复合污染是目前普遍的土壤污染方式,镉是土壤污染中最主要的无机元素,因地膜的广泛使用,使得邻-苯二甲酸酯成为土壤中主要的有机污染物.故采用盆栽试验,以西南地区紫色土为供试土壤,小白菜为指示生物,分别添加不同含量梯度的镉(Cd)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组成单一污染和复合外源污染模拟试验,研究钾长石粉、牡蛎壳粉、生物炭粉、氧化钙、碳酸钾和磷酸钙这6种常见土壤调理剂对污染土壤中镉形态及DEHP含量、小白菜中镉及DEHP吸收的影响.随后研究了生物炭添加量对污染土壤中镉和邻-苯二甲酸酯迁移
摘要:SiC功率管器件广泛应用在航空领域的电能变换、配电等场合,其健康状况十分重要。在SiC器件的健康监测应用中,导通电阻的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为了能够简单准确地得到碳化硅(SiC)MOSFET功率器件的导通电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SiC MOSFET器件导通电阻估测方法。本文搭建SiC MOSFET导通电阻测试电路仿真和物理试验平台,并使用BP神经网络(BP neural net
摘要:以某H级燃气联合循环机组作为分析载体,通过对比该机组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管道保温分别采用硅酸铝针刺毯和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保温材料的技术经济性,并结合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保温材料的优点,分析现阶段H级燃气联合循环机组主、再热蒸汽管道保温采用纳米气凝胶的可行性。从经济性上进行对比,由于纳米气凝胶的初投资太高(比采用硅酸铝针刺毯高出147.15万元),投产后30年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的综合费用才会比
造纸业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为了解中国造纸业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基于经济系统造纸业物质流分析(EW-MFA)方法原理,建立了中国造纸业物质代谢分析模型,定量分析2005~2017年中国造纸业物质输入/输出、代谢强度和循环利用率等演化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7年中国造纸业的物质输入与输出总体呈下降趋势,水的贡献占比高达90%以上.近年来,随着造纸业原料结构的不断优化,非木材制浆的比例从42%下降至13%,主要被废纸制浆为主,木材制浆为辅的方式
秸秆还田是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土壤肥力和维持作物生产力的有效管理措施.为了研究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巢湖地区稻-油轮作农田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开展连续4 a(2016~2020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设置无秸秆+无施肥(CK)、常规施肥(F)、秸秆还田+常规施肥(SF)和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减20%(SDF)这4个处理,探究不同处理下影响土壤酶活性与细菌、真菌群落发生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化肥较常规施肥处理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SF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最高.与F相比,SF处理的水稻
真菌是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驱动者,然而岩溶区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具有怎样的特征还未见报道.以桂林毛村岩溶试验场稻田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岩溶区和非岩溶(红壤)区(对照)水稻生长季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并用FUNGuild对真菌进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毛霉菌门(Mucoromycota)在岩溶区的平均相对丰度为4.87%,显著低于其在非岩溶区的平均相对丰度(29.92%);被孢霉纲(Mortierellomycetes)在岩溶区的平均相对丰度为3.36%,显著低于其在非岩溶区的
摘要:PT并列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对于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有着重要作用。市政水厂项目主要采用10 kV电源供电,通常按二级负荷(重要大型水厂按一级负荷)设计,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的较多。现结合工程实际,对PT并列应用于水厂10 kV系统的设计及现场实际问题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PT并列;10 kV系统;单母线分段接线  0 引言  PT并列装置是将两段PT进行并列运行的装置,可控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