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沉积法制备CuInS2薄膜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bj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CuInS2薄膜的概念和用途,阐述了电沉积法制备薄膜的方法,着重介绍了制备过程中电极和沉积液等参数的设置,并且对薄膜进行扫描电镜和XRD表征。
  关键词:CuInS2薄膜;电沉积
  1 CuInS2薄膜简介
  CuInS2薄膜是三元I-I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具有三个同素异形的晶体结构,即黄铜矿,闪锌矿和未知结构。其光吸收系数能达到(1~6)×105cm-1,并且禁带宽度接近与太阳能电池所需的禁带宽度的最佳值相近(1.45eV),并且具有本征缺陷自掺杂特性,允许成分与化学计量的偏差的范围宽的特性,是最具发展前途之一的太阳能电池类材料[ 1 ]。
  2 CuInS2薄膜的制备方法
  目前制备CuInS2薄膜的方法有真空蒸镀法、涂覆法、硫化法、溅射法、喷雾热解法、化学浴法、电沉积法、离子层反应法等。其中电化学沉积法是一种非真空的制备方法,与其他制备方法相比,其成本低、原料利用率高,能够大面积生产,而且具有产量高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同时在制备的过程中可获得较厚的镀层,化学组成易于控制,因此成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制备CuInS2薄膜的方法之一。
  电化学制备CuInS2薄膜的的工业化制备的工艺主要有一步电沉积法和两步电沉积法[ 2 ]。一步电沉积法在制备黄铜矿结构的CuInS2时伴随有CuxS等多余相;两步电沉积法先在底衬上制备Cu和In的合金预制膜,再通过硫化退火得到CuInS2薄膜。
  本实验所用的是电沉积法,首先在含有In和Cu的溶液中先恒电位沉积制备Cu-In合金预制膜,再在管式电阻炉中使用足量的升华硫硫化退火,得到多晶的CuInS2半导体薄膜。
  3 实验方案设计
  实验中以氯化铜(CuCl2)为薄膜的铜源,氯化铟(InCl3)为铟源,升华硫(S)为硫源,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在恒电位下制备Cu-In合金预制膜,在通过硫化退火得到铜铟硫薄膜。
  电沉积装置示意图见图1。
  实验中参数设置:
  3.1 工作电极的选择
  ITO导电玻璃具有电率高,表面光滑等优点,利用导电玻璃作为基底可以准备出表面平整致密的薄膜,在硫化热处理后底衬不变形仍具有良好的导电功能,与CuInS2薄膜结合了良好[ 3 ]。
  3.2 沉积液组成
  电沉积制备Cu-In合金预制膜的铜源为CuCl2,铟源为InCl3。由于Cu、In的沉积电位相差较大,加入三乙醇胺作为络合剂,使两者的沉积电位接近,以达到共沉积的目的。
  电沉积过程中析氢作用导致电解液pH变化,选择柠檬酸钠作为维持pH的缓冲剂。
  3.3 沉积电位的确定
  以ITO导电玻璃为工作电极,金属铂网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电解液为CuCl2(5mM)、InCl3(5mM)、柠檬酸钠(0.015M)、三乙醇胺(0.2M),用硫酸调节pH至5.5左右时加入5mM的氯化铟,最后再用硫酸调节pH至4.00。用循环伏安法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为0~-1500mV,扫描速度为50 mV/s。
  3.4 CuInS2薄膜表面形貌分析
  图2为不同沉积电位的CuInS2薄膜的扫描电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沉积电位为-1030mV时,薄膜表面均匀分布颗粒状物质;当沉积电位为-1015mV时,薄膜表面均匀分布短棒状结构;当电位为-1000时,短棒状结构增多,均匀分布在薄膜表面。沉积电位继续减少时,短棒状结构开始消失,CuInS2薄膜表面连成一片。
  3.5 X-射线衍射分析
  图3为不同沉积电位下制备的CuInS2薄膜的X射线衍射图谱,其中特征衍射峰(112)、(004)/(200)、(204)/(220)和(116)/(312)与CuInS2晶体的特征衍射峰一致。
  从图中可对比出,当电位为-1000mV时,(112)晶面的衍射峰最强,而且半峰宽窄,说明结晶程度高,晶粒尺寸大。当沉积电位过大或过小时(112)晶面的衍射峰都会减小。
  4 总结
  采用三电极体系運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出Cu-In合计预制膜,在有足量升华硫的管式电阻炉中硫化退火得到CuInS2薄膜。薄膜表面分布均匀的短棒状结构,短棒状结构之间有微孔,有清晰的界面,这些短棒状结构和微孔增加了薄膜的表面积。通过XRD测试薄膜,特征衍射峰(112)、(004)/(200)、(204)/(220)和(116)/(312)与CuInS2晶体的特征衍射峰一致。
  参考文献:
  [1] 周少雄,方玲.CuInS2薄膜太阳能电池[J].物理,2007,36(11).
  [2] 邵婵.CuInS2薄膜的电沉积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1.
  [3] 李琦.CuInS2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和表征[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作者简介:
  郑丽(1988-),女,宁夏人,研究方向:材料工程技术。
其他文献
笔者自2004年以来,运用自拟“地龙细辛汤”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发作期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摘 要:3D生物打印已成为应对器官移植不断增加的新方法。3D生物打印提供许多技术特征,通过构建单个或成群细胞进入特定的部位并伴随许多不同类型的生物支架材料和细胞外基质,从而形成具有功能的生物组织结构,因此,也许可以按需提供具有灵活的个性化人体生物器官。我们将在此对3D生物打印技术的数个关键点进行综述,包括应用潜力和研究进展等。  关键词:3D打印;生物打印;器官移植  手术技术和后期免疫抑制治疗的
摘 要:计算机技术在最近的数十年内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在图书馆自动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系统的相关管理维护工作也逐渐的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保证图书馆可以正常开展工作、高效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对于有关的管理人员来讲,这份工作也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本文主要是相关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笔者在相关工作岗位的实际经验来展开相关的论述的。  关键词: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