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苹果画成了梨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lei2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困惑—寻策略—促提升”是我园解决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困惑的教研模式之一。教师说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教研组给予分析、引导,共同寻找解决困惑的策略,及时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从而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促进幼儿园提升保教质量。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入职不久的小班教师A道出了自己的困惑:美术活动时,她让孩子们画苹果,结果牛牛画的是梨。所以她很纠结,要不要引导牛牛重新画苹果?她担心如果不去纠正牛牛的画,以后牛牛都会把苹果画成梨。
  教师A的困惑反映了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评价问题。通过了解,我们发现幼儿园里有不少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关注孩子的绘画作品多于绘画过程,关注孩子的绘画技能重于对学习动机和表达表现愿望的激发。常常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鉴于此,我们组织年轻教师开展了系列研修活动。
  一、体验,理解孩子的情感
  针对幼儿园里的年轻教师大多从专业院校毕业,基本教育理念都懂的现状,这次我们的研修活动没有从谈理论知识入手,而是有意识地组织了一场体验活动。我们给教师们布置了一个“画画我爸爸”的任务,请每位教师用简笔画在十分钟内画出爸爸的头像。在绘画过程中,有几位教师表示自己对绘画不感兴趣,没有信心、画得不像……
  教师们完成作品后,我们请他们相互观摩并谈谈感受。教师们认为感受较深的是画像与真人并不是很像,并且尽管画的都是中年男性头像,但差异很大。有的柔美如水,有的刚毅似山;有的苍老如老爷爷,有的却纯真如孩童。
  当时,我们就问那位教师为什么把爸爸画成老爷爷,她说:“我爸爸脾气很不好,小时候我做错事时总是对着我吼,我跟爸爸不怎么亲近,让我画爸爸我有点抵触情绪。”
  接着,我们又问那几位教师为什么对绘画不自信。
  教师1:“我和姐姐相差一岁,小时候姐姐乖巧懂事,妈妈总是夸奖姐姐,画画也是姐姐比我好。”
  教师2:“我上幼儿园时,妈妈给我报了美术培训班,可是我的画从来没有得过高分。妈妈总是数落我不认真画、不好好学。所以我害怕上画画课。”
  教师3:“我上学时,有一次美术老师说我画的熊像猫,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从此,我再也不喜欢画画了。”
  几位教师的回答引发了其他教师的感慨:“不要轻易对孩子的画说好与不好、像与不像,还是要多鼓励。”“其实孩子画得怎么样不重要,只要孩子喜欢画画就好了。就像我们画爸爸也不一定都画得很像。”“不要因为成人的评价打击孩子画画的兴趣和信心。”
  最后我们让教师们谈谈自己对这次体验活动的体会和思考。不少教师谈到:儿童时期的绘画经历及体验影响着其对绘画的兴趣和信心,这种影响甚至可延续到成人后;作者对绘画内容的情感体验会影响其绘画动机和结果。所以成人不能以“美不美”“像不像”的标准来评价儿童的绘画作品,而是要多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及表达表现的意愿。
  二、对话,剖析教师的误区
  接下来,我们就小班教师A的困惑展开了研讨,主要通过对话的方式分析教師A的教学行为,对话主要围绕以下两个话题展开。
  话题一:教师眼里的梨
  问:“为什么你认为牛牛画的是梨,不是苹果?”
  教师A:“苹果一般都是圆圆的,而牛牛画的是椭圆的,很像梨。我在画前要求孩子画圆圆的苹果。”
  问:“你见过两个完全一样的苹果吗?”
  教师A:“没有。”
  问:“你觉得牛牛画的是梨,那么你知道牛牛认为他画的是梨还是苹果吗?”
  教师A:“不知道。”
  问:“在不了解牛牛的想法的情况下就认定牛牛画的是梨,合适吗?”
  教师A:“嗯,我确实是在以自己的标准评价牛牛的画。”
  接着,我们请教师A观摩了前面有位教师画的爸爸头像,画像中的爸爸有一张孩童般的笑脸。问:“你认识那位爸爸是吗?”“是。”教师A答。“那你觉得小B老师画得像吗?”“不太像。”“那你觉得她画得好吗?”“好。”“为什么?”“因为爸爸很疼爱小B老师,总是对着她笑。小B老师画出了她心目中的好爸爸。”“说得太好了!”我们给予了肯定。教师A继续说:“我似乎明白了。画面中的爸爸无论容貌如何,都是那个教师心中疼爱她的好爸爸。”然后我们让现场的其他教师谈谈想法。“教师A认为牛牛画的是梨,是因为教师A把它界定为梨,这是老师眼里的梨。”“教师A之所以认为圆圆的才是苹果,是把苹果概念化了。”“幼儿绘画是用美术符号表达表现自己眼里的世界和内心情感的过程,我们要尊重幼儿用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的理解。”
  话题二:孩子心中的苹果
  问:“你认为牛牛为什么把苹果画成这样呢?”
  教师A:“现在我知道了,在我看来是梨,在牛牛心中就是苹果。”
  教师C:“也许,牛牛看到的苹果不是很圆,所以他就画成椭圆了。”
  教师D:“我觉得,孩子画的苹果是圆形还是椭圆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画的是苹果。”
  教师E:“幼儿绘画是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情感的过程,我们要关注孩子的绘画过程,而不是绘画结果。”
  教师F:“也许牛牛确实想画圆圆的苹果,可是对于小班第一学期的他来说,画封闭的圆有一定难度,所以他画成椭圆形的了。这说明孩子在绘画时难免会出现主观意愿与绘画结果不一致的现象,但并不影响幼儿对该绘画结果的认同和接纳。”
  经过对话,教师们认识到用概念化的统一标准去评价牛牛的画不可取,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教师要了解幼儿作品背后的故事,读懂幼儿的作品,幼儿基于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的表达表现。
  在对话过程中,有的年轻教师认为孩子的画浅显易懂,有更多的教师则认为要真正理解、读懂孩子的画有一定困难。于是我们的研修活动自然地进入了下一步。
其他文献
在事故调查中,查明事实真相,弄清事故的经过及事故中人、物、环境、管理等状态以后,必须进行事故原因与事故责任分析,并提出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因此,事故分析是事故管
2010年4月17日的《羊城晚报》副刊刊登了一则有关胡耀邦的轶事:胡耀邦去世后,他在老家农村种地的亲哥哥赶往北京奔丧,没有买到坐票蹲在车厢接口处,想起亲弟弟不禁抽泣,列车员
该成型机的控制系统和三个独立的锁模装置安装在底座上,三个独立的锁模装置成直线排列,每个锁模装置配有一个锁模油缸、一块上模板、一块动模板、四个哥林柱及二个合模油缸,
在编制出FT后,我们已找到了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所有原因事件,以及原因事件与顶上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但是只编制FT是不够的。因为哪些基本事件同时发生时,顶上事件就必然发
综合评述了所有存在的太空星际空间、地球和多种生物体中的线状卡宾碳以及在实验室合成的各种线状卡宾碳,重点评述了线状卡宾碳的稳定性和存在性。分析认为线状卡宾碳的稳定
神游万仞自强不息精骛八方为国为民嘉言懿行益后人心怀天下先忧后乐志在千里立德立功高风亮节永垂范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 Happily Everlast
【正】 七喜最近推出的台式机喜悦8600A 无疑是功能最齐全的了,把所有的亮点集于一身:双核、独显、宽屏大液晶,以及家庭用户少不了的媒体中心动能。以上这些配置已经算是一步
1983年底国际海事组织公布了1986年至1982年期间海洋液货船严重事故统计分析。自1978年以来。国际海事组织每年都公布这种统计分析,其目的在于从中吸取教训,研究改善措施,促
我国以往使用“轻伤”、“重伤”、“死亡”来衡量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然而实际上伤害后果千差万别,统用这三类去衡量,不能清楚、明确地反映对于工作、生产的长时期的影响。
结合油田企业的自身条件和职工素质,把职工的积极性与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建立适应新经济时代下油田发展所需要的新的价值观念、新的服务理念和新的竞争理念,从而达到内增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