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过剩时代党报重大政论策划应彰显特色凝心聚力——以湖南日报建党100周年政论文章为例

来源 :中国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面对媒介过剩时代党报重大政论宣传策划,湖南日报政论写作团队统一思想、彰显特色,回应关切、凝心聚力,以历史的厚度致敬百年奋斗,以理论的深度展示光明前景,以火热的激情升华主题感召时代,以精美的语言感染网上网下,成为省级党报宣传报道的扛鼎之作,在客户端、微信公号、微信朋友图形成刷屏之势,受到广泛好评.
其他文献
中国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国际传播格局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新的战略发展框架,为国际传播影响力的提升擘画了未来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导.中国报业应把握历史机遇,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引下,以重大议题发声提升国际传播力度,以中国故事阐释提升国际传播厚度,以传播平台扩展提升国际传播广度,以话语体系构建提升国际传播温度,实现国际传播影响力的有效提升.
传媒集团党建工作有其个性特点和基本规律.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加快媒体融合、产业发展,需要牢牢立足自身实际,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推动党建和业务相融相济.本文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2020年以来党建工作为例进行探析.
在新媒体冲击下,电视综艺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其优化创新提供了新动能,“AI+”模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电视综艺节目中,对价值观念的渗透也不断增加.本文以CCTV1央视综合频道为例,分析人工智能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应用现状,探析电视综艺与人工智能融合的特征与未来.
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快速调整与被信息技术所牵引发生的文化传播形式变革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面临着深层次原生问题和随形势变化而产生新问题的双重困难.包括文化内容缺乏深度、文化建设主体匮乏、传播思路狭窄以及文化产品群扁平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精准把握中国文化传播在实体形态和特色文化内核上的深度融合.因此,需要以促进中国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实体形态和特色文化内核的融合为核心思路,加强文化内容深度的发掘,深化文化传播主体广度的发掘,加快传播思路的调整,开发不同文化内核层次的产品.
处于传播市场基层的地市级新媒体在国家、省级新媒体与其他各类新媒体的夹缝中,发展经营举步维艰,寻求新的突破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有相似发展背景的实体零售业“名创优品”的成功模式,说明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即使传统行业也有很大的创新空间,期望这一模式给地市级新媒体发展提供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其中“国际舆论引导力”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体现.舆论引导力包括舆情监测力、议程设置力、演化传播力和效果影响力四个方面.本文分析了我国主流报刊国际舆论引导力的现状和问题,并从重视国际舆情监测、海外受众调查、话语体系创新和扩大国际舆论朋友圈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机制创新与相应策略.
金华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积极开展民间外交,举办多层次对外交流合作活动,用外国友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金华故事,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为媒体如何做好国际传播提供了样本,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借鉴.
移动互联网时代促进了网络传输技术的提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终端的兴起,使传统出版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纸质出版编辑工作必须紧跟移动互联网的浪潮,通过向数字出版转型,适应读者习惯的变化.本文对移动互联网时代读者阅读习惯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变化对数字出版各方面的影响,提出数字出版业务的改进措施和行业发展建议.
如果想让自己的摄影作品从平平无奇变得立体而有张力,摄影人得先学会赋予作品层次感和空间感,即在二维的平面照片中营造三维的感觉:有远近,有大小,层次分明,令人观之仿佛身临其境.在构图时,摄影人可以用透视技法“造空间”.透视效果基本原则是“近大远小”.在拍摄一些线条感明显的物体时,我们可以选择广角镜头,或者采取仰拍和俯拍方式顺着线条延伸的方向拍摄.摄影人要培养自己的角度意识,在拍摄时尝试更多角度,寻找最能体现纵深感和空间感的角度,不断试拍,转换思路.
期刊
天猫品牌形象的塑造总体而言是比较成功的.本文在对天猫品牌形象的历史沿革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从产品、个人、符号等层面,以符号、理念、传播、营销为四大关键词,解读天猫品牌形象的塑造路径,以期为当下互联网数字产品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格局提供有益参考,为数字产品找寻转型之道、打造高成长空间提供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