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地球”的垃圾生意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lyda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地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绿色地球”)与成都市锦江区的合作,要追溯到2011年,那时政府试点垃圾分类,投入400万元购买为期3年的服务。
  “绿色地球”赢得政府合同的原因是,它承诺到2014年服务8万居民用户,引导居民垃圾分类。
  3年过去了,“绿色地球”因成都的实践,被住建部评价为“垃圾回收分类做得最好的企业”。这个貌似“垃圾换商品”的模式,实质是背后链条的建立以及政府购买的支持。
  当然,“绿色地球”也确实完成了政府自己“干不了”的事情。
  废品积分账户
  成都市锦江区一个住户过万的小区内,每周日都有上千居民提着捆叠得整整齐齐的硬纸壳、或装满可口可乐瓶的袋子,排队等在称重器旁。
  专门制作的称重器,仪表盘可以输入居民的门牌号,称重后自动折算成积分:1公斤塑料兑换30个积分,1公斤报纸兑换12个积分,1公斤织物兑换4个积分,1公斤玻璃兑换1个积分……
  然后,居民就可以在旁边用积分兑换肥皂、洗衣液、抽纸、垃圾袋等物品。
  除了周日集中称量,饮料瓶、利乐包及易拉罐等可以投入每家日常设置的回收箱中,它们可以通过读取二维码计算出重量,直接把积分转到住户的账户中。
  算起来,60积分可以兑换20个垃圾袋,90积分可以兑换一块透明皂,1200积分可以兑换一袋洗衣液,1300积分可以兑换一只电水壶……除了当场兑换,也可以在“绿色地球”的网站上兑换,而且积分不会失效。
  “这些废品的回收基本上是比照市场价格来的,但我们不想把它变成买卖关系。”“绿色地球”总裁汪剑超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他说:“任何一个商业模式,包括嘀嘀打车,最初都是靠奖励、补贴来改变人们的习惯。”
  2008年,因为“国内的垃圾围城已经看不下去了”,几个有着国外生活经历的年轻人来到成都,谋划一件“很小的大事”——采用积分兑换实践垃圾分类。
  “绿色地球”副总经理兼创始人之一李力告诉本刊记者:“我们借鉴的是当时美国特别火的一家名为‘再生银行’(Recycle Bank)的公司的运作模式。”
  “绿色地球”设计的“再生银行”中国版是将银行卡变为更易操作的积分账户。
  尽管有成功先例,但早期“绿色地球”运营十分艰难,濒临破产。一度,“绿色地球”的创始者一个接一个离开,但李力坚持了下来。
  回收链条的建立
  “我们不停地给政府灌输垃圾回收积分的理念,但2008年这个理念还很超前,政府工作人员完全听不懂为什么要去做。”李力说。
  直到2011年,锦江区政府才抱着尝试心态招投标,购买企业服务,选择了“绿色地球”。“那也是相当大胆的。”汪剑超回忆。
  在获得政府购买之前,他们需要到小区逐一谈判入驻事宜。刚打开电脑里的PPT,“就被人请走了”,很多小区物业管理人员都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由于“绿色地球”还需要手机号作为计算积分的凭证,住户会很警惕:“你们是不是骗子,要手机号干嘛?”
  不过从2011年开始,已经有小区主动找到他们,要求他们帮忙做垃圾分类。
  “小区物业都知道这是一个趋势,垃圾分类迟早要推行,与其自己花精力去做,不如直接找我们,人的意识是不断提升的。”李力说。
  由于初期废品量少,“绿色地球”一个月只能收到一两吨可回收物,与对接企业谈判时并没有议价权。
  后期,在获得政府采购后,他们回收的垃圾越来越多,才能与华侨凤凰纸业——成都最大的纸厂坐在一张桌子上谈判。
  “我们与终端的结合比较紧密,厂商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量大的基础上如果可以去掉中间商环节直接合作,就能节省大量资金。”李力说。
  也是因为规模的原因,经过精密的测算,“绿色地球”决定主要采用人工分选线节省效率,“如果将来规模进一步扩大,会考虑采用一些半自动分选设备,比如,可以直接把金属吸附出来的设备。”
  现在“绿色地球”每月回收量已经超过200吨。
  有了垃圾,还需要对接商品提供者。“绿色地球”起初都是到麦德龙等超市采购用于积分兑换的产品。
  他们也和银行谈过合作,因为有“再生银行”的先例,银行都比较认可这一理念,但评估后依然觉得“规模不足。”
  “量上来以后,为了扩大消费群体,一些厂商会让代理商给出最优的价格,并免费给一些新产品。有些厂商主动找我们合作,比如最近民生银行就想把银行的服务和‘绿色地球’的服务结合在一起,做一个‘绿色梦想计划’的联名储蓄卡。”李力说。
  办理过这种储蓄卡的家庭,拿出垃圾会获得多一倍的积分,兑换物品也可以扩展为全家福照片或是为孩子生日定制特别礼物。
  2008年至2014年8月,“绿色地球”覆盖了锦江区113个小区、6.51万住户,居民参与率达50%,回收处理再生资源2649吨、发放3992万积分,已经兑换2790万积分,发放总价值150万元的礼品15.6万件。
  低附加值垃圾怎么办
  无论是周日的集中“收购”,还是日常回收箱中的成果,都会运到“绿色地球”专建的露天垃圾场。
  垃圾场内异常整洁,纸和纸、塑料与塑料、金属与金属整齐扎堆。分拣前,工作人员先将回收箱中的垃圾扫描录入,最终在流水线上分类,再对接到正规的再生资源厂家。
  比如纸张,它将在几天内被送往造纸厂进入打浆机,得到重生。如果垃圾分得不好,在录入身份时工作人员还会做记录,之后由“绿色地球”的客服人员专门给住户打电话,进行指导。
  这就是“绿色地球”的回收体系。“它打通了小区、垃圾分拣线、垃圾大宗回收、商家合作整个链条。特别是对于那些低附加值的东西。”汪剑超表示。   按照他的说法,可回收垃圾其实可以细分为四类。第一类,有人卖、有人收;第二类,有人捡、有人收;第三类,可回收、没人捡;第四类,有价值、没回收。后两类的比重甚至占到可回收垃圾总量的15%,大多数只能被焚烧填埋。
  “收破烂的人只喜欢收高附加值的东西,附加值低的由于没人收,后端的产业也不发达。但这部分可回收物,我们必须接手。”李力说。
  他们分析,可回收物附加值低,一部分是材料本性决定。“比如玻璃,在我们的渠道里会亏损,对接一些铺装地面的装饰材料厂家后它的价值会变高。”他解释说。
  另一些则是因为收购渠道少,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及后端产业链。
  然而,低附加值垃圾只要累计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对接有效的渠道处理。比如牛奶盒在成都本地最高可以卖到800元一吨,在上海却是1800元到2000元。当成都的牛奶盒积累到一定数量时,上海的公司就愿意接手。
  几年来,绿色地球共回收低附加值回收物1828吨。“只要量稳定,总会有办法。后端厂商没动力建厂的根本原因,是前端那些收废品的人没有动力收。”李力说。
  为什么交给企业
  “由于政府相关部门人力有限,当政府将部分服务转包给企业后,可以用更少的钱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汪剑超说。除了低附加值产品的回收办法,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激发用户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绿色地球”绞尽脑汁想了许多办法。
  比如“绿色地球”的可回收垃圾桶,为了吸引人投放,不仅有超大容量,而且色彩绚烂、形状可爱,兼具防翻检和防偷盗功能。
  垃圾一旦投入,除了清理人员,其他人几乎无法从这个箱子内再掏出垃圾。垃圾桶上,还贴有分类标准、投放程序、积分兑换时间表等温馨提示。
  “我们以前就傻傻地放个桶在院子里,也没什么人来投,可回收物也老是被偷走。这个新式垃圾桶算是第三代了,我们还为此申请了专利。”李力说。
  这些举措,与政府过去设在社区的回收垃圾桶大不相同。
  其实政府的短板非常清晰:人手不够,分类垃圾往往属于固废处理的处室,几个人根本无法专心应对。
  也曾有政府部门购买了大量宣传册、冰箱贴,用完一次全部废弃。
  更关键的是:企业要找盈亏平衡点,更要考虑效率、成本、结果,以及政府的考核,种种约束之下,有动力和动机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这也是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只不过过去很少有人觉得,它可以用来处理垃圾。
  一个例子是,汪剑超他们还通过数据化管理为自己设定了几个关键的业务指标。“比如,上星期多少用户参加了回收,一周回收总量有多少,多少用户的分类是合理的……有了这份数据统计和分析,一旦发现某小区回收活跃度下降,我们就会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实际上,垃圾分类在2011年前,各个城市都是政府自己做,很少有社会力量大规模参与,更不要说直接购买社会服务。”他说。
  汪剑超认为,“如果政府自己花钱,得到的结果很可能是一年花500万元,换了一批桶,打了一些垃圾分类的宣传横幅,具体效果怎么样很难说。而如果交给企业,就能花更少的钱,达到更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2015年3月30日起,上交所首批分级基金——易方达上证50、西部利得中证500正式发行。从此,分级基金这块大蛋糕不再由深交所独享,进入了沪深争霸的“双城记”时代。  过去,分级基金全部在深交所挂牌交易。自2014年7月牛市启动后,凭借产品内在的风险分级与B份额加杠杆机制,分级基金获得井喷式发展。军工B、证券B、传媒B、互联网B、中小板B、创业板B等涨幅巨大,备受追捧,财富效应显著。现在深市已有9
“对自己犯下的罪行,作为实行者当然应由自己负责,同时要彻底追究罪行的命令者,还有制造这种局势的当权者的责任。”——1982年,在一封给友人的书信中,“中国归还者联络会”(以下简称“中归联”)会长富永正三如是说。  1940年入伍的富永正三,曾任日本华中派遣军第39师步兵第232团连长。但他没能进一步晋升——1945年被俘,并于1950年被送到位于抚顺的战犯管理所。  6年后回到日本,富永正三由战犯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分别通知河北省、上海市、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结束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受此影响,天猫、1号店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医药售卖业务被纷纷叫停。  为何叫停,安全是最大软肋。在药品销售市场,如何把握好“网售”这把“双刃剑”?
12月10日举行的2016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上,两名跑者猝死。15日,主办方确认一名猝死跑者是替跑。  “跑马”正热,负评和争议频出。由此引出的讨论是,中国的城市马拉松赛事是否“过热”到需降温?所谓马拉松“泡沫”和“大跃进”真的存在吗?
(西北某省政法干部)  “奖孝金”这一制度设计的最大问题,还不是金钱刺激,而是公示子女探望记录。这是否有道德强迫之嫌?是否有暴露老人和子女们的隐私之嫌?  百善孝为先。没有几个中国人愿意背负起“不孝”的标签。想想看,得没得奖金不重要,可是,“孝心榜”上墙,谁家的儿女落后于人,势必就成了护理院这个相对固定的小圈子里,一群朝夕相处的老人们的日常话题。  2013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这个春天,一场与“超级稻”有关的舆论风暴骤起。  风暴其实发酵自2014年底——当时,有消息称中国安徽蚌埠农民种植的“超级稻”出现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在此前某媒体的报道中,受灾农民质疑种子生产企业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平高科)涉嫌虚假宣传、隐瞒品种缺陷。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下属的种子管理总站因此明确表示,不再欢迎涉事超级稻品种“两优0293”。  真相究竟如何呢?  “与袁老师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与德治,是人类社会进行自我管理和规制的一对经典关系,也是一道贯穿古今的国家治理难题。“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法治和德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不可分离、不
作为全世界最主要的致命传染病之一,曾经让人们谈之色变的结核病目前仍在全球肆虐。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报告新增病例约900万例。  而在这些新增病例中,耐多药结核病(MDR-TB)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陈明亭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中国每年100万的新发病例中,超过10%都是耐多药结核病。  中国新发病例占全球四分之一  上世纪40年代,医学界曾非常
网约代驾是“互联网 ”的商业模式,代驾经营者的性质到底究竟该如何界定?普通消费者很难弄清楚。虚拟经济具有低成本、快捷、范围广的特点,但同时对消费者也会带来权益保护上的困难。  首先,消费者寻找经营者难。网约代驾经营者利用互联网的条件,只需在某地注册一家公司,业务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据我了解,即便是目前几个规模较大的网约代驾经营企业,也只在一个地方注册,其他开展业务的地区并没有另外注册办事机构。
从事商品住宅的开发,车位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建设的车位不及时消化,会成为低效资产,不但影响资金的周转,还可能引发纠纷,直接对经营产生困扰。  对开发商而言,要合理配置停车位数量,取得规划依据;尽早销售,避免夜长梦多。  很多开发商在卖房子的时候,不是同步销售车位,而是要在小区交付后才卖,这就非常容易引发纠纷。因为业主已经适应了小区里的一切,认为自己是小区的唯一主人,当然不认可开发商卖车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