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办公室里的“跷跷板”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u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人节约的主意打到市长办公室里去了。3月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南京出台办公室装修和办公用品配置标准规定,市长办公家具不得超过1.5万元,处长办公桌每套不超过1000元,局长的笔记本电脑不能超过1.4万元,至于机关办公室装修,则每平方米费用不能超过450元,等等。
  节约的理念是好的,因为现在的行政成本实在太高,用掉的可都是纳税人的钱。至于规定的“动机”,我们旁观者也不好作诛心之论,硬说人家是为了树立“机关软形象”,建设“软形象工程”。但我还是想起不久前的一条新闻:去年8月,新华社发了一篇述评,主题是反对“办公浪费”,其中反面例证是:皖北一个规模不大的地级市,书记和市长实现了“豪华办公”,每人独占6间办公室,而且还有一间装修精致的卧室。一时间,“市长办公室”新闻引起强烈反响,媒体评论如潮。在反面形象旁边树起正面形象,其“正效应”当然会成倍扩大。
  可是,从独占6间办公室到家具不得超过1.5万元,我还看不到本质的变化。报道里有个细节:南京市在弄出规定之前,“还专门到其他城市‘取经’,最后出台的标准属‘中等偏下’水准”。如加分析,为了这么一个简单的规定,竟 “专门到其他城市‘取经’”!这本来打几个电话花一点长途电话费就可以问得清、搞得定的事,有必要消耗这么多“办公经费”把“真经”取来吗?这一头节省一点,那一头又浪费一点,这就是可想象的“市长办公室里的跷跷板”。
  经济中有一种“跷跷板效应”,那就是此消彼涨。同理,在“市长办公家具”上省下一点,在别的领域就可以多花一点,最终并没有将行政成本真正降下来。而节省的那一点属于“显性成本”,多花的那一点则属“隐性成本”,是公众看不见的。如此这般,市长办公家具就很可能是做做样子的了。
  办公用具奢华浪费,还是简单节约,都属于“领导自律”的范畴,不要以为出台一个标准、规定就是 “制度化管理”了。而且,此一任规定这样的标准,下一任可以出台那样的标准,这就是所谓“人去政息”。所以,“想简约就简约地动用公帑”与“想豪华就豪华地动用公帑”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古罗马哲人西塞罗说:“政府的行政机构就像一家信托所,须为委托人的利益而工作,而不是为受委托人的利益去工作。”因此,真正优质的“信托所”,其办公经费是“委托人”或“委托人”代表说了算的。如果经过“委托人”的同意,办公室装修得豪华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他文献
近十几年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东平湖是国务院确定的黄河下游重要的防洪工程,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东线重要的调蓄水库,因此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通过分析
国内外期刊业发展的实践证明,集群化是提高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和模式,为适应这一发展规律,我国科技期刊业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改革,但目前科技期刊的
为阐明体重和能量代谢的生理调节对动物适应食物短缺的作用和意义,将成年KM小鼠按自由取食量的75%和50%随机限食四周,再重喂食四周.分别测定了摄食量、基础代谢率(BMR)和脂肪含
引起婴幼儿肺炎的病毒病原中,除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外,还与其他许多病毒如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等有关。许多研究表明,RSV可引起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也与儿童哮喘的发生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