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在手脑并用中不断成长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倡导手脑并用,鼓励人们要在劳力上劳心,要把动手和动脑有机结合,才能成为“开天辟地的大好佬”。而劳技课程具有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特性。因此,教师要给孩子们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主动参与劳技学习,发展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活动中感受劳技活动的乐趣,从而不断提升儿童的核心素养。
  一、劳技教育中手脑并用的好处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育不是通过教师由外而内灌输进行,而必须通过儿童的“动”来进行。所谓的“动”,我们认为就应该是动脑动手,还应该充分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唯有手脑并用,才能让劳技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学生情感更加投入,从而更积极地发挥自己作为学习主体更灵活的优势,促进自身素养的提升。
  1.手脑并用能够让儿童品味到活动的乐趣。一个人如果对某个事物毫无乐趣,是不可能对他进行孜孜不倦的钻研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的。勞技教育手脑并用的特性让儿童不再枯燥地倾听老师的说教,而是在自身兴趣的驱动之下,在愉快的氛围中把艰苦的劳技学习转化为发自内心的喜好、热爱和追求,进而上升为自觉的探索。因此,劳技活动学习项目要设计得有趣味、有吸引力,让儿童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受,乐于探究、乐于创作,产生参与的欲望,感受学习和成功的快乐。
  2.手脑并用能够让儿童具有实践机会。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手脑并用重在实践,既可以以项目化形式开展劳技学习,也可以以设计为实践活动,让儿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在形式、时间和空间、取材方面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和更大的开放性。只要符合教育要求,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劳动实践活动,都可以创造条件开展。在教师的帮助下,儿童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参与劳技活动,自己独立操作,手脑并用地主动探索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现已有知识的不足,产生强烈渴求新知的心理,这样在反复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和发展。
  二、劳技教育中手脑并用的实践
  1.因势利导,动态生成
  都说课前不精心预设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同样,课堂上不关注生成的老师肯定不是尽职的老师。重视课前预设是尊重学生,关注生成也是尊重学生,更是发展学生。例如在“制作折叠式衣架”的时候,按照常规的教学步骤应该是教师示范,学生进行弯折,然后是围方,最后是利用钳子绕圈链接的技法。在教学预案当中,认识铁丝和钳子之后,应该是采用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开展教学。备课的时候,以为孩子们能够快速学会基本的技法。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认识了铁丝和钳子之后满心欢喜,跃跃欲试,整个课堂已经显得热闹起来。如果此刻继续按部就班照着预案进行,势必会影响孩子们当前的兴奋状态,减弱求知的愉悦感,课堂上没有思维的碰撞,也没有问题的冲突,势必会显得平平淡淡。因此,我马上因势利导:你可以利用钳子让铁丝变形吗?孩子们可高兴了,大声回答“能”并立即开始行动起来。随后的几分钟,孩子们呈现出一个富有活力的、手脑协调并用的创作过程,他们享受其中,也让我看到了活跃思维的快乐。在孩子们快速完成的简易作品中就有下个环节需要掌握的弯圆、弯折、围方以及绕圈等内容。因此,劳技课的教学所需要的素材不完全是儿童模仿教师做成的,更应该鼓励儿童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和爱好渗透其中来生成素材。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儿童,引领他们的思路,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才能真正实现以生为本;因势利导的课堂生成,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合作探究,手脑并用
  作为一所乡村小学,进入冬季之后,儿童的室外游戏项目较少,于是我利用社团活动时间指导孩子们缝制沙包,让他们在观察、分析、讨论、尝试、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缝制活动中,使他们手脑并用的生活能力得到培养。首先,我让孩子们自主尝试把两块布缝合起来,学生遇到问题后,播放回针和卷针的教学视频,孩子们观看视频后,再次动手尝试。教师深入各组,并邀请针线好的家长、教师参与到这一过程当中进行手把手指导,让儿童熟练掌握针法。在此基础上,把沙包的样品分发各合作小组,孩子们观察沙包,分析、探究六块布的拼接方法以及顺序,选用的针法和缝制的步骤,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引导儿童说出步骤并进行梳理、板书。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缝制沙包,每组缝制两到三个,组内同学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共同提高。整个过程,教师充分贯彻学生操作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的理念,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充分引导儿童进行探究。儿童通过合作探究获得知识,使他们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总而言之,劳技活动的过程就是儿童不断成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儿童的体验,感受和发展,从而为学生的成长创设一个更加宽广的活动天地。
  【基金项目:2016年江苏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陶行知手脑并用思想在劳技教育中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TY-C/2016/02。】
其他文献
斯威夫特把火车变冰箱  1875年,古斯塔夫斯·斯威夫特在芝加哥出差时,看到了活畜运输的全过程。当时因为不能保鲜,只能把牲畜活着运往市场,现宰现卖。在运输过程中,要为活畜提供饲料和水,还常会有活畜死亡,运费按照活畜上车前的重量计算,而最终宰杀活畜后,贩卖的肉的重量远低于此。他想:“直接运肉的利润一定是最高的,但要用什么方法保鲜呢?”  1877年冬天,斯威夫特用一个火车皮装满了畜肉做运输实验。他成
期刊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最近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常读书的人比从不读书的人平均多活2年。没错,尽管这是一种坐着的活动,但是,蜷在那里拿着你喜爱的书却可能是应该养成的健康习惯之一。  这篇题为《每天一章:读书与长寿的关系》的论文去年9月发表于英国《社会科学与医学》月刊。该研究查看了3635名50岁以上美国人的资料。整体说来,在为期12年的跟踪研究中,33%的不读书者死亡,而每周阅读3.5小时以上者的死亡率
期刊
安吉丽娜·朱莉,1975年6月4日出生于美国洛杉矶。身为好莱坞电影明星的她,当年和同为导演、明星的丈夫布拉德·皮特结婚,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引起了无数粉丝的关注。美国所有的狗仔队几乎全部出动,他们都想得到朱莉孩子的照片。  可惜的是,朱莉的防范措施做得非常严密,这些记者们没有一个人能如愿拍到照片。这时,有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杂志社公开表示:“如果谁能拍到朱莉孩子的第一张照片,我们愿意出400万美元买下
期刊
扎克伯格的妻子普莉希拉·陈接受采访的一段视频,瞬间把她推上了风口浪尖。她坦言:“运气不该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今天,我们应该打造一种机制,让每个人哪怕没有运气的加持,也有机会施展自己的全部潜力。”  本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一段视频,没想到却被无数人评论,人们想不明白:全球第三大富豪、最有钱的80后,怎么会看上这样一个皮肤黝黑、身材发胖、样貌如此普通的姑娘?  小扎卻始终认为:她嫁给我,是我“赚”了。她从
期刊
哈尔滨192.4万老年人口中有六成多空巢老人,他们不怕死却怕生病,更怕给孩子添麻烦。在他们的手机里,孩子永远在通讯录的第一位……  刚强了一辈子的她,那一刻抱着老伴哭了  65岁的朱阿姨一个人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已经5年了,担心突然病倒、担心突发情况,她脑子里预演过能想到的各种突发情景,但唯独没想过瘫痪的老伴会掉到地上。  3个月前的一天凌晨两点多,“咣当”一声闷响,平时连翻身都没办法做到的老伴好像
期刊
在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了解一个人要看他对陌生人的态度?”  其中有一个答案令人印象深刻:“因为陌生人和你的利益不相关,对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取决于智商和情商,对不相关者的态度取决于素质和修养。”  有一则新闻,看完让人心生感悟:一个城市,由于突降大雨,导致交通堵塞。一名交警仍冒雨执勤,一位女司机主动下车,将一把绛红色大伞撑到交警头上,为其遮雨。事后了解,这名女司机与交警并不相识,女司机却足
期刊
你是谁?你身边都有谁?  这两个问题,决定了你的一生会是什么样。  微博上有一句非常火的话:你的水平,是你最常接触的5个人的平均值。  与你交往的人想法越多、层次越高,你的能力提升就越快,机会就越多。  与你交往的人越积极、越乐观,你的生活也就越有趣,状态也就越好。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由量变到质变的。  和靠谱的人在一起  一个人最大的能力,就是让人放心、让人
期刊
20世纪20年代,美国纽约有个名叫艾丽萨的家庭主妇,她的丈夫亨利是一个精明的股市投资家。艾丽萨虽然不像丈夫一样能在商场上大展拳脚,但她有一颗乐观积极的心灵。在很多时候,艾丽萨都会用这份乐观和积极帮助丈夫渡过难关。  有一天傍晚,她的丈夫亨利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他抹着眼泪对艾丽萨说:“亲爱的,我们的幸福生活就此结束了,我的公司破产了,我们的房产也很快会被银行查封,今晚是我们睡在这里的最后一晚,明天一
期刊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与结晶,通过朗读训练点的探索与确立,如何让当代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其中的美,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把握,也提高自身的理解与审美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唐诗宋词为何流传了千年依旧被我们传颂着呢?这是解读它的魅力的关键一点,它拥有什么力量为我们所记住。相对于现代社会流行的东西,它就像是恒星一般,将光芒久久的播撒在世间。而现代社会很多流行之物
期刊
“细节决定成败”。注重细节其实是一种功夫,这种功夫是靠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当中,教师也要学会关注细节,在细节中教出精彩。  一、关注教学文本细节  关注教学文本细节,首先要求老师吃透教学文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理解编者的意图。分析出本篇文章的重难点,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细节。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重点讲解这些知识。  例如,在指导《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外文章的学习时,要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