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器官移植大会会议纪要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ok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办,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承办的"2012年中国器官移植大会"于2012年10月25-2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来自国内外,包括国际器官移植协会(TTS)和美国器官移植大会(ATC)主席、候任主席、历任主席等28位国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杨胜利等6位院士,国家卫生部、中国工程院、中华医学会、福建省卫生厅和福建省医学会、厦门市卫生局和厦门市医学会等领导,两岸三地的移植专家,以及厂商代表等,共1532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器官移植盛会.会议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谭建明主持,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郑树森致欢迎辞。

其他文献
公民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是一项全新的、充满挑战性的工作,经过近3年的实践,已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器官捐赠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1].当前,各级红十字会与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都在关注器官捐赠流程的规范化[2].本文拟借鉴管理学的"流程管理"理念,探讨器官捐赠流程的规范化管理.一、器官捐赠符合流程管理的基本特征流程是由一系列单独的任务组成的,使一个输入的流程变成输出的全过程.流程管理(
期刊
目的 探讨Perfadex液与UW液低温保存对猪肺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新鲜猪肺的小叶间动脉,制备为6条2mm长的血管环,按随机数值表法分入KH液组、Perfadex液组和UW液组,每组2条血管环在相应保存液中保存4h.观察在37℃下经吲哚美辛、N-硝基-L-精氨酸和氧合血红蛋白作用后,地诺前列素氨丁三醇引发的血管收缩反应,及不同浓度的缓激肽和非受体介导钙离子载体引发的血管舒张反应.结果
目的 比较心脏移植术后吗替麦考酚酯(MMF)个体化给药方案与固定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总结基于血霉酚酸(MPA)浓度监测的MMF个体化方案应用经验.方法 研究组48例受者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接受心脏移植术,术后依据临床事件及血MPA浓度谷值(MPA-C0)进行个体化MMF剂量调整,MPA-G0目标浓度为2.0~4.0 mg/L,随访12个月;对照组从数据库中选取2007年1月至200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价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51例肾移植术后1个月内的受者及26例健康志愿者,行肾脏斜冠状面3.0T MRDTI检查(扩散梯度方向6,b值为0、300 s/mm2).依据接受DTI MR检查当天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所有受试者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1组),为正常志愿者26例;(2)eGFR≥60ml·min-1 ·
心脏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最有效手段.国际心肺移植协会(ISHLT)报告,近10年来,全球每年进行心脏移植约5000例,已注册病例的中位存活期为11年[1].随着新型免疫诱导剂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发生率已明显降低,心脏移植后1年和5年的排斥反应累积发生率从1994-2000年的41%和59%降至2001-2009年的26%和44%,这表明心脏移植后早期的排斥反应风险仍较高,
期刊
目的 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首次完全缓解期(CR1)后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疗效,并分析二者间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受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139例CR1期AML患者,其中接受auto-HSCT者28例(自体组)和接受allo-HSCT者111例(异基因组)。自体组28例受者中,AML
“2012中国器官移植峰会暨器官移植医师高级研修班”于2012年12月7—10日在杭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移植界及相关领域的300余名医学专家、教授应邀参加本次大会。大会由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与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专业学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教授主持并致词,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陈实教授,中华医学会器
期刊
目的 研究人源化抗CD52单克隆抗体(阿来佐单抗)与抗CD25单克隆抗体(达利珠单抗)在小肠移植诱导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2年间1 1例小肠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在小肠移植时使用了阿来佐单抗(阿来佐单抗组),5例应用了达利珠单抗(达利珠单抗组).观察术前和术后12周内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变化情况,术后3个月内排斥反应、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受者肝、肾功能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COX)抑制剂氟比洛芬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氟比洛芬组(根据药物剂量不同分为A、B、C、D组4个亚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建立70%小鼠肝IR损伤模型,肝脏缺血时间为90 min.A、B、C、D组于缺血前20 min经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射5、7.5、10和15 mg/kg的氟比洛芬.再灌注后通过血清学和组织学
自1964年人类实施首例肠移植至今已近50年,同其他器官移植一样,小肠移植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受者和移植物的1年存活率已达到其他实体器官移植的水平,但更长时间的存活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1].肠移植分为单独小肠移植、肝肠联合移植和腹腔器官簇移植.单独小肠移植的适应证为肠衰竭患者,而一旦出现肠外营养导致的肝功能衰竭,就需要施行肝肠联合移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