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吃妈妈可要吃啦”容易埋下嫉妒的种子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482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刚出生时吃奶不积极,边吃边睡,拉耳朵揪脚丫子都没用,有次用了四个钟头才算吃完一顿,急得她爸几次三番跑过来叫唤:闺女,你再不吃,爸爸可要吃啦!我每次都狠狠白他一眼。因为这话来自一个很低级、幼稚的网络笑话。我怀孕的时候老公就给我讲过。说公交车上一妈妈抱着孩子吃母乳,旁边坐一小伙子,孩子不好好吃,妈妈就教育孩子:再不吃,就给叔叔吃啦!说了好几遍。小伙子最后幽怨地说:小朋友,你到底吃不吃啊?叔叔都坐过好几站了……
  没想到,我比老公好不到哪儿去,喂母乳时没来这一套,因为我没法吃自己的奶!加辅食时,孩子一走神我就忍不住了:闺女,再不吃,妈妈吃啦!说完举着勺子“啊呜”一声,假装吃了一口(怕自己的龋齿传染,一般不和孩子混用餐具)。只是,感觉那么别扭呢?
  不仅别扭,也不好使。闺女连理都不理我。
  姥姥说楼上有个小朋友不爱喝牛奶,爷爷就威胁她:喝不喝?不喝爷爷喝啦。说完三口两口就喝完了,小姑娘急得哇哇叫,再也不敢了。只要爷爷说“再不喝,爷爷喝啦”就赶紧抢着喝。
  可我还是觉得别扭,这法儿就算好使,也别扭。
  到底哪里别扭呢?
  前几天采访心理专家孟迁,问“嫉妒”的心理成因,提到了一个“匮乏感”,一样东西,别人占了,我就没了。匮乏感是导致嫉妒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内心富足就不会了,看到别人有,很好啊,他有他的,我有我的啊。专家的这一番解释让我心有戚戚,用“我吃了,你就没了”来威胁孩子,会不会是在传达一种不太好的心态呢?
  那天给闺女喂饭,吃了一会儿低头啃桌子去了,我举着勺子又抽风:再不吃,妈妈吃啦!说完鬼使神差真的吃了一口,完事自己愣住了,强大的惯性啊!然后呆呆地看着闺女,发现女儿也停下来在看我,大眼对小眼瞪了半天,我脑子里飞快地转着:女儿会不会因为我吃了感到恐慌?会不会争抢着吃饭?我偶尔来这么一次没事吧?不管怎么说,以后再也不能这么干了啊……愣神的过程中,女儿忽然冷艳地一扭头,看姥姥去了。我大吐一口气。
  事后想想,如果我对孩子说“你不吃,我吃吧”很平静,就像和朋友一起吃饭,你吃不完,我正好没吃饱,那也没什么吧。但是如果眼神中传递出“我吃了,你就没了。你没了,会很惨”这种威胁,“匮乏感”肯定就成功传递给孩子了。
  女儿那么认真地看我的眼睛,就是在寻找我的态度吧?我要传达给她什么样的态度,她就会接受什么样的态度。就像她不小心把摇铃扔到了脸上,会愣两秒种等待我们的反应,我平静地给她捡起来,她就什么事没有继续玩,如果孩子她爹紧张兮兮地去看她的脸,她就会装腔作势地哼唧起来……那天我说完那句“不吃妈妈吃啦”,就陷入了深深的纠结和思考,眼神里一定满是迷茫,于是闺女在迷茫地和我对视之后才会那么淡定……
  不论如何,还是别再用这个法儿鼓励孩子吃饭了,怕怕。
其他文献
女儿和妈妈天天吵架  这家庭来自新疆,为了孩子参加明年的艺考,来北京租了个房子方便女儿学习。没想到,这里却变成了他们家的战场。从早到晚,妈妈和女儿都在不停地争吵,大到今天坐什么车去上课,小到早餐吃包子要不要再喝一碗粥,桩桩件件,都成为她们吵架的起点。女儿开始胸闷气短,感觉心脏突突跳个不停,上不了课,带她去医院,医生告诉爸爸,最好带女儿去看看心理医生,于是,他们决定过来见见我。  爸爸也平息不了战火
期刊
浓黑的头发,圆形的眼镜,削瘦的瓜子脸,他是谁?哈利·波特吗?不,不是!这是我好哥们儿——李同。  虽然李同长得很像哈利·波特,但他却不会魔法,也不像哈利·波特那样老实。说他是个顽皮捣蛋鬼一点也不过。对于他来说,一天不做调皮捣蛋的坏事儿一天就手痒。他好像把这当成除学习以外的“第二工作”。当然,没人给他发工资,招来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狂追猛打。不过,他却依旧没有放弃过这份“伟大的工作”。  上次开运动会
期刊
家长要在“灵魂深处”重视孩子的学习  据调查,高中半数以上的学生想让数学“滚”出高考,初中生也大都谈论这个问题。现在有许多学生不喜欢数学等理科科目,倒也确实是事实。  父母如果自己对学数学这事认识不够,就很难指导孩子,就像盲人引导盲人,一起跌进阴沟里。  我有一个女同学,教语文教了二十多年,她的孩子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可就是数学不行。她费了很多心思,也想了很多办法。找来找去总也找不到她家孩子学不好
期刊
游戏一:鼻涕味的冰淇淋  青青是新入园的三岁小姑娘,这几天她感冒流鼻涕,鼻子已经擦得有些发红了。幼儿园的老师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帮她擦一擦流出来的大鼻涕,但她每次都很抵触,估计是因为擦疼了。几轮下来,青青都快哭了,老师灵机一动,举着卫生纸对青青说:我发现青青这里有好多冰淇淋哦。听老师这么说,青青站着不动了,好奇地看着老师。老师接着说:我最喜欢鼻涕味的冰淇淋了,你这里有这么多,可不可以给我一些呀?青青觉
期刊
减少孩子黏着要抱的最直接方法,就是经常告诉他“我最喜欢抱你了” 。当孩子提出要大人抱时,不管孩子年龄多大,高兴地回应:“太好了,我早就想抱你了!”热情地抱起孩子,享受地亲亲他,满足地说:“嗯,终于亲到啦!”这样,孩子很快会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不光是自己想跟大人黏一会儿,大人同样也愿意跟自己黏一会儿。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爱”自己,这比说十次“我爱你”的效果都好。如果手头恰巧没空,马上回应“太好
期刊
为了“来之不易”的孩子,差点跟老公决裂  这个月的“好事”一直没来,跑去买了试纸一验,呀!竟然见到了传说中的“中队长”,清清楚楚的两道杠!难道宝宝就这样来了?  虽然一直在准备,但总感觉自己还没准备好。我年龄还不算大,老公的房子也还没分下来,所以不急着要孩子。可大三岁的老公着急,每当想到等自己五十多岁了孩子大学还没毕业,他就像被狗追着一样,急得不行。  有次月经连续来了二十多天都不走,吓坏我了,去
期刊
读者座谈时,有位妈妈问:我儿子特喜欢看电视,不让看就哭,怎么办啊?  你们家经常开着电视?  唉,工作了一天,回家不开电视,就感觉少了啥似的。  把电视机关掉!——但,这样苍白无力的“命令式”的方法,不解决这位家长的问题哈。  再细问下去,这位妈妈觉得没有电视当“看护”,孩子什么时候都会缠着她,她连做饭、洗碗都做不了,就别提干完活喘口气休息休息了。  还有一个顾虑:她上班和工友们的话题多半是围绕电
期刊
出镜:王晶的女儿 王木(12岁)  多年来,因为我家没有电视,每每老友聚会,总有人这样问我:年底啦,发奖金了,该买个电视了!  哈哈,谁家没有电视呢,电视可是20世纪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它还是最广泛、影响最大、最具有覆盖面的传播工具呢。某年公司年会,我抽奖中了一台超薄高清的电视机,但是,我连包装都没有打开,至今还在闲置中。  好像走进每个家庭,扑面而来的都是电视机,我们家则是一整面墙的书橱。  没
期刊
凭借一部《红高粱》,张艺谋到柏林抱回了金熊奖,从此声名大噪,并接连拍过几部不错的片子。我曾经认为,张是大陆最好的导演,但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叙事开始破碎化,张艺谋似乎有些气喘吁吁;及至到了《三枪拍案惊奇》,他已经在努力向二人转看齐了。  一个酷似高仓健的人物,如此迅速地滑入一条下降通道,令人惋惜,也有些令人不解。不过,当媒体爆出张艺谋已经做了多年超生游击队“队长”的新闻时,尤其是他千呼万唤始
期刊
经典电影《毕业生》里的罗宾森夫人是个坏女人。  她勾引朋友的儿子本杰明,而且在本杰明爱上自己的女儿伊莲的时候,不择手段地破坏两个人的爱情。但有意味的是,《毕业生》里最迷人的角色,既不是青年才俊本杰明,也不是漂亮少女伊莲,而是这个著名的坏女人。  在《毕业生》那张同样著名的海报中,前景是罗宾森夫人穿着丝袜的、线条优美的腿,景深处站着本杰明。面对这赤裸裸的诱惑,他手足无措心痒难耐。饰演罗宾森夫人的女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