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例谈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2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只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学生没有深度思维和情感体验,很多阅读活动就会停留在搜集信息这一层面,不能形成有效阅读,学生也就无法从中受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本内涵,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055
  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生动为主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的一种特殊教学环境。而阅读则是中学生最重要的语文学习活动之一,阅读能力在语文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中是极为重要的构成基础。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怎样创设情境使阅读效果达到最大化呢?
  一、创设营造氛围的故事情境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能够把学生带入与文本内容相应的典型场景,这样的场景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一定的导向性作用,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时,笔者借用投影仪播放穿长衣的“依然先生”跟在几个穿短衣的小贩后面卖大饼油条的画面,同时配上瑟瑟的风声、苍老的“依然”声,还有这样的画外解说声:这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的生活原型,经文学大家鲁迅先生之手塑造的文学形象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概括人物形象。学生看到这样奇怪的商团组合,听了画外音立马来了兴趣,明确了阅读任务后迅速进入阅读状态。再如学习《武松打虎》一文之前,笔者布置学生预习任务:搜集整理水浒人物故事(尽可能不要互相重复),并写出100~200字的故事梗概,课前开展五分钟“水浒人物故事会”。结果是那堂课学生群情激奋,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由于时间关系只有三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有些没能上台的同学显得很失望,教师趁机提出让学生课后继续分享自己的故事。这样做既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文本的积极性,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将学习延伸到课余时间,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创设身临其境的体验情境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创设高度仿真的教学情景,能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就容易激起学生与作者的共鸣,从而较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達到高效的阅读。比如《背影》这一课,在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蹒跚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所蕴含的深情时,笔者让学生用自己的书本和文具模拟月台、铁道、父亲和橘子,然后边读原文边演示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过程。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父亲要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的不易,体验父亲拖着肥胖的身子爬月台的艰难,之后再请学生说说父亲关心自己的事件。经过这样的模拟和体验,学生对“我”与父亲之间深沉的感情有了更好地理解。再如学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笔者直接将学生带到花园里去,先让他们观察各色的花,然后就花的不同颜色提出自己的疑问,再从文中找出自己问题的答案。之后再让学生读课文并就花的变色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在课后主动去观察同一种花在早晨、中午和傍晚各呈现什么颜色,花初开时以及花将谢时又是什么颜色。这就提醒学生读书做学问要联系生活,用自己的实践来验证从别处得来的间接经验。
  三、创设体验文本的表演情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开展表演活动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将课文内容表演出来,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为了演好角色,学生会对课文内容进行充分阅读、深入理解,并仔细分析文中人物,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认真揣摩准备课上表演。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又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了解当时法国社会的现状:整个法国社会唯利是图、经济凋敝、下层百姓生活艰难的社会现实。再通读文章,然后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并揣摩人物的语言、心理,对人物的生活习性、语言、动作等进行一番想象,并假想自己就是课文中的人物,想象在那特定的时代、在那贫穷艰难的生活中自己是怎么处理各种事情的,最后进行课本剧表演。因为前期的充分准备,学生对角色的把握很到位。课堂表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有了很深的内心体验,轻易就走进文本,从而准确理解了文本内涵,使得阅读效果很好。
  四、创设图文并茂的画面情境
  教师将课文内容与相关画面结合起来——可以是学生随堂绘画,也可以是课本插图,创设直观形象又与课文内容一致的情境,便于学生很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本内涵。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前,笔者有意识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描述将下列景物画出来:一天傍晚,秋风瑟瑟,树叶飘零,落满黄叶的古道上有一匹羸弱的瘦马,马上还有一位疲惫不堪的旅人。马儿缓步前行,旅人举目四望。他看到古道旁有一棵苍老的大树,几根枯萎的藤蔓缠绕着大树,大树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大树不远处有一座小桥,桥下流水潺潺,桥旁边有几户人家,人家屋顶上升起袅袅炊烟。天边残阳如血,缓缓西沉。通过画画,部分学生已经感受到了这首元曲悲凉凄苦的情调,再通过朗读、默读、看着画面读,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天涯游子的那种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再如学习杜甫《使至塞上》一诗时,对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笔者也是让学生将景物画出来,并根据生活经验涂上颜色。然后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前往边塞的作者,自己置身于边塞大漠中,眼前所见之景就是画面描绘的内容,浩瀚大漠给人温暖又苍茫的感觉,这是何等奇特壮丽的边塞风光啊!
  总之,创设情境教学法是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要及时地引入适宜的情境,为学生营造切合其生活的阅读氛围,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第七中学 73060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教师运用支架策略进行英语阅读时所遭遇的有效性设计问题,并分析其教学过程、困难与对应策略的选择来提出合适的教学步骤。  关键词:支架策略;有效性支架选择;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049  支架策略(Scaffolding Strategies)为一种教师引导、支持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与学习任务,然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抓好作文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非常关心的话题。现结合教学实践作一总结。  关键词:作文教学;学生;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050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抓好作文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一位教师应
采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等方法,研究金川镍闪速熔炼水淬渣的主要物相组成和有价金属铜、镍在炉渣中的存在形式.结果表明,水淬渣的主要结晶物相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本文通过对过程写作法的介绍及研究探索,论述了过程写作法的作用与实施的四个阶段,并针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提出应重视写作过程,教师要从关心学生的写作结果转移到关心写作内容和这一篇写作的生成过程。  关键词:英语写作;过程写作法;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051  一、初中英语写作现状  1. 写作教学缺乏重视  教材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防止常规CAS€朞B铝热法精炼钢水时[Al]s和T[Al]过高而导致连铸时中间包水口堵塞,对用Al€朇aO处理钢水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用Al€朇aO脱氧能够同时降低钢中溶解氧、总氧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初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必须提高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提高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成为全体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053  大部分学生认为
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会,有两种类型少数民族大学生:民考汉和民考民.民考汉是从小在汉校接受汉语教育的少数民族,民考民是在本族语言学校接受母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两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