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天很近的村庄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3867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数星辰
  
  我和好友成仁端坐在狮子窝的天空下默默地数星星,浩繁深邃的夜空近在头顶。
  狮子窝是成仁的老家,也是我倾慕很久,早就想到的地方。星星稠密,清亮得像是我们的童年,伸手仿佛就能摘到,但是伸出手时,突然想到,“伸手摘星辰,恐惊天上人”?那么近的看着似乎触手可及的星辰,还是平生第一次。这样的星空下适合无语静坐,周遭的山野是静默的。小时候我坐在平原上看星星,夜空高而辽远,每一颗星星都是模糊的。母亲说,那星星离我们太远了。太远,所以目力难及,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也就飘渺。然而狮子窝的星星让我探究银河故事的念想变得很强烈,向天空象征性地伸伸手,抓到的其实还是虚无,那些星星仍在和我们捉着迷藏。其实我知道这样做是徒然的,纯净的狮子窝让星星走近我们,天不再辽远,心因此离得很近。记得岳父在前几日教我女儿认星座,女儿仰着小脸,一脸虔诚地望着浩渺的夜空,跟着她的外公,小嘴里念叨着:这星星怎么这么远啊?岳父说星星离咱们有好多光年哪!光年是个什么概念,女儿并不知道,但是她清楚星星离我们的确很远很远。可惜女儿没来狮子窝,不然站在那样的星空下不知她该有多兴奋。
  
  静夜读山
  
  四野的静寂,让此刻的我们觉得多说一句话都是累赘,更像是噪音。过惯了城市车水马龙、喇叭尖叫的生活,就这样跌入一种静寂的包围中,人很容易遗忘尘世的喧嚣。铃声再美妙,不敌天籁的万分之一。在春节这个隆重的节日里,这里是被遗忘的。小城里,鞭炮声此起彼伏,火药味充斥鼻腔,然而这里没有。除了厚重的大山在我们的脚下如沉思的智者,就是那些站立在那不知多少年的古树,默记着历史。没来由不爱这里,因为我已在声音里浸泡得太久,太久太绵长的静寂不免让我觉得是不是耳朵出了毛病,怎么会连一丁点儿的声音都消失了呢?
  圈里的老牛在灯光中瞪大眼睛;山羊如水的眸子清澈地望着我;狗卧在屋角,这一切的一切多像是刻意营造的氛围。不禁想问,这片生命的息壤,在亘古之前是否是这样?这里的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像山岩一般把生命的根铸在这里。多年前这里还不通车,在他们头顶时常掠过的是苍鹰,还有似乎稍纵即逝的飞机,因为临近的保山机场就在山那边。当路修成通车之时,一位老人曾经这样动情地对县领导说:“领导啊,这么多年,我在山上放羊,只看到过飞机,从来没有看过汽车!”大半截身子入土的他感叹道:若不是党的政策好,把路修进这大山,这辈子断无机会看到汽车了。他守望的只有大山和羊群,河流和阳光,关心的只有雨水和收成,山外对他来说是陌生的。通车后,他才有了机会沿着公路走出过大山。
  夜晚的星空下,我和狮子窝走得很近,近到心灵,我能听到来自土地深处植物的萌动声。
  
  甜美酒香
  
  即使现在我都离开狮子窝了,但是我依然觉得唇齿间还荡漾着酒的甜香。火塘边,糯包谷酒散发的清香再次诱惑了我。吃饭前,当成仁把酒端来时,我就闻到了那股甜香,轻抿一口,居然有股糯包谷味。糯包谷,我不禁想到粘在牙齿上,满嘴生津的包谷,我仿佛见到那挺立在山风里一身青衣的糯包谷,当它的籽粒经过发酵后还能保持着一份本真,确实让我有点纳闷了。喝过的好酒不少,但都是酱香型、曲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却没有哪种酒像我那刻喝到的糯包谷酒一样,居然保留了粮食本真的味道。我不得不佩服这位酿酒师傅的高超技艺。
  和成仁不禁再次推杯换盏,劈柴火熊熊燃烧着,把寒气撵得远远的,热气里,我轻易就醉了。这醉如此坦然,不像在都市里,我嘴里说着言不由衷的祝酒辞,怀揣着无穷心事。在狮子窝,我的醉是渐进的,无需人劝的。醉卧在床时,住的房间下面是牛圈,牛粪的气息似乎一直在鼻腔里流窜,这样的气息让我和这座村庄的距离骤然间缩短了。那一刻,我真想做一个终日耕作在这片土地上的农人,枕着富足,枕着希望。在氤氲的夜气里,我很快就闯入了梦乡。
  
  阳光引路
  
   阳光在狮子窝是纯粹的,纯粹得一泄无余。因了大山的率真,所以阳光在这里抛洒得毫不吝啬。我曾经在北方的平原上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然而冬天我最渴望阳光的时候,太阳却像大病初愈的病人,懒懒地出来露一下面,很快就隐去,风依然凌厉。冬去春来,阳光一日强似一日,到夏天的时候可以称得上贼毒,所以在北方,夏天最要防的就是中暑。在城市里,工业的污染,让天空的云层不断变厚,太阳总是躲躲闪闪的,就算是响晴的天,你也无法感知到阳光的真正味道。但是狮子窝的阳光却是一年四季如此,亮闪闪地照彻每一道山梁、每一条河流、每一棵树、每一根草;照亮牛羊、庄稼、土地、房屋和道路。有钱人现在时兴晒日光浴,然而狮子窝的人们,只要是晴天每天都可以享受日光浴,他们的皮肤呈古铜的颜色,朴拙自然。是的,得感谢阳光。阳光引路,让我惬意地徜徉在狮子窝的村里闲逛。
  春已经降临这片静默的土地,虽然夜晚还有些许寒意,但是蚕豆花和豌豆花的芬芳已经昭告春的莅临。我在亮晃晃的阳光下走着,我愿意就那么漫无目的地游走,阳光的纯净让我闻到了来自自然界微醺的味道。头顶的天蓝得毫无内容,所以太阳似乎就悬在一块蓝水晶上。那棵古老的核桃树此时的树影是不需修剪的画。那条蜷在树下的黄狗,看到陌生人走近,狂吠了几声,但是主人即刻从院内出来,带着善意的微笑,居然邀我这个陌生人进去坐坐。听到主人的训斥,那狗马上噤声,伏下继续睡觉,这样的阳光太迷人,春困,这狗亦然。
  沿着村庄的路朝下走,一只红腹的小鸟鸣叫着,停在了离我不远处的树枝上,我迫不及待掏出手机,想在最美的枝桠间留下它的倩影,它鸣叫着,尾巴闪动着,倏忽间飞走了。我有点怅然地望着它远去的身影。直到一条河边,我再次见到了那只鸟儿,它还是立在不远处的石头上。我虽然看不到它的眼睛,但是我相信它黑黑的眼睛里贮满的一定是生灵特有的善良,很惊奇这个和人如此亲近的鸟儿。想来这里的鸟儿是不设防的,它不怕枪支和人为的伤害,因为这块土地上有它钩织起的天堂。
  
  清河之流
  
  这是一条寂寞的河,因为这条河的清澈来自大山,流向大江,中途只有鸟儿在里面洗濯。我坐在河边的时候还有几条调皮的狗■水玩,在上游或许还有牛用它沾满青草汁液的唇吻过它。坐在一条纯净的河边,我知道自己身上的灰尘已经积攒得足够多。
  狮子窝的河流没有大河万马奔腾的气势,没有大海浩瀚的胸怀,它只是一条无名的河流,细流淙淙,梳洗着沿岸每一棵树木的根须,浇灌着每一块它能流进的庄稼地。朴素的河有着与生俱来销骨噬魂的清澈,像这块土地的眼睛那么明亮。阳光下的河让我忘记了自己的脚尚浸泡在清冽的河水中,忘记了我就那么痴痴地坐着,流水的声音让我进入了禅意的境界。
  我们村前那条河叫摇头河。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摇头河跟这条处于深山中的河流是相似的,透过每一缕浪花,我们都能清晰看到河底的石头,在河流转弯的地方,屯水很深,在那总能捉到细鳞鱼和河蟹,那样的时光纯净得像当时的河水一样让人留恋。这些年我回去后发现,摇头河已经惨不忍睹了,上游冲下来的有砖瓦窑的残砖断瓦,还有死牛死马、人的衣物、残破的农具等,摇头河似乎成了一个垃圾收容站。城市的河就更无法形容了,几乎都是散发着恶臭,每一条下水道似乎都通往城市之河,所以我在城市里是不会在河边驻足的,在河边驻足会让胃痉挛,经受一阵阵的翻腾。然而,狮子窝的河却是一条纯粹的河,因为它的河床里只有石块。这些来自大山的精灵就那么散乱地躺在河床上,也许这是一些度假的石头,也许是一些寻找梦想的石头,它们没有和垃圾为伍,多么幸运,充其量河床上散落着一些树枝,那都是河岸边树上掉下的,它们天然和河流亲近。站在狮子窝的小河里,我多想就那么化作一块红腹鸟儿足下的石头,随着清澈的河流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和树相依
  
  和成仁走在蜿蜒的山路上,他用手指给我他文章里提到的铁核桃、棕树、龙竹、花椒、枇杷的所在,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有些树的踪影却已难寻,这个家在发生变化,随之改变的是那些一生不到倒下不挪窝的树。还有他们的祖坟,离家很近。记得我父亲辞世的时候,他说要把他葬在高岗上,以便他能看到我家的炊烟,然而他虽然在高岗上,但是离家还是很远,所以我们每到节日总要去祭奠他。然而狮子窝很多人家的祖坟就在离家不远处,想来祖先们如有知,甚至能听到生者的呼吸声。树林里有自然倒下的大树,树上有厚厚的青苔,我们一伙人就坐在那棵树上,望着很远山下的黑水河,头顶的映山红正在燃烧,这火红的颜色让我感觉到春的确已经来到我的脊背上,带着特有的热烈。
  一棵古树上,寄生的树和缠绕的藤纠缠在幽深的岁月里。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喜欢站在我家门前的公路上观察过往的车辆,我看到那些大型货车里,巨大的树木被截成几段堆积如山,据说那是从滇西靠近缅甸的大山里采伐来的,有些还有殷红的树汁,我曾经似乎很傻地问母亲:那些树疼吗?其实若树有知,它肯定知道疼痛,更会为人类的采伐感到不安,我不由得想到电影《魔戒》里树对人的反抗。狮子窝的古树是幸运的,它们老其老,最终在自然中倒下,始终没有受到斧头和电锯的戕害,它们朽腐后还能和大山融为一体,不离不弃。
  像在星空下的端坐一样,我竟然半天在树桩上一动不动,不想多发一言,顷刻陷入了冥想。也许在城里我说了太多的话,芜杂的工作,纷繁的人情让我焦头烂额,那些从唇边滚落的话语有多少都是言不由衷啊。所以此刻我愿静默如树,愿化作这万树丛中的一棵。“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来到这里人的欲念似乎完全消失了。人一旦到狮子窝这样的地方,或许就会自然不自然地失语。就像成仁的父亲一样,他习惯了抽旱烟,坐在凳子上梳理那些缭绕的烟雾,所以看到成仁所写的“树系列”文章,不知为何我总会想到他的父亲。
  
  离天很近,让狮子窝变得纯净,端坐其上,似乎能听到星辰的私语;阳光灿烂,天空瓦蓝,河水清澈,鸟儿亲善,一切的一切空灵得让人恍惚间回到了童年。走进狮子窝,我贴近的土地亦纯净如灵魂,那么多的山就在脚下,你会想呐喊,喊一声,气壮山河;喊一声,心胸荡涤。然而它的深邃,最有资格解读的还是在这里生息的人们,为此,我愿再次失语。
  责任编辑 杨泽文
其他文献
一朵多愁善感的云  路过秀美江南  一场缠绵悱恻的雨  驻足眺望江北  还有那个名叫青梅的女子  徐徐打开六月的伞  想找一位被雨淋湿的书生  顾盼之中风情万种    看到她辫梢的栀子花么  开成一只白蝶形状  听到小巷尽头轻声呼唤么  莫非是她前生的爱情嗟叹    一只蜘蛛垂丝而下  恰好停在你的眼前  这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预兆  根根晶莹雨丝  排下迷乱的情感八卦阵    如果你走不出去  
期刊
乡村的早晨    湖水随意地涌着小小的浪花  小鸟自由地飞翔又落下  我把平铺在躺椅上的身体  像所有晨光中的叶片一样,尽情舒展    桌子上放着一杯茶  我可以喝,也可以不喝  膝盖上放着一本书  我可以读,也可以不读  城市远去了  一切都远去了  在这里,不再有劳累、压抑,以及伤害     有云从对面的山上升起  又在天空消散  有风穿过湖边的玉米地  又穿过我的衣袖  在不时响起的鸟鸣声中
期刊
青山    在那个乡间,一个莽撞瘦弱的少年背个绣花包,朝乡村小学跌跌撞撞地跑去,被踩踏起的那些灰尘:洁净,轻盈,刺鼻。他朝对面的山上望去,湛蓝的岚烟,正清洗着他的目光。我是那个少年,我们都是那个少年。那个刚从师范毕业的青年教师,在那块摇摇欲坠的黑板上写下“青山”二字,俊秀优雅,最让我感到羡慕的是那个老师口齿清楚地念出了“青山”二字。全班八个学生跟着他念着“青山。青山!……”唱腔味十足,我们沉醉在与
期刊
青梅一样的女子风姿绰约  嘤咛在一张弓弦上  巫山渺茫,洗尽铅华的面目  陌上的太守,落马彷徨而走  青翠的桑叶比作短剑  愤怒的丝绦,扎痛他垂涎的衣袖    薄如蝉翼的纱巾顺江漂去  纱和浣纱的人,醉倒了满江的鱼  书生荡舟而来,成就浣纱女的  一生华贵的时候,只有家国没有梦想  是纱,把吴越和古楚反复弹拨  谁能相信爱情?除了江中那两只红肚的鸳鸯    撕纱。她一边里笑着看着  落泪的纱巾和痛
期刊
思念渐行渐远最后一缕余辉  你的面庞渐渐模糊  叹息桥沉重的质感  生失去了光彩  你的船漂过我的爱情走远  两岸的烛火   摇曳着未知的悲喜  回忆始终是种奢念  不久一切尽殁  你的身旁你的背影陌生  于我  或许你会偶尔想起  或许你早已忘记    责任编辑 张乃光
期刊
这是一条宁静而无人的道路  两旁高大的树木  遮挡了南风带给我的轻柔  也遮挡了我对月亮诉说的挚爱  破碎的花瓣还在飘浮着  我不敢回头望去  只因道路曲折得可怕  流星在我头上找过一道弧  带不走我的心愿  也带不走我的寂寞    恋在大理    我依旧拉开了白色窗帘  品读阳光下的大理  一盘CD 一串手链  是那古城里静静流淌的河水  青石板上曾有我追寻过的足迹  爱恋的你是我生活的每个思绪
期刊
石榴花    嗤的一声  一根火柴  在绿色遮掩的枝头点燃  嗤的一声 又是嗤的一声  一颗一颗的火苗  不断绽放  等这个顽皮的孩童  点着了五月  它就躲在夏天里  裂着一粒粒的小碎牙  快活地笑    栀子花    从箱底里翻出那条百褶裙  年年那么素洁合身  羞羞怯怯地来到城市  立在熙熙攘攘的路边  站在脚手架上的阿哥认出了你  他说你是他的表妹  名字叫乡情    蔷薇花    旧日的
期刊
老 井    云龙多盐,云龙多井。所以云龙多以“井”为地名。  古代的云龙,八大盐井辐射了周边地区,云龙食盐远销腾越、西藏和印度。因盐运而兴起的驿道四通八达。在那些盐贵如金的岁月里,当打卤熬盐作为一种淘生方式在历史的舞台上为这一方的人们带来幸福生活的希望的时候,在人们心里,用马帮驮回来的,已不仅仅是物质经济的往来、是生活的富庶,更是文明、是交流、是对远方的向往。人们就是这样用盐粒织就了一张张四通八
期刊
在天之水,不仅是云,是雨。还有湖。  这水,或者叫湖,就栖息在云彩的深处。水里有鱼,天上有云,树间有鸟。鱼在云中游,云在树间晃,鸟在水上飞。  这是一片名符其实的在天之水,它还有个实至名归的名字:天池!  崇山峻岭间,奇迹般地闪现出这片丰盈的水。水周围的山,从容而镇静。在我的周围,我看到了大量原生的云南松林,蓊蓊郁郁围住了这片水,使它无路可逃,静静地留守在这天的高处。  这是一片不同凡响的水。它像
期刊
火树银花不夜天,黎民百姓舞翩跹;  新春正月闹灯会,胜景元宵火千年。  这“火树银花”、“开灯会”,正是描述“胜景元宵火千年”的花灯。花灯,作为一种民间风俗活动,有着久远的历史。  花灯,是灯节活动中的展演主体,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的花灯种类繁多,形态千变万化,制作技艺也各具特色。  弥渡花灯,首先是以“会火式花灯”为总体,它包涵了每个春节至元宵节期间的灯彩展示、观赏活动;也包涵了花灯活动中民众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