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态影像的立体定向脑电图在儿童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多模态影像融合的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在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例难治性癫痫患儿。术前对所有患儿行头颅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和视频脑电图检查。根据患儿发作期的症状学特点、影像学结果、头皮脑电图特点定位癫痫灶,利用SINOPLAN软件进行MRI-PET影像融合和三维重建并规划SEEG电极植入方案。根据SEEG明确癫痫起源,制定手术方案,指导致痫灶切除术。术后行门诊随访,采用Engel分级评估手术疗效,同时评估患儿语言和神经心理的发育情况。

结果

11患儿共植入103根SEEG电极,平均(9±2)根/例;11例患儿均可确认致痫灶位置并接受手术切除,术后均无出血、感染、脑梗死及脑积水发生。术后病理结果为:2例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Ⅱa,5例为FCD Ⅱb,1例为FCD Ⅲa,1例为FCD Ⅲb,1例为FCD Ⅲc,1例为海马硬化。11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为6~16个月,平均(10.4±2.9)个月。Engle分级:1例Ⅲ级,10例Ⅰ级。随访期间,所有患儿均无语言功能障碍;1例致痫灶位于旁中央小叶的患儿出现对侧下肢功能障碍,康复治疗后好转;2例神经心理发育落后的患儿术后6个月的韦氏智力测定量表评分均提高(术前:51分、55分;术后:75分、81分)。

结论

采用多模态影像融合的SEEG有利于致痫灶的检出,同时在三维可视的条件下指导SEEG电极的植入安全、高效,适合在儿童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中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探讨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技术在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4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SEEG检查。8例行手术切除致痫灶,15例行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1例多灶起源患儿行射频热凝联合手术切除治疗。采用Engel分级评估术后疗效。结果24例患儿共植入160根电极,每例植入2~1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低级别脑肿瘤伴癫痫的外科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癫痫外科手术的30例低级别脑肿瘤伴癫痫的患者(1~14岁)的临床资料。病变部位分别为多脑叶8例、功能区8例、非功能区14例(颞叶内侧10例,颞叶外脑叶4例)。手术方式包括病变次全切除、病变全切除、病变扩大切除。采用Engel分级评估术后癫痫发作的控制效果。结果30例儿童低级别
目的探讨儿童中央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癫痫中心收治的8例中央区FCD继发癫痫的患儿。术前对所有患儿行头颅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CT和视频脑电图检查,其中3例患儿接受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电极植入并行1~7 d的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根据患者的癫痫症状学、影像学
目的调查1999—2015年天津市居民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s)的死亡率及其变动趋势,探讨其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特点。方法采用天津市全死因监测管理系统收集1999—2015年天津市居民SAHs的死亡情况,统计天津市居民SAHs的死亡率,比较不同年龄、性别以及城乡地区间死亡率的差异,并分析其变化趋势。采用2000年世界标准人口计算年龄别、性别的标化死亡率。采用Joinpoint回归和Cochra
目的初步探讨微创后路椎间融合术(Mis-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通过导丝置入皮质骨钉道(CBT)螺钉改进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随访内容为复查CT和MRI,以评估患者椎管面积和椎间高度的改善情况;同时行疼痛视觉模拟
期刊
目的探讨基于框架的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定位致痫灶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北京丰台医院癫痫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疗联盟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采用SEEG评估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共60例。分析影响SEEG电极植入靶点偏差的相关指标、电极植入相关的并发症。电极植入术后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根据评估结果行手术切除致痫灶,观察手术预后。结果60例患者共植入颅内电极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对脑神经疾患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以及术前MRI检查对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2例脑神经疾患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前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评估血管与手术侧延髓头端腹外侧(RVLM)的关系。30例仅行相关脑神经的MVD(A组);42例行相关脑神经的MVD以及RVLM
目的探讨应用术中感觉运动皮质的神经电生理监测指导儿童癫痫手术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性回顾性纳入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癫痫中心收治的83例局灶性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均行切除性手术治疗,并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M)。采用体感诱发电位确定中央沟,并直接电刺激初级运动皮质记录运动诱发电位(MEP)以定位运动功能区,之后持续行MEP监测,观察相应肌肉的复合肌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