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上皮样细胞培养研究

来源 :海洋水产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9年8月起进行了中国对虾上皮细胞的原代和传代细胞培养。对取自甲壳,步足等部位的对虾上皮组织培养研究,共培养6批,获得传代细胞11株,其中1株传至25代,传代细胞形态为梭形和下沉上皮细胞形态相似。生长率测定结果,第4天细胞增殖达高峰,倍增时间为48.72h。
其他文献
利用ICP2070型单道扫描光谱仪,进行了水产品、饲料中微量元素镉(Cd)的测定研究,其检出限为2μg/L,回收率为98% ̄102%;用贻贝标样和牛肝标样对照,其测定数据完全在给定的标准值波动范围分内;分3批测定的重现性
该产品具有气气泡小、均匀、上升慢,散气面大的优点,从而使氧气更多地溶解于水,经与其他3种曝气器试验对比,其曝气效果归好,已在水产养殖及工业水处理中应用。
应用NIH纯系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探究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遗传毒性作用及对人类的潜在危害。观察并计数嗜多染红细胞(PCE)与正红细胞(NRBC)的比值、微核率;染
应用大鼠经口、经皮肤亚慢性毒性试验,对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毒理学进行研究。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1.2g/kg(经口),1.2g/kg、0.135g/kg、0.015g/k
将Eggers现场胃含物法移入室内大型玻璃钢水槽内进行,然后在尽可能相近的实验条件下 比较了室内流水模拟法和Iggers现场胃含物法,测定真鲷日摄食量、日生长量和转换效率 等生态能
在室内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温度、体重及摄食状态对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体重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并符合下列
在中国对虾育苗生产中,以红螺菌科的光合细菌作为育苗池的水质净化剂和对虾幼体的辅助饵料,显著了光合细菌所具有特殊功效。它能有效地改善和稳定育苗池的水质,建立有益微生态环
在20℃条件下,对分别饥饿处理0(对照)、3、6、9、12和15d的真鲷进行了再 投饵的恢复生长实验。结果发现,饥饿3和6d的真鲷在恢复生长中的特殊生长率、摄食率 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生态转换效率与对
1998年7月中旬,山东省日照市江港区石臼扇贝养殖区出现养殖的栉孔扇贝大面积死亡。死亡时间顺序由岸边开始向里面蔓延。1998年8月,进行了该水域的环境综合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域盐度适
通过对莱州湾东部海域的潮流数值模拟,详细地阐述了莱州湾东部海域的潮汐、潮流特征,特别对该海域的海水交换率与交换期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莱州湾东部秋季海水交换较夏季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