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性关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论两性关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来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kar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点摘要】或许两性关系才是人类社会发展难以突破的瓶颈。

建立新中国后毛主席让男女平等成为现实。历史发展到现在,经济发展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再一次发生了重大转变。女性开始在社会各个行业担任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女性在国家建设、社会建设中与男性的地位实力相当。所以男性和女性都应该及时转变自己的观念——男女都是社会和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家务事和孩子是夫妻两人共同的责任,所以应该夫妻两人共同分担责任。在一个家庭中只有夫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家庭才能和睦,儿女才能健康长大,我们的社会才能越来越趋于良性发展。现代社会两性关系面临着重大的转变转折点。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女性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大,占据主导地位的男性主权开始受到挑战和冲击。这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必然出现的结果。只有摆正两性关系,男女平等,社会才会更和谐,人类才能更幸福。

一、两性关系发展简史

(一)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性占主导地位。

母系氏族氏族社会的早、中期为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母系氏族实行原始共产制与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早期母系氏族就有自己的语言、名称 。同一氏族有共同的血缘,崇拜共同的祖先。氏族成员生前共同生活,死后葬于共同的氏族墓地。随着原始农业及家畜饲养的出现,作为其发明者的妇女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在社会上受到尊敬,取得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

母系氏族婚姻和氏系基本特征为:始终以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婚姻形式在早期是群婚。由于实行外婚制,夫妻分居在各自的母系氏族中,婚姻生活采取丈夫走访妻子的形式,子女从母居,属母方氏族,世系和财产继承从母系计。到了母系氏族繁荣期,由于对偶婚的出现和逐步巩固,丈夫迁到妻方氏族从妻居。

(二)父系氏族社会,男性占主导地位。

约5500年至4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为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我国远古人类进人了父系氏族社会,从此,男权的时代开始了。后期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山东的龙山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和下游的良渚文化等均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文化的代表。

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原因:

父系氏族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文化体系,也是人类历史发生的最深刻的变革之一。这种变革是同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男子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社会中心自然发生偏移,因此,从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 。

在父系氏族社会中,男性的财产权和社会地位高于女性,家庭婚姻关系也由母系氏族社会的“从妻居”改变为“从夫居”,子女自然不再属于母系氏族的成员而成为父系氏族的成员,成为父亲财产的继承者。在父系氏族社会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成果的有所剩余,一些人能够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并利用已占有的劳动财富役使他人,于是,贫富现象出现,私有财产开始萌芽。贫富悬殊的变化是阶级产生的基础,到父系氏族社会的后期,氏族社会开始走向瓦解,阶级社会开始出現。

(三)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男性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四)民国时期女性意识觉醒,男女平等提上议事日程。

(五)新中国成立,男女平等成为现实。

二、影响两性关系发生转变的原因:

两性关系的变化会因生产资料、生产方式和劳动力这三者的关系变化而变化。生产资料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为不同的物质:远古时期生产资料表现为猎物、石器等生产工具;奴隶制时期表现为奴隶、田产、金银等物质性财富;封建社会时期生产资料则集中表现为土地和金银。生产资料在现代社会集中表现为金钱。约5500到4000年前,以狩猎为主的生产方式向农耕生产方式转变。农耕生产使劳动主力从女性转换为男性,从而使男性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获得和分配中获得了绝对主导权。马克思曾经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的原则适用于夫妻、家庭、亲子、朋友等很多社会关系中。在诸多社会关系中谁掌握的生产资料多或者谁有可能掌握的生产资料多,谁就会在某一个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占有优先主导地位。当主要劳动主力从女性转换为男性,从而使男性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获得和分配中获得了绝对主导权,社会组织形式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社会关系开始以男性为中心即我们所说的男权社会。

三、男权主义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成长的重大影响:

如果说氏族部落时期男权主义的兴起是物竞天择的必然的话,封建社会的男权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维护和营造。对于男权的维护最典型的事例就是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

"五常之道"实际上是"三纲"的具体化。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课程就是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使学生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心理也得到锻炼,进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都得到很好的提高。在新课改后,更加重视了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健康和学生发展也成为了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思想,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锻炼;体育教学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不仅要求专业知识能力过硬,对各方面综合素质也作出了许多要求。对于小学生而言,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应该早早开始注重自身综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转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提升学校办学活力;中职学校就必须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上狠下功夫,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信息技术推动下,我们逐渐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在此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也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家庭教育是当前家长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就“互联网+”时代下,家庭教育的困惑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
期刊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而正处于受教育阶段的学生对于自身道德品行的修养需要有合适的人以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因此,品德教育在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中有着突出作用。一方面,它不仅揭示了人的发展与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强调了道德修养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保障。另一方面,它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国家的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提出来的希望和本质要求。同时品德教育落实在教育事业的具体过程中,以中学体育课程为例,能够充分地体现国家对自身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依托中学体育课堂,能够充分地发挥学校的教育教学作
期刊
打开文本图片集 【提要】国家双减政策调整,严格落实“五项管理”,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提高,严格作业管理,不再题海战术,有时间限制。对学生学习方式提出新要求。控制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落实睡眠时间,改善学生体质。教师在复习时要从有限时间内做到:知识点归纳,精炼易懂;内容复习精讲全面;学生心理健康做到耐心细致;试题分析做到举一返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关键字】 “双减”政策,五项管理 六个方面 音韵美 作业设计中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次大转折。中考成绩的好
期刊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有效且实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将横向、纵向有关联的教学内容,用图形联系到一起,不管是创建思维导图的过程,还是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均可协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帮助其把一些零散的理论知识整合成整体。怎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让每位学生均能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将这一认知切实落到实处?体育教师要在熟悉思维导图含义的同时,在教学中熟练使用思维导图,而后在这一基础上,持续提升自己的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关键词】初中体育;思维导
期刊
【摘要】智慧教室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拓展形式,也是数字教室的高端形态。在这种教学环境当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上课方式,并开展与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动,而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展开线上和线下学习的合理对接。本次研究将围绕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关内容探讨智慧教室的具体应用措施,旨在给今后的学科教学提供参考借鉴。【关键词】智慧教室;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引言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主要步骤,但由于教学效率较低,很多学生无法完成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信息技术学科本身指的是计算机和通信的有关技术,实践性较强,学生需要将信息技术充
期刊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在中职普通班级《图文排版》这门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运用好项目教学法,能让学生清晰的了解项目的要求,以及完成的项目步骤,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更好的实现教产融合的理念。而中职特殊教育起步较晚,学生的差异性更加复杂,一个特教班级中有肢体残疾学生、有听力语言残疾学生、还有智力残疾的学生,考虑学生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身体缺陷,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较大。图文排版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如果所有的特教学生同样的要求,同样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期刊
【摘要】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直接为学生讲解英语知识,学生长期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很容易对学习英语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初中英语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实施,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在相应的情景中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质量,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切实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情景;创设策略初中阶段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特点,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并且模仿性极强,
期刊
【摘要】作为“五育”中的重要一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经途径。而劳动教育课堂是劳动教育实施的基本渠道,劳动教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关系学生内在素养的提升。故在发展农校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时,教师深入探析新时代劳动教育开展问题,理清劳动教育在农村小学教学实践中的开展思路,从对劳动目标的明确、劳动教育内容的丰富、劳动教育方法途径的增加和劳动教育评价方式的完善入手,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农村劳动教育特色课堂。【关键词】新时代;劳动教育;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劳动教育是连接和融通“五育”的关键。劳
期刊
【摘要】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初中数学教学工作通常是以成绩为核心,增加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难度,也使得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压力有所提升。为了进一步緩解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初中数学教师便可以通过运用微视频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教学引导,使得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能够借助微视频进行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本文研究在初中数学实践教学工作中,如何更合理的运用微视频的基本内容,从不同角度分析微视频应用的方法和技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