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总结80例重症患者喂养不耐受综合症的原因观察与护理。加强重症患者喂养不耐受综合症的观察,发现重症患者出现喂养不耐受综合症的主要原因分析,针对这些情况,立即予禁食、胃肠减压和采用治疗胃肠道药物及对出现症状时予对症护理,采取混合喂养,腹部按摩等促进喂养耐受的措施。80例经护理(4.8±1.1)d,顺利过渡到经口或经胃管喂养。
【关键词】 重症患者;喂养不耐受综合症;护理
重症患者因应激的存在,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及脏器功能障碍,体内高代谢反应将迅速导致蛋白营养不良,而能量消耗与代谢紊乱的程度有关[1],而且喂养不耐受综合症现如今已成为重症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合并症。由于重症患者循环不稳定,血流灌注不足,胃肠消化系统功能减低,严重者甚至出现胃瘫现象。继而胃肠道吸收能力也较差,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喂养不耐受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胃潴留、腹胀、腹泻、呕吐、反流和便秘[2]等。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ICU针对重症患者出现喂养不耐受综合症的原因进行了观察与护理干预,促进重症患者及早建立有效的消化功能,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喂养不耐受综合症重症患者80例:男52例,女28例;均机械通气且无胃肠道先天性畸形;入ICU时行CPR20例,感染性休克30例,失血性休克10例,胃肠道术后30例。
1.2 喂养情况 临床研究显示28例于入科后禁食1.5-2d后行肠内营养乳剂喂养;20例禁食3-4d后,开始行米粉或米汤喂养,后逐步行肠内营养乳剂喂养;22例入科24h后开始行肠内营养乳剂喂养后4d出现病情恶化即中断喂养、禁食2-3d后开始行米粉或米汤加少量肠内营养乳剂混合喂养。10例停机械通气和经鼻喂养于8h后开始行水-米汤-稀饭经口喂养。
1.3 重症患者喂养不耐受的评估标准 Andrew等[3]将喂养不耐受定义为病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①肠内喂养在48h内停止4次。原因为以下四种并发症中的一个(除放射检查或手术外):呕吐;自上一次抽吸后,胃残余量(GRV)>给予量或>250ml;在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处能抽吸出明显的营养液或是胃内容物;当营养液中添加染料时,可经鼻肠管抽吸出染料。②48h内总GRV>2000ml。还有报道将经胃喂养不耐受定义为在喂养过程中发生呕吐或反流或在开始喂养6h后GAV>250ml,且速度≧40ml/h[4-5]。而我国通常使用的标准是12hGAV>1200ml、呕吐、腹胀和腹泻等[6]。
2 结果
80例重症患者经观察分析及护理干预(4.8±1.1)d,顺利过渡到经口或经胃管喂养。
3 讨论与护理体会
3.1 原因观察
3.1.1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重症患者长期机械通气,微循环不稳定,血流灌注不足,胃肠粘膜血供受限,导致消化和吸收受损。
3.1.2 营养液与药物的选择 肠内喂养的品种有肠内营养乳剂,米汤、米粉、稀饭等。而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的联合应用、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药物及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均可影响胃肠道粘膜的血供和抑制胃肠道的蠕动。
3.2 护理
3.2.1 正确评估胃肠道功能 确保患者顺利地进行喂养临床研究表明1分的有18例;2分的有36例;3分的有18例;4分的有8例。胃肠道功能的评估,见表1[7]。
3.2.2 选择合理的喂养方式 分经口喂养、经鼻胃管喂养、经鼻肠管喂养;而鼻饲喂养有间断、24h持续和16h内或20h内持续喂养。临床表明对于24h内持续喂养的患者使胃肠道一直处于消化和吸收状态而没有中断,容易造成胃瘫。而一定时间内的喂养既可使胃肠道均衡有序地吸收且能适当的休息,不易造成胃瘫。
3.2.3 选择合适的喂养成分 有肠内营养乳剂与普通流质。而两者的联合应用可以使肠道更好的消化和吸收。
3.2.4 用药安全 在患者出现喂养不耐受综合症的时候,还要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病变后方可运用一些促胃肠动力和调节菌群的药物。临床研究显示,肠内营养乳剂配合菌群的药物可促进肠道的吸收,使患者有足够的营养,增加免疫力。
3.2.5 腹部按摩 重症患者血流灌注不足,胃肠消化系统功能减低继而肠蠕动也会缓慢,造成排便无力。通过抚触,能增加迷走神经的张力,刺激胃肠道的G细胞释放胃泌素,胃泌素不仅能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和胰酶分泌,还可促进胃蠕动及胃黏膜生长,从而减轻肠胀气及腹胀,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8]同时机械性刺激可促进肠蠕动,能够增加排便的量及排便次数,促进吸收和排泄。
参考文献
[1] 李盼荣.ICU重症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4):72.
[2] Monte jo jc Enteml nutrition-relaled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a multieenter study.The nutritional.And metabolic working group of the Spanish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and coronary units.Crit Care Med,1999,27(8):1447-1453.
[3] Andrew RD,Pau IRAF,Craig Jetal French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nasojejunal and nasofastric feeding in critically ill pat ients.Crit Care Med,2002,30(3):586-590.
[4] NguyenNQ,ChapmanM,FraserR,eta.1 Eythromy cinis,more effective than meto-clopra mide in the treat ment of feed in tolerance incriticalillness.Crit Care Med,2007,35(2):483-489.
[5] Moore FA,Co can our CS,Mc Kin ley BA,eta.1 Migrating motility complexes persist after severe traumatic shock in patient who tolerate enteral nutrition,2001,51(6):1075-1082.
[6] 李为明,徐鹏远,岑云云,等.手术后经空肠造口管早期肠内营养病人的耐受性分析.肠外与肠内营养,2009,16(2):90-92.
[7] 邱海波,杨毅,主编.《重症医学规范·流程·实践》[M].2010年4月:28-29.
[8] 周吕,主编.胃肠生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01.
【关键词】 重症患者;喂养不耐受综合症;护理
重症患者因应激的存在,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及脏器功能障碍,体内高代谢反应将迅速导致蛋白营养不良,而能量消耗与代谢紊乱的程度有关[1],而且喂养不耐受综合症现如今已成为重症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合并症。由于重症患者循环不稳定,血流灌注不足,胃肠消化系统功能减低,严重者甚至出现胃瘫现象。继而胃肠道吸收能力也较差,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喂养不耐受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胃潴留、腹胀、腹泻、呕吐、反流和便秘[2]等。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ICU针对重症患者出现喂养不耐受综合症的原因进行了观察与护理干预,促进重症患者及早建立有效的消化功能,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喂养不耐受综合症重症患者80例:男52例,女28例;均机械通气且无胃肠道先天性畸形;入ICU时行CPR20例,感染性休克30例,失血性休克10例,胃肠道术后30例。
1.2 喂养情况 临床研究显示28例于入科后禁食1.5-2d后行肠内营养乳剂喂养;20例禁食3-4d后,开始行米粉或米汤喂养,后逐步行肠内营养乳剂喂养;22例入科24h后开始行肠内营养乳剂喂养后4d出现病情恶化即中断喂养、禁食2-3d后开始行米粉或米汤加少量肠内营养乳剂混合喂养。10例停机械通气和经鼻喂养于8h后开始行水-米汤-稀饭经口喂养。
1.3 重症患者喂养不耐受的评估标准 Andrew等[3]将喂养不耐受定义为病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①肠内喂养在48h内停止4次。原因为以下四种并发症中的一个(除放射检查或手术外):呕吐;自上一次抽吸后,胃残余量(GRV)>给予量或>250ml;在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处能抽吸出明显的营养液或是胃内容物;当营养液中添加染料时,可经鼻肠管抽吸出染料。②48h内总GRV>2000ml。还有报道将经胃喂养不耐受定义为在喂养过程中发生呕吐或反流或在开始喂养6h后GAV>250ml,且速度≧40ml/h[4-5]。而我国通常使用的标准是12hGAV>1200ml、呕吐、腹胀和腹泻等[6]。
2 结果
80例重症患者经观察分析及护理干预(4.8±1.1)d,顺利过渡到经口或经胃管喂养。
3 讨论与护理体会
3.1 原因观察
3.1.1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重症患者长期机械通气,微循环不稳定,血流灌注不足,胃肠粘膜血供受限,导致消化和吸收受损。
3.1.2 营养液与药物的选择 肠内喂养的品种有肠内营养乳剂,米汤、米粉、稀饭等。而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的联合应用、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药物及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均可影响胃肠道粘膜的血供和抑制胃肠道的蠕动。
3.2 护理
3.2.1 正确评估胃肠道功能 确保患者顺利地进行喂养临床研究表明1分的有18例;2分的有36例;3分的有18例;4分的有8例。胃肠道功能的评估,见表1[7]。
3.2.2 选择合理的喂养方式 分经口喂养、经鼻胃管喂养、经鼻肠管喂养;而鼻饲喂养有间断、24h持续和16h内或20h内持续喂养。临床表明对于24h内持续喂养的患者使胃肠道一直处于消化和吸收状态而没有中断,容易造成胃瘫。而一定时间内的喂养既可使胃肠道均衡有序地吸收且能适当的休息,不易造成胃瘫。
3.2.3 选择合适的喂养成分 有肠内营养乳剂与普通流质。而两者的联合应用可以使肠道更好的消化和吸收。
3.2.4 用药安全 在患者出现喂养不耐受综合症的时候,还要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病变后方可运用一些促胃肠动力和调节菌群的药物。临床研究显示,肠内营养乳剂配合菌群的药物可促进肠道的吸收,使患者有足够的营养,增加免疫力。
3.2.5 腹部按摩 重症患者血流灌注不足,胃肠消化系统功能减低继而肠蠕动也会缓慢,造成排便无力。通过抚触,能增加迷走神经的张力,刺激胃肠道的G细胞释放胃泌素,胃泌素不仅能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和胰酶分泌,还可促进胃蠕动及胃黏膜生长,从而减轻肠胀气及腹胀,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8]同时机械性刺激可促进肠蠕动,能够增加排便的量及排便次数,促进吸收和排泄。
参考文献
[1] 李盼荣.ICU重症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4):72.
[2] Monte jo jc Enteml nutrition-relaled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a multieenter study.The nutritional.And metabolic working group of the Spanish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and coronary units.Crit Care Med,1999,27(8):1447-1453.
[3] Andrew RD,Pau IRAF,Craig Jetal French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nasojejunal and nasofastric feeding in critically ill pat ients.Crit Care Med,2002,30(3):586-590.
[4] NguyenNQ,ChapmanM,FraserR,eta.1 Eythromy cinis,more effective than meto-clopra mide in the treat ment of feed in tolerance incriticalillness.Crit Care Med,2007,35(2):483-489.
[5] Moore FA,Co can our CS,Mc Kin ley BA,eta.1 Migrating motility complexes persist after severe traumatic shock in patient who tolerate enteral nutrition,2001,51(6):1075-1082.
[6] 李为明,徐鹏远,岑云云,等.手术后经空肠造口管早期肠内营养病人的耐受性分析.肠外与肠内营养,2009,16(2):90-92.
[7] 邱海波,杨毅,主编.《重症医学规范·流程·实践》[M].2010年4月:28-29.
[8] 周吕,主编.胃肠生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