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学—元认知策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来源 :开心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chen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元认知策略
   (一)元认知策略的概念。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活动的了解和控制。自从1976年美国心理学家J.H.Flavell提出元认知这一概念后,元认知很快成为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之一。Flavell认为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将其定义为“认知主体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控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而后,在元认知的基础上,O’Malley和Chamot提出二语习得策略的分类,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种。元认知策略是高一级的管理技巧,如制订计划、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
   (二)元认知策略的内涵。认知又被称为次认知、反省认知以及反审认知等;Oxford(1990)将元认知策略分为注意策略、制定计划、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元认知策略对阅读的影响主要通过阅读前的准备、阅读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和调节以及阅读后的自我评价三种方式体现出来。但是从元认知衍生出来的元认知策略,又称调控策略,主要分为四大类: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评估策略、调节策略。(1)计划策略,也就是计划,它包括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选择学习材料并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一个积极自主的过程。(2)监控策略,它是指在认知活动中,学习主体有意识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进度、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3)评估策略,即是学习主体对自己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学习策略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从中找到优势并且发现不足。(4)调节策略,指的是学习主体对认知活动的检查和评价之后,对自己的不足所采取的相应调节措施,使得后来的学习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元认知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元认知策略可以从元认知和策略来分析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首先,大家都清楚,元认知是认知的认知,是整个信息加工中最高级、最核心的决定性成分,是保证学习活动成功的高级技能,对提高个体外语习得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元认知在整个语言学习活动过程中起着宏观调整和控制作用,直接影响制约着语言学习中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认知结果,对提高语言认知活动的效率意义重大。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变化使终身学习成为适应未来社会之必然,学习者必须具备独立于教师和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其次,策略性的去学习远远比盲目的学习效率更好、更高;策略阅读教学试图由重“阅读结果”的教学转向重“阅读过程”的教学为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可帮助阅读者对阅读活动进行自我监控与调节;可丰富阅读者个体的知识系统,提高学生阅读流利性能力以及可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所以,元认知策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非常重要,是提高学习者元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故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元认知策略的培训,使得学生们能自如的运用元认知策略去理解英语阅读,提高学习能力。
   三、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元认知策略在整个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四个重要的过程,分别是计划、监控、评估以及调节;那么,在英语教学中该如何运用元认知策略也主要是通过以上四个环节表现出来。
   (一)阅读计划策略。在制定英语阅读计划时,首先要对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情境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思考,如:英语阅读材料的选取,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环境和学习目标的确定,自己的学习特点等,这是制定计划的基础。在完成了分析学习情境的任务之后,可制定出学习计划,比如学习的时间、步骤等等,限定自己的阅读时间,把握阅读重点。
   (二)英语阅读监控策略。在阅读过程中,监控策略会增长元认知体验,丰富元认知知识。可以明确阅读目的,确定阅读方式;边阅读边思考,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可以根据有关线索判断信息,完成相关阅读要求;可以检验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多角度分析推理,懂得利用有效策略处理综合性问题。
   (三)阅读评估策略。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评价是元认知策略必不可少的部分。评价是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阅读后,对阅读材料的特点进和个人理解能力作出分析。在完成阅读材料的学习任务后,一个好的学习者会反思阅读任务的完成过程,这个过程使阅读者明确计划进行的情况及检查学习策略在阅读中所起的作用;如果没完成,他们就会寻找原因以便在下次阅读过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期达到阅读的预期目标。
   (四)英语阅读调节策略。根据上面评价的结果,学生可以对自己的阅读进程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断改善自己的阅读方式,比如说改变阅读重点,加大阅读材料难度,扩展题材以及调整阅读的方法等,通过各方面的调整来改善自己的阅读。?笸(作者单位:江西省湖口中学)
其他文献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促各学校以优美的校园环境迎接省和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的检查验收,结合各学校“美丽学校”建设工作进展和县督学督查情况,4月23日,上高县教育局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开展“建设美丽学校·巡回看变化”展示评比活动。  展评活动分县城和农村两个组进行,参评学校主要展示校园运动活动区、宣传橱窗展板区、教室、教师办公室、学生寝室、食堂
期刊
为交流高效课堂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万安县教育体育局于4月20~24日在万安中学、万安二中、芙蓉中心小学和县保育院四个学校同步举办高效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既有优课展示,又有集中交流;开放课中既有70多节涵盖十几个学科的推荐课,又有100多节同步开放的推门课。上千名来自全县各中小学的老师和家长观摩了此次活动。  各承办学校对这次活动高度重视,从开放课的精心安排、课程调整到课后
期刊
因倡导人文阅读同时其学生高考成绩突出,王泽钊曾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他认为,语文教学改革首先要更新观念,而要更新观念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更新知识结构的具体做法就是更新教材。   流行的不一定全是好的   当请王泽钊就语文教学内容与教材的改革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他先讲了一个小故事:曾跟朋友去北京望京一家颇有口碑的浙江菜馆吃饭,点了店里的招牌菜西湖醋鱼,服务员说,抱歉,西湖醋鱼今天不能做。服务员解释
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特级教师肖家芸曾说过:“学生教育管理中,重盯轻导、重管轻育、重分数轻育人,偏离了教育的真谛,自我教育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肖家芸教授的“看管盯”道出了目前教育界的现状,教学工作还是停留在表层,教学工作者还在为如何应对学生的各种“突发事件”而忙得焦头烂额,而真正作为育人重要载体的班级文化建设却停滞不前。   既然常规管理是一种粗放的、低效的管理方式,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转变
期刊
阳春三月,走进河南省新野县城区团结小学,主教学楼上的楼顶对联立即映入眼帘:高云抚劲羽,长蓝读远鹰。   校长归永顺说,这副对联有三层含义:基本含义、比喻含义和文化含义。深度解读下去:团结小学学校文化的物象是“蓝色”,有两点理由——一是“蓝色”的美学意义:宁静而神秘,纯净又广远;二是“蓝色”的象征意义:无限的包容和吸纳,境界的深邃。所以,团结小学的学校文化命名为“蓝色文化”。而“蓝色文化”的本质是团
期刊
李密的《陈情表》历来被人评为“以至情感人”的文章。在授课的过程中,我觉得作者的思维十分严谨,是成就这个评价的根本。   在数学不等式中常常用到一条递推规律,即:若A>B,B>C,则A>C。   而生活中也常常有以下类型的思维规律,如:   1.占领一个山头叫土匪,占领一片山头叫军阀,占领上万个山头叫皇帝。   2.占领一个摊位叫小贩,占领一溜儿摊位叫老板,占领整个市场叫企业家。 
期刊
江西省宁都县课改工作经过“示范学校”的先行探索,“动员大会”的全面部署,“实施方案”的规范引导,“流动现场会”的阶段总结与进一步推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空前规模的大培训,四届“校长论坛”的深入研讨,特别是各学校从校长到行政层到教师层的不断学习,反复论证,精心设计,全力实践,锐意创新,不断修正、完善,呈现出蓬勃发展景象,取得了相当成效,已基本完成课堂形式与结构的变革,初步建立起了与各校实际相适
期刊
纵观江西省近10年的中考作文题,2008、2010、2011、2013年均是半命题作文。司见,半命题作文出现在中考的概率很大。   顾名思义,半命题作文,就是题目只给出了一半,另一半需要我们来补充、填写的一种作文形式,如2010年的江西省中考作文题:以“我读——”为题,写一篇文章。在横线上填上一本书的书名,将题目补充完整。这是一道典型的半命题作文,具体读什么书为什么读,怎样读,读后有什么收获,要求
期刊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科技学院哲学(人文)社会科学2013年度研究项目《大学生“非生态”生活方式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江西科技学院为例》(项目编号:XYSKYB131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项目《系统科学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MKS1336)研究成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笔者以江西
期刊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笔者在近几年的课改实践中做了以下四方面的探索:   一、宽松课堂和谐氛围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