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肤剂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功效及与皮肤微生物组的关系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儿童Sturge-Weber综合征(SWS)患者面部鲜红斑痣分布特征及颅脑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8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确诊的22例儿童SWS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探讨SWS患儿鲜红斑痣沿面部三叉神经分布特征及颅脑影像学特点。结果22例患儿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0.08~9.92岁,中位年龄1.67岁。SWSⅠ型13例,Ⅱ型9例。鲜红斑痣分型:粉红型4例,年龄0.50~2.17岁;紫红型14例,年龄0.08~8.83岁;增厚型4例,年龄4.92
目的调查肢端雀斑样痣黑素瘤(ALM)的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验证预测的价值。方法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结果(SEER)数据库中收集2004年至2015年共1537例ALM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年龄、性别、溃疡状态、SEER分期、手术情况、T分期、N分期和M分期与癌症的总生存率和特异生存率数据。应用卡方检验比较患者临床病例特征与总生存率及黑素瘤特异性生存率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究预后影响因素并且建立预测模型。结果1537例ALM中,男714例,女823例,64岁以下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与白癜风进展相关的信号通路和基因。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白癜风芯片检测数据集GSE75819,利用R语言软件中limma包的LMFit和eBayes函数筛选15例印度白癜风患者皮损与非皮损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评估DEG的富集途径和功能。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从DEG中筛选中心基因。2019年1-6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收集8例汉族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皮损及非皮损皮肤组
目的探讨儿童甲母痣外科手术治疗的合理术式。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9月至2019年3月手术治疗的35例甲母痣(病理确诊)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变部位、宽度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对病变宽度≤3mm者,采用甲床及甲母质病变外缘旁开1~2mm直接切除缝合术治疗,共11例。对病变宽度>3mm者,由患儿家长在以下3种术式中选择1种进行治疗:①甲床及甲母质病变8倍显微镜下削除术,共8例;②病变切除联合指(趾)骨骨膜上全厚植皮术,共8例;③病变切除联合鱼际肌区皮瓣转移和全厚植皮术(2~5指病变),共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检索并总结特应性皮炎(AD)长期控制的评价指标及治疗目标的研究进展,其中,特应性湿疹治疗工作组将最低随访时间定为开始治疗后最初4周、治疗期间每3个月以及停止治疗后每6个月;湿疹结局测量一致化组织推荐以特应性湿疹概述或AD控制工具作为长期控制效果的评估工具。为实现AD患者的达标治疗,2021年初来自28个国家的87人团队制定并发表了《AD的达标治疗:关于系统治疗的一系列核心决策的国际共识》:以3个月及6个月为评估节点,综合多种疾病指标以及患者总体评分,通过设定达标阈值,进而调整治疗方案。本文总结梳理A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