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与风险控制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smagi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对建筑材料的要求越来越多,一般来说整个的材料价格都会占据所有价格的三分之二,所以,本文也就是结合市场上材料的未来走势问题去研究材料价格变动对其他造价方面问题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对工程的造价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建筑材料 工程造价 风险 对策
  一、工程造价中建筑材料价格波动的重要性
  现在对工程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材料价格,因为材料的价格整个涉及到成本,而成本对于整个工程的发展来说又是格外重要的,所以日后的时间里我国需要进行相关的材料价格,材料价格的上涨对于造价来说影响最大。
  1.现在对于材料来说,价格的上涨对于工程造价来说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要不断完善工程上的问题,所以,要将建设的费用计算到其中,能够让材料的工程占据到不超过65%,尤其是装饰上的问题,更要进行解决。材料的价格往往对于工程建造来说,有着很大的决定性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计算,在工程造价中,在其他条件因素不变的基础上,建筑材料价格每上升1%,整个工程的总造价至少相应的上升0.65%。
  2.间接影响。材料价格不仅仅会出现直接的影响,还会出现间接性的影响,也就是很多的附加材料费使用会使得整个的影响导致工程造价出现变化。
  第一,工程质量与建筑工期的风险。工程材料的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了工程采购单位的原有机构,也就是说,要不断进行市场情况的具体分析,完善对市场的了解才能够合理把握对工程造价的确定,所以,对于一些管理能力比较低的工期来说,他们不能准确的掌握材料的价格波动,有些时候,为了降低工程造价的成本,他们会使用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差材料进行施工,甚至有些时候还会有“偷工减料”,的行为,这些行为都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日后建筑的使用性能,为以后建筑的安全隐患埋下了伏笔。在日后的使用中经常会出现工程质量问题需要修补,这样反而增加了工程的造价。
  第二,完善承包商经营体制。目前在工程承包的合同管理中,工程的造价往往都是一次性的承包制度,在工程施工的工程中不会做任何的调整。合同签订以后,如果价格出现了上涨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多出的价格部分都是由承包商进行承担,这样就会对承包商的利润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导致亏损,增加了承包商的经验风险。现在社会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材料价格变动也比较大,因此,分配资金的情况也会不稳定,一些拖欠的问题经常不能解决,因此,迫不得已停工甚至破产倒闭,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工程的顺利交付,也会使工程的造价多出不少。
  第三,承包商与业主直接的矛盾。承包商的成本问题很大部分决定于材料的价格,所以不断更新的价格往往会使得合同的价格受到一定的调整,因此也会出现更多的纠纷,所以,这些建筑材料价格上涨所增加的成本费用由谁分担的问题,就由承包商来进行资本的传输,工程质量问题等引起的纠纷。
  二、对策建议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价格的不断上涨,企业的各种纠纷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情况,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应对多变的价格,做到控制合理,现在可以开展相关的工作来完善对策,主要内容有以下:
  1.订立的合同条款要明晰、合理
  工程的工期一般比较长,所以,往往会使得风险性进一步加强,所以,往往就会使得材料的价格出现波动,引发双方的纠纷问题。因此,相关的条款要合理,不断将规模的情况进行确认和分析,对于固定总价合同一般适用于工程规模较小,技术比较简单,工期较短的工程。对于工期长、技术复杂的工程,都采用合同的计价方式和合同形式。一般来说,合同的调整适合于那些工期比较长并且难以确定具体情况的工程,所以要将双方的责任进行划分,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不断配置资源和材料的利用,要分析相关的原因,进行不同情况的对待,并且完善对价格的变化采取的相关措施,尽量不要让预算超过成本的费用。承包商如果造成工期延误,那么就要由业主来承担相关责任。
  2. 完善建筑材料价格管理制度
  工程建设企业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完善其管理制度,相关部门应当不断的收集信息,对建筑材料以及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整合分析,不断完善信息的单一情况,因此,应当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渠道如;电视、电话、网络、报纸等对建筑材料进行采集。对这些采集来的材料,再进行考察、分析、研究,从而不断的完善和了解的市场行情。这样才能完善建筑材料价格的管理制度,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3.做好套期保值工作
  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为了防范市场风险,进行的一种数量相同但是方向相反地交易方式,这样的交易方式为了控制相关的风险,所以,对于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将成本进行合理的规划,企业可以合理利用远期合约、期货合约和期权合约等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举例来说,可以进行材料价格的上涨分析,不断完善对合同的了解,能够将市场的行情形成系统性的了解,才能一定程度上控制价格和成本,达到企业的最优化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汪舟. 施工企业对预算结算的管理探究[J]. 科技传播. 2010(16)
  [2]张世俊. 浅谈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10)
  [3]薛丹. 建筑工程造价中工程量的软件计算方法[J]. 科技信息. 2011(17)
  [4]刘阳,米嘉. 工程造价计算机管理软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 天然气与石油. 1999(01)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