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l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教育是一种引导学生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教育。通过生态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自内心地去改正自己不当的行为,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教育;生物教学;渗透
  近年来,人们更加关注生态问题,但是我觉得对生态问题的重视,需要人们长期持之以恒地去关注,去保护。生态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涉及的保护生态环境内容,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去研究生态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策略。
  一、深入钻研教材
  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讲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把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和引起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讲清楚,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引导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正确意识。如,在教授“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这个知识时,教师出示“森林大火”“滥捕野生动物”“工业污染”的图片,请学生分析对这些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原因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学生通过分析看到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自觉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改变教学方式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意识。例如,在教授“食物链”知识时,教师要求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或者动物,然后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将同学给联系起来。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掌握了食物链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挖掘一些“天敌与农林害虫”这个内容,先让学生写出其中蕴含的食物链。师生一起分析食物链,明确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同时引导学生认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联系生活实际
  初中生物学的目标:培养学生一生都受用的生物学素养。因此,教师在教授生物学知识时,将学生熟识的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拿出来。例如,雾霾、白色污染、垃圾污染、开荒造田等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个问题,下一阶段我们要采取哪些措施?如,前几年,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高,农民在收获油菜后,就将堆在地里的油菜秸秆进行燃烧,导致本地区空气质量较差。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禁止下,燃烧秸秆的现象没有了,空气质量明显变好了。
  又如,我们看到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践踏草坪。从草坪上走的人多了,草坪慢慢变成了一块荒地,这是最简单的一种破坏生态环境的方法。同学们,你能否帮老师分析一下:⑴草坪被破坏的原因是什么?⑵我们以后能在草坪上走路吗?⑶对于已经被破坏的草坪我们怎么补救?学生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知道爱护我们身边的花花草草也是在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结合教学实践
  人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课外实践活动更能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如,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看到:有些人洗完手以后忘记关水龙头,水就从水龙头中哗哗地往外流。针对的这个浪费水现象,我们生物教师在教授“生物圈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阳光、适宜的温度、水等资源”时,教师可以把刚才浪费水的现象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在用水的地方贴上“节约用水”的小标语。
  教师设立一个保护生态环境的社团,利用社团课的时间,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和讲座让学生感悟生态环境中存在着的严重问题。师生共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使学生明确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其次,教师举办以保护生态环境的漫画比赛、摄影比赛、作文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普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在社团课上,教师还能组织学生调查校园内的环境现状,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社区内的环境污染状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理解人类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教师促使学生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
  五、转变评价形式
  纵观近几年的初中学业水平试卷,保护生态环境知识点的分值在慢慢增加。这类题目的构思新颖,灵活性强,除了考查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应用,通过此类题目还能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
  如,为了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南通市马路旁的很多垃圾箱上,已分別贴上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标签,以便对现有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现有下列常见的生活垃圾:①啤酒瓶;②易拉罐;③干电池;④果皮;⑤剩菜饭;⑥无毒塑料制品;⑦废旧报纸和纸质包装袋等;⑧塑制饮料瓶。下列各项投放中正确的是(    )
  A.Ⅰ—②③      B.Ⅱ—④⑦      C.Ⅲ—③⑧      D.Ⅳ—④⑤
  学生通过解答这类题目,不仅回顾了“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这个知识点,更培养了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好习惯。
  六、结合社会热点
  媒体上有很多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报道:“不能食用果子狸,不能食用蝙蝠”,还有些广告:“不要食用穿山甲”等。这些报道和广告很有时代感和教育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因此,把握热点,将保护生态环境融于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素养。如,讲到“传染病的预防”时,教师可以将当下的新冠肺炎穿插在其中,同时还可以讲讲非典,流感等内容,引发学生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讲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时,试着让学生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热点中蕴含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树立正确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当代教育,必须把生态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它不仅能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还能将低碳出行,绿色生活的理念真正实施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2014年湖北省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以开展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法规制度建设,强化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建设,提升生产建设项目水土
驾驶员的特质焦虑作为一种易导致不良情绪状态的复杂的人格特征,时刻影响着行车安全.为能充分了解驾驶员的特质焦虑,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焦虑情绪,提出了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评估
近日,浙江省嘉善县水利局开展主道路沿线河道整治“百日攻坚战”行,并下达《2016年度沿路沿线河道突击治实施计划》。此次“百日攻坚战”行,共整治河道300余条。县水政监察队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事违法案件频发,且呈现出新特点,本文在剖析新形势下水事案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水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水行政执法的对策与建议。
3月24日,山东垦利黄河河务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组织力量对黄河河道王院滩区违章房屋进行拆除.自2015年2月开始,垦利县胜坨镇王院滩部分农户为了存放农具,擅自建设违章房
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学艺术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的确,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探求知识、追求真理的阵地,更应是一门高雅而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就
期刊
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是一种极具个性化、风格化的活动。什么是“风格”?表现学生的个性,彰显学生的个性是风格化美术学习活动的至真追求。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5月10日,甘肃省武威市水政执法支队举行执法记录仪配发暨《武威市水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实施培训会议。市支队结合执法实践,拟定了《武威市水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反复征
7月以来,令国共出现7次较强降雨过程,江南华南降雨偏多,台风“莲花”和“灿鸿”接连登陆,一些中小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西北、西南等地山洪灾害多发;东北、华北等地旱情一度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