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活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l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综合性学习是课改后义务教育语文学科中的崭新内容,这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大改革。农村小学因为种种因素的限制,使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道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首先,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其次,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深刻理解新课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置的目的,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挖掘农村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创造性地用好用活那些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从而让农村孩子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 农村小学 语文教学活动 综合性学习 课程资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当是语文实践。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新课改中的一个亮点,它改变了以往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改变了课本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是实现语文实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一、积极主动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是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培训,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新的课程内容,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征。它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调查、实验、观察、交流、协作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其他学科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健康和谐发展。
  二是教师应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传统传授性教学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挖掘与利用农村小学优势和特色,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相比,运用语文教学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虽然有难以克服的弱势,如经济文化水平落后、教学设施较为缺乏、教师整体素养偏低、信息获取与交流相对滞后、农村孩子的知识面狭窄等。但是农村小学也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只要教师能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这些优势资源,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就会更有利于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开发学生生活资源
  农村孩子一般家庭经济水平、生活环境相对较差,特别是现在很多孩子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成了留守儿童,他们在生活、学习上大多数时候只能依靠自己,但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往往比城里孩子更深刻。因此,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抓住农村孩子的这些特点,变劣势为优势,开展贴近农村孩子生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辨析农村生活,学会理性地认识自己,认识农村。
  (二)开发自然资源
  广袤的原野和多彩的自然风光,是农村孩子们朝夕相伴的生活环境,他们的生活是直接贴近大自然,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感悟更深切。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实践学习中,农村教师应充分利用农村孩子认知方面的优势和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结合语文课本的相关内容,让他们走进自然,探究自然。比如,开展四年级课程中“大自然的启示”这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就应该适时带领孩子们走出校园,到他们熟悉的田间地头、山林河岸,感受并认识自然,并引导他们把这种感受与认识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三)开发农事劳作资源
  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农村小学生绝大多数都参加过农事劳动,熟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对日常的田耕地作更是耳濡目染,对农业生产有着切身体会。再者,农村地区基本上都保留着许多经久流传、具有生命力的语言,如农村用语、农事诗、俗言俚语、农谚等。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其实是一笔丰富的语文资源,完全可以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加以利用。
  (四)开发风俗民情资源
  农村风土人情、民俗习惯,虽然较之城区文化,有其粗糙、野性甚至有的还带有迷信的成分,但相当程度上却保存了中华民族一些古老的传统。农村孩子由于年龄和知识的原因,往往缺乏正确的判断,不能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对此,我们更应该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对新农村建设尽到自己的职责。
  (五)开发人文景观资源
  一般在广大农村地区,都大量分布着许多遗存的人文景观,如古代建筑、古镇老街、寺庙古刹等人文遗迹,特别是在我区作为“石刻之乡”境内就遍布大量的石刻遗迹。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往往都具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映射出不同的民俗风情,记载着当地的兴衰荣辱,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也是最直观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资源。
  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走访、上网查询、实地考察,收集整理相关素材,了解家乡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亲身感受到家乡历史沧桑的脉动。这样学生既让在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中训练了语文实践能力,又激发了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可谓一举多得。
  (六)开发校本特色资源
  农村学校,一般来讲都各有千秋、自有特色,因此无论学校还是老师都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校的特点,充分做好本校富有特色的校本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给学生创设更多更好的语文实践环境。
  农村大都具备一些富有特色的资源,如:万古鲤鱼灯、中敖火龙、三驱竹编、宝顶草编、龙水五金、长河砂陶等,我们完全可以加以开发利用,作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资源,从而更加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涵。
  总之,在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深刻理解新课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置的目的,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挖掘农村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创造性地用好用活农村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以农村孩子的生活实践为基础,把综合性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之真正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从而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质量,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语文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先有兴趣,后有热情。学生参与的热情、动力皆源于兴趣。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则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只有当学生对语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才会主动去学,才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是一种心灵的释放。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关注学生
摘 要: 人类文明由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将带来更激烈的竞争,这是经济的竞争,科学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关键是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学语文课堂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树立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精神,实现我国传承文明、勇于创新的新型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有效教学行为  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是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如何让学生喜
摘 要: 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它体现了以人为本,更明确地说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心甘情愿地学习,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取得较优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高校课堂 教学方法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我们的祖先吟出“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的那一刻起,诗歌就以其形式灵活、言简义丰的特点奠定了它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源头地位,
摘 要: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对小学生很重要。作者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教学环节、情景创设、关注生活等方面提出措施和见解。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方法  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点。对于低段的小学生来说,口语能力培养的难度更大。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做了有益的尝试,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体会。  
摘 要: 教师备课时要仔细研究教科书,这是备好课的先决条件。但是,有的教师过分专注于对教材内容的准备,往往忽略了学生因素。备课的目的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作者就如何备好小学语文课谈谈看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备课 误区 解决方法  一  教学要想成功,必须对影响教学相关的因素,统筹考虑,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所收获。不管哪科的教师都对备课十分重视,把备好课看成是上好课
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07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科技论坛——第二届上海国际先进机器人技术发展论坛”(一下简称“机器人论坛”)于2007年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课前要认真地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的搜集,课中细心地进行写作指导,课后详细地进行批改。但始终收效甚微,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是徘徊在初始阶段,写作热情呈萎缩状态。本文就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作了探究。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写作难 教学方法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作文、爱作文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总觉得无东
<正> 1991年5月6日至8日,“新闻纠纷与法律责任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这次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中国新闻法制研究中心和南通日报社共同主办,来自北京、上海、陕西、浙江、辽宁、江苏等地的新闻界和法学界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20余篇,就有关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
摘 要: 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懂得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反散思维。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主观能动性 发散思维  高中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普遍较弱,简言之就是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释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差。意识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也是一种心理倾向,其重在自觉性、自主选择性,它需要在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