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生态视角的学习观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yue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归纳诸多学者对信息生态定义、特征描述的共性,凸显信息生态的均衡特性,进而提出信息生态对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 信息生态;学习;均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18-0021-02
  
  1 信息生态的定义
  
  信息生态(information ecology),本身是一个比喻式的概念,意在用“生态”这一新的思想/视角和理论研究信息相关问题。它产生于社会学,是信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专门术语。关于信息生态的定义,目前国内外还缺乏统一的认识,但一些学者/机构对信息生态进行了界定和描述的尝试。
  1)信息生态是指信息的整体管理。有效的信息生态管理应该具备4个要素:不同类型信息的集成;进化性改变的识别;强调观察和描述;聚焦于人和信息行为[1]。
  2)信息生态是特定环境里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构成的一个系统。在整个概念中,“技术”是信息生态必不可少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但却并不是处于核心地位的要素,核心要素是在技术支持下的人的活动[2]。
  3)信息生态是指信息—人—环境之间的均衡状态[3]。
  4)信息生态是指存在于一个特定区域环境中的人、实践、价值和技术所组成的一个系统,是整体系统中的知识存在。它有3个前提,一是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二是知识与整体和部分之间总存在影响和被影响的关系;三是知识是动态的,始终处于变化发展之中[4]。
  5)所谓信息生态,其实就是指信息、知识与信息环境、组织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换言之,信息生态是一个构成信息空间的关系网络,只有在平衡的信息生态系统中,用户才能形成稳定的信息获取习惯[5]。
  综合上述信息生态的定义,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理解信息生态:1)信息生态是用来描述个体/组织进行信息管理的一种均衡运动的状态;2)以信息技术(同步/异步通讯技术)为基础;3)研究个体与共同体内其他成员和信息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实现信息管理最优化,获得有效的信息管理;4)以构建个体/组织平衡、和谐的信息生态环境为核心;5)集信息、开放、动态、创新、以人为本为一体。
  
  2 信息生态的特征[6]
  
  2.1 多样性正如生物生态中多种不同的物种占据不同的生态位置一样,一个良好的信息生态应充斥不同类型的个体的各种思想、多样化的需求、个性化的工具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个体彼此以互补、给养的方式进行信息对话交流,在协商中相互关联,进行信息管理。这个多元异质的共同体,处于一个民主、平等、充满活力、人性化和高度社会化的信息生态环境中。同时,信息生态中的各个要素共同体现该系统共性中的个性以及个性中的共性。
  2.2 协同演化与开放性随着信息生态中新的思想、工具不断地出现,个体不断地学习、适应和创造,缘于信息生态中各个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强大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性,各“物种”之间通过彼此信息交流、协同互动;又不断地纳入外界信息与之交流,在不断的自我调节中对信息进行多向传递,推动信息生态不断演化。
  2.3 情境适应性与自组织性信息生态中个体在与信息环境(个体、人工制品)进行交互过程中,面对信息生态环境的动态演化,为达到系统的平衡,个体/群体必须与外源相结合,与外界的信息不断交换,同时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不断进行自组织,与信息环境进行富有建设性的交互。个体随时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参与信息生态的持续发展。
  2.4 系统性信息生态中的个体协商分配角色,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从而实时地应对系统内外的各种变化,使信息管理活动从混沌走向有序,共同验证“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论思想(贝塔朗菲定律)。
  2.5 关键物种/中坚种群信息生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在信息生态中,关键物种/中坚种群是指对于信息生态自身的生存至关重要的人,比如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人,同时也能通过他们的活动实现系统的核心价值——构建平衡、和谐的信息生态环境[7]。
  
  3 信息生态对学习的启示
  
  3.1 信息生态强调个体与共同体其他成员之间、个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保持开放性,通过深度互动进行信息管理在信息生态中,个体与组织其他成员之间是一种相互合作的关系,他们以给养/支架的方式实时地交流、沟通,在协商中共同保证信息的传递,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个体与外界环境的深度互动,更实时保证了信息的流通,共同推动系统的演化。
  3.2 信息生态强调信息汇聚信息是信息生态的对象性要素,是系统的粘结剂,维持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也作为系统的加工对象,是系统对外界环境的输出。信息汇聚的前提下,人们不仅组织内部具有丰富的信息,而且能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有用信息,保证自身不断地得到提升和给养。
  3.3 信息生态强调运用集体思维依据“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组织成员之间积极互动,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火花,有系统、有目的地从混沌走到有序,不断地获取、加工、利用、传播、生产、创造信息,使异质共同体在高度的共享中达到信息生态平衡。
  3.4 信息生态强调合作建构个体在交流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个体不断地进行自组织,同时进行集体思维的迸发和集体思维的不断提升,构建平衡、和谐的信息生态环境。
  3.5 信息生态强调多场协调,注重内源与外源相结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介入,信息生态表现出对初始条件具有敏感性。信息生态不仅关注组织内部的交流,还兼顾外界环境对系统的影响。只有做到多场的协调,才能维系平衡的信息生态。
  由此可见,信息生态视角的学习应该一个寻求共振、平衡的过程。只有在这种和谐的学习环境下,学习者才能获得优质的学习效果,才能生态地学习。
  
  参考文献
  [1]Davenport T H, Prusak L.Information Ecology:Mastering the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Environment [EB/OL].http://www.questia.com/PM.qst?a=o
其他文献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地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可以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    开足、做够物理实验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指出
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教师迎来新的教材。与以前的部分教材相比,新教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选文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爱读,教师爱教。于是如何使用好这套教材,便成了对教师素质的最大考验。笔者认为,教师应更新观念和思想,对教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使学生形成一种新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    1 自我更新,在更新中重树知识新素养    魏书生说:“同样是课堂,有的教师视为畏途,有的教师视为乐园。同样一篇文
基于摄动法求解周向波度气体密封的动态Reynolds方程,得到动态气膜压力分布。计算周向波度气体密封的气膜动态刚度和阻尼系数,分析扰动频率及密封端面几何参数,如波数、波幅
Dandy-Walker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1/30000[1],神经系统畸形是超声最用于产前诊断的领域之一,产前运用超声监测可准确发现多种胎儿畸形.现将我院近期诊
活塞式无油润滑压缩机的钩形填料密封环常规加工工艺,存在填料密封环加工精度低及材料利用率偏低的缺点。对钩形填料密封环的铣加工工序进行改进,提出优化的钩形填料密封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