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建设 保障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lglglglg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保险是指由保险机构经营,对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因遭受约定的自然灾害、事故或疫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的保险活动。通过农业保险,可以聚集和建立农业风险基金,及时有效补偿农业灾害损失并迅速恢复生产,最大限度消除农业风险的不良影响,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这些年发展农业保险的实践表明,农业保险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在防范农业灾害风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些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迅速,农业保险工作已呈现出“业务较快发展、作用逐步发挥、服务日益广泛、保障更加全面”的良好局面,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在承保品种上,已经涵盖了农、林、牧、副、渔业的各个方面;在开办区域上,已涵盖各省、区、市;在保障范围上,逐步增加了农民迫切需要的风险责任。同时保险的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作用也日益凸显。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保险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关部门应不断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再上新台阶。
  1.积极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
  “十二五”时期,农业保险工作应以满足农业、农村、农民风险保障需求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尊重实践、创新发展,使农业保险的发展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业所需,顺应农民所愿。要抓好重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价格稳定,积极开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粮棉油作物、大宗畜牧品种、天然橡胶、渔业和森林等保险业务,争取使主产区的粮棉油作物的投保率进一步提高,推动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促进棉花、油料、糖料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要针对地方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积极开展蔬菜、烟叶、果木等保险业务,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针对农民主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积极开展农房保险、农机保险、农民工意外伤害等保险业务。要着力构建科学的风险定价机制和风险分散机制,进一步夯实农业保险商业运作的市场基础;加强风险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应用,积极拓展天气指数、市场风险等保险产品,改善农业保险产品结构;探索有效的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形式,鼓励基层农林服务部门参与农业保险服务,争取所有乡镇都有“三农”保险服务网点,实现农业保险的“面对面”服务。
  2.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促进农业保险科学发展
  法律法规体系是农业保险基础制度体系的重要核心和基石,是农业保险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更加重视制度建设的支撑作用,通过基础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来增强农业保险的内生增长能力;要进一步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明确保险监管部门、保险经办机构、农户等相关参与主体在推进农业保险发展中的权责;要建立健全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参考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农业巨灾风险保障基金,形成由财政支持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实现农业巨灾风险在全国范围内的分散化解,提高保险业抗御农业巨灾风险的能力。
  3.健全服务网络,加强信息化建设
  要健全服务网络,强化基层服务网点建设。基层工作的成效是农业保险工作的“晴雨表”,基层服务能力的高低是农业保险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十二五”时期,要切实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有关部门要推动经办公司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延伸自身机构或借助农业、林业部门基层机构及其他基层涉农机构的力量,强化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网点建设,协同开展相关工作,有效提升基层服务水平;要强化信息建设,夯实基础数据,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信息化建设是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农业保险相对于其他险种,数据信息量更加庞杂,相关行业的数据基础更加薄弱,保险公司的投入也相对不足。因此,农业保险要下大气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夯实基础数据。通过对农业保险信息网络的扩容改造,加强基层服务机构的电脑配置等,构建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可扩展性的农业保险信息网络体系,大力提升服务能力,以满足农业保险业务规模和覆盖面快速扩大的服务需求。
  与此同时,还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农业保险相关研究工作,为农业保险的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加强我国农业风险评价、农险费率精算等技术层面的基础性研究,加强遥感与无人机航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在农险业务中的应用,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洮南市是国家确定的商品粮基地县、粮棉大县。全市幅员面积5103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221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人。全市共有耕地380万亩,农村人均占有耕地8亩。这里土质肥沃,土壤类型多样,适宜玉米、水稻、谷子、小麦等多种农作物生长。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农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买难卖难问题逐步显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
在瑞典“哥德堡号”仿古商船访穗之际,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贾丰副主任等应邀参加了庆典活动并出席了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组织的中瑞医学论坛、中国科学院与瑞典卡罗
黄铜矿作为铜最主要的赋存矿物,主要通过浮选与其他脉石矿物进行分离。但是,黄铜矿破碎过程会暴露出不同晶面,由于每个晶面性质存在差异,导致黄铜矿浮选过程中不同晶面与药剂
针对微细粒方铅矿在磨矿体系、矿浆溶液中物化性质的变化,致使铜铅分离难度增大的现状,研究开发出新型组合抑制剂SHI(亚硫酸钠和磺化木质素)用于抑制微细粒的方铅矿的浮选。
为了更好地执行《农垦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农业部农垦综合统计指标解释修订研究会于8月16~17日在长春市召开。农业部农垦局计划统计处和来自国内13个省(市)的专家、资深综合统计人员就“农垦统计指标”的定义、范畴、计算方法、应用条件及指标间关系等内容进行深入地研究和讨论。农业部农垦局计划统计处胡玉玲调研员、中国农垦经济信息中心程维歧副处长、吉林省农委农垦局麦朝局长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胡玉玲调研员主
由于淡水资源的匮乏与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丰富的海水逐渐成为替代淡水进行矿物浮选分离的重要媒介。但是,海水浮选导致矿物可浮性下降、药剂用量增加等问题。超声波预处理可